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精英与地方建设的关系初探

2018-06-11 16:10杨玉龙
智富时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角色

杨玉龙

【摘 要】当代中国处于转型时期,地方基层治理是发展的基础,十九大之后全国上下展开了对于基层治理的探索,网格化、村民小组的形式普及开来。地方基层政府在面对广大农村缺乏高效治理体系的情况下,乡村精英治村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被我们所关注。

【关键词】乡村精英;角色;能人治村

一、何谓乡村精英

田原史起在论述中国农村精英在地方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时,曾经运用过外出工作者归乡投资建路的例子来表现出农村精英与一般农村劳动者不同的视野和能力。相似的事件也被文艺加工为各种影视作品为大众所知晓,许多描述农村生活的影视作品中精英之间的对抗与合作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乡村精英在村中中的号召力[1],仝志辉先生对乡村精英的定义为可以调动超越个人的力量的人,在面对城市市场化冲击时,农村的个人普遍缺乏能力面对这种浪潮从而出现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剪刀差现象,乡村精英相较一般村民而言能夠更好的看到浪潮中的机遇并带领村落前进,周怡在《天下第一村》一书中也从侧面阐述了吴仁宝先生在乡村崛起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后期吴仁宝先生的管理方式近乎家族式的独裁),除了一些标杆外,大多数农村是缺乏公共资源和建设资金的,因此团结农村内部个人,发挥集体力量是大多数农村面对冲击的唯一办法,乡村精英正是将这一盘散沙聚集起来的核心所在。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中国乡村中的熟人社会里存在着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村精英个人作为中心向外推展开的人际关系层次远比一般农村居民复杂多样,他们一旦被动员起来,其(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的)强大影响力就能让水面涟漪般的人际关系圈变成一个关系资本的“漩涡”,如何发挥这个“漩涡”的正面作用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因此对乡村精英这一群体在乡土重建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必要加以分析的。

二、乡村精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乡村精英的共通之处在于能够调动村内资源的强大影响力和声望,其不同点则在于精英个人的特长决定了他们在村中所扮演的角色。乡村精英可以主要分为经济能人,政治能人和文化能人。有时,一个精英可能在不止一个方面拥有着过人之处,我们可以称其为复合型精英。

经济能人治村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中国农村中的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精英治理现象。[2]市场化影响下,经济地位高的村民在村中声望高,在经营集体经济和公共资源方面容易得到一般村民的信任。经济精英在个人事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其强大的社会活动能力让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足以超越本地关系并连接到相关企业和部门,在承担村庄建设的资源引进任务上具有着其他村民难以拥有的优势。吴仁宝与华西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经济建设中,[3]吴仁宝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走上了工业兴村的路子,在华西村的崛起当中他出色地完成了“外交官”和“经营者”的角色,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初就安排种田能手进行规模化经营,同时送其他村民外出学艺,村民回村后陆续办了各种工厂,华西村在1980年总产值突破一个亿。

相对于常常作为非正式精英出现的经济能人,作为正式精英的政治能人大多是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在现阶段来看,一部分政治精英其实是由经济精英转型而成的,如上文中提到的商人书记D,他是做生意成功后依靠着宗族血缘的势力成为村中政治精英的,在市场化价值观的侵蚀下,农民种产生了一种朴素的对于能力的判断标准,即有钱人和有能力的人划等号。但是事实上,对于村集体的治理并不能按照公司的运营模式进行管理,D虽然在任职期间提高了居民收入,但很多集体收入被他中饱私囊,同时D仗着自己政治精英的身份运用村集体为自身和家族谋利益,这些都表明作为政治精英除了要有应对市场化的能力以外,还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文化能人在村内一般是作为非正式精英存在的,这里的文化能人的文化程度是比大多数村民要高的,但是真正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人才在现在的农村里是十分少见的。如合并小学的L校长也不过是高中毕业的水平,但是由于他比大多数村民文化水平要高,而且为人仗义在村中具有很高的声望,所以我将他划归为文化能人一列。这种相对程度上的文化能人在村庄建设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现阶段农村中真正能够掌握村内资源,并改变村庄面貌的是复合型精英。村中公共建设的资金来源往往取决于精英个人的能力背景,精英个人的能力在资源的准备上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时的乡村精英往往需要在建设活动中承担两种主要角色,动员者和外交者。动员者发动村民集资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外交官则是利用个人资源、社会政策和村子自身优势招揽资金投资村内建设。这两种手段都对乡村精英个人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笔者调研时曾跟村子里的村民就打听过关于基层公共建设的事,村民都表示村里没钱,村委会的干部们大多是中学毕业,很多并非经济能人也算不得政治精英,不过是村里大多人忙着自己家一亩三分地,看这村委会也没什么油水就给那些想干的人干了。村委会本身缺乏资源,难以获得县里乡里的开发项目和资金,又不认识外地的商人,更主要的是其中许多人安于现状缺乏干劲。正式精英权威弱化,非正式精英也同样难以调动村中的力量;笔者调研时重点采访的L校长曾经表示过对村内发展前景的不乐观,据他说村委缺乏资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村子地处偏僻缺乏特色资源,很难争取到政府的农业观光试点之类的项目,外商也因此不愿意投资。二是村委班子中缺乏能人,这主要是因为担任村委干部事务繁杂,工作量重,严重影响到个人生产生活,再加上村中缺乏公共资源,在村民看来“油水小”,我在采访L校长时也曾问他是否有意愿进入村委参与村中决策,(L校长作为文化精英跟村镇上一直有着联系,个人的能力也让他在村中威望很高,完全有能力取代现有的村干部。)L校长果断地表示了没有这种意愿,他觉得村委要求能力很高,但是回报太少,而且还要得罪人,卸任之后在村中地位也挺尴尬的,所以并不想进入村委。其实这也是其他许多非正式精英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如果进入村委后获得的回报小于付出,加上村民本身不重视基层选举认为谁当村主任都差不多,往往也对自己的投票不负责,这也让村里领导班子中大多是些学历较低,能力一般但是对领导一职十分向往的人。A村的这种情况在东北地区并不少见,村霸村痞在国家的大力整顿下已经很少见,但是村中正式精英缺乏能力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解决。乡村中的非正式精英往往能力较强,但是如何能够把他们的能力运用到村落的治理当中却是一个难题。

三、如何看待乡村精英

我们在重视乡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要将乡村精英和传统的士绅区分开来看,二者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其本质是截然不同的:传统的士绅是作为地方力量而存在的,他们本身和村民是处在不同阶级的,但是乡村精英本身就是村民中的一员,乡村精英作为村民的代表来管理村内事务,因此乡村精英的基层治理是村民自治的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 [M].山东人民出版社,[日]田原史起 著,2012.9

[2]卢福营.经济能人治村:中国乡村政治的新模式[J].学术月刊,2011,43(10):23-29.

[3]莫艳清.从保护人到企业家:乡村精英的角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23-30.

猜你喜欢
角色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角色”与效率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