黄莉辉
【摘 要】在人们的决策中,过分自信是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前景表现得过于乐观。作为一种决策偏差,人们常将过分自信和失败联系到一起。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判断与决策领域,没有任何问题比过分自信更具有潜在的破坏力。但从进化观点看,若过分自信真的具有这么强的破坏力,那么,进化的力量早应将其灭除。所以,对于一个追求正确,零偏差的群体来讲,为何过分自信偏差还会如此普遍,依然是个未解之谜。结合目前研究中过分自信对绩效的影响并不明确,本篇研究从二者关系着眼,从过分自信对后继任务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部分回答。
【关键词】过度自信;绩效;培养
不确定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不愿面临的一种状态,为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世界中生存下去,人们必须适应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并寻求消除不确定感的方法(Loewenstein,1994)。通过表面特征来做决策通常是人们消除不确定的手段。尽管我们相信自己没有“以貌取人",但像“娃娃脸”这样的表面特征却会在瞬间就对我们的行为与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Zebrowitz&Montepare;,2005)。人们决策和竞争时的信心程度通常会通过言行等如同“面貌"一样示以他人,同时,也通常会通过察觉他人信心程度来降低自己对决策的不确定性。通过决策者信心来判断其能力,知识以及决策准确度的方法可称为信心启发式(confidenceristics)。信心启发式作为可以快速有效降低不确定的方法,在决策中被广利用。
有研究者认为,个体很难对自己的能力或知识水平等作出准确的自我评价,人们的评价往往存在偏差(Watts,Rush&Wright;,2009;Ferraro,2010;陈彦君,石伟,应虎,2013)。大量研究证明,个体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或知识经验等(Collins,1996;Moore,Small,2007;Proeger,Meub,2013),或者个体相信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要高于他人,坏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可能性则会高于自己(Kruger,1999;Dunning,Heath,Suls,2004)。研究者把这种偏差现象定义为“过分自信”或“过度自信”。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80名中国小学生(男生56名,女生24名),被试在实验中得到15元报酬。所有被试通过海报宣传招募。所有被试母语均为汉语。
(二)实验设计
研究采用2(满意程度:高/低)×2(努力程度:高/低)的两因素组间设计。满意程度和努力程度均为组间变量,过分自信被试在后继学习中的表现为因变量。
(三)实验材料
学习材料为60个五字母的英文单词,词性为名词,被试在学习时,给出单,单词的音标及相应地中文解释。测验材料为两份,分为第一次测验材料和第二次测验材料,一式两页,一页只呈现所有学习的60个单词,一页中只呈现所有学习的60个单词的中文解释。
测验任务中,被试只要将每个英文单词相应的中文解释的标号添在单词后即可。
(四)实验程序
被试独自来到实验室,在一名主试的指导下在单独的房间内单独施测。被试首先在主试的指导下熟悉实验流程。主试首先给出5个与正式学习材料同为5个字母,词性为名词,难度与测验材料相当的英文单词要求被试学习。在学习后,指导被试完成干扰材料,然后给被试出示学习的5个单词的测验材料,要求被试完成测验。待确保被试完全明白实验流程后,主试告知被试,在正式的学习任务中,将学习40个这样的单词,学习的时间是4分钟。然后请被试估计在学习后的测验中能正确匹配单词的个数(估计成绩),并且主试将其记录下来。
二、结果
(一)被试人口学特征
(二)各阶段表现差异
在过度自信表现不同的个体身上有不同的学习能力。
如表所示,各年级在过度自信,阶段二表现,阶段一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的多重分析发现,在阶段一和阶段二的表现上,六年级表现高于五年级,五年级高于四年级;在过度自信方面,五年级得分最高。
三、讨论
俗语说,知足常乐,但本研究的结果却提示人们,不满才是向上的车轮。在本研究中,不满意作为一种对当前成绩的态度,促使人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投入努力以使其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与现实保持一致。在此,不满意这种态度所发挥的作用与其他很多研究相似,都起到了一种动机的作用。所以,即使从情感最大化的角度讲,在决策中,过分自信也是一个占优选择。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想象自己会成功比想象自己失败时的成绩要好,本研究虽未直接证明这个结论,但验证了想象自己成功在将来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晨晨,卢双双.过分自信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青年科学,2014,35(2):367-368.
[2]车丽萍.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18-424.
[3]董姘,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學,2010,33(4):93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