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2018-06-11 10:30永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西藏

永桑

摘 要 在经济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地区、城市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西藏为例,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当前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同时一合理规划与布局、优化管理与运营为切入点,深入探究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旨在能够充分发挥西藏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优势,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并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

0前言

就西藏藏族自治区而言,其自身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喜马拉雅山景区、布达拉宫景区等,同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还包含很多自然保护区,如羌塘、申扎、类鸟齐长毛岭、芒康盐井、林芝东久、林周澎波等,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需要通过恰当方式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1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

1.1地理环境问题

由于西藏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m左右,高寒缺氧,不适合旅居生活。长期以来,只有少数牧民生活在西藏自然保护区,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到西藏自然保护区旅游对身体和心理都有较大考验,只适合开发探险、高原体验等少数旅游项目。由于地势高亢,西藏自然保护区降水稀缺,草场稀疏,草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且近年来,高原植被被破坏较为严重,存在草场退化和啥话问题,被破坏的草场环境难以恢复。另一方面,由于西藏自然保护区中有许多区域高原鼠兔大量繁殖,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链失调,也对天然草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加剧了草场沙漠化问题。从区位条件来看,西藏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十分不发达,前往西藏自然保护区旅游不仅不方便,而且时间成本较高。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落后,餐饮和住宿条件较差。种种因素导致每年前往西藏自然保护区旅游的人数十分稀少,而且游客消费力不足,旅游业发展对地区贡献度较低,生态旅游发展缺乏动力。

1.2人文环境问题

西藏自然保护区原来无人居住,在“农业学大寨”时代,移民北进,对牧场进行开发,占领了野生动物领地。随着人口增长和放牧范围扩大,人为活动和超载过牧现象,加快了草地退化,同时也对当地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产生了影响。其中受影响较为突出的是水鸟繁殖等。粗放式畜牧业发展已经对当地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高原的独特气候条件和复杂地理环境,藏区医疗卫生、教育水平落后,牧民生活质量相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藏区牧民的平均寿命比平原地区居民的平均寿命低20年左右。当地不仅人口较少,而且专业人才稀缺,包括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检疫等专业人才,同时也缺乏旅游专业人才。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的人力资源不足。

2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

2.1合理规划与布局

在对西藏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进行规划、布局的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景区规划。首先,生态旅游需要与自然保护区结合起来,践行“一物多用”的基本原则,即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宣传中心,可以兼做游客中心、主题酒店等;自然保护区的巡护道路可以兼做瞭望台、监测点、游步道等。其次,生态旅游需要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合理设置基础设施的种类、密度,主要包括道路、水电、通信设施、救援设备、餐饮、医疗、卫生间、垃圾点、停车场等,并尽可利用当前城镇现有设置,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生态旅游发展的的同时,还能能够降低建设成本。

(2)景区布局。以色林错生态景区为例,其空间布局分为“一心三片”、“三维一体”两种,其中“一心三片”为环状放射型结构,“一心”就是申扎县,将其发展成为特色小镇,充分发挥旅游接待、交通枢纽的作用,而“三片”在分别指尼玛县的人文景观、班戈县的自然景观、纳木错的圣湖。“三维一体”中的“三维”分别指以HWS生态旅游为核心的高端定制生态旅游、以圣湖为核心的引导式体验旅游、以藏北民俗为核心的牧区主题旅游,而“一体”则表示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整体规划,形成拉萨、当雄、纳木错、色林错、当惹雍错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2.2优化管理与运营

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西藏自然保護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就需要对当前的管理方式、运营方式进行优化,主要方式为:

(1)重视组织领导。在当地可以成立生态旅游管理委员会,由财政、发改委、环保、林业、农牧、住建等部门构成。

(2)合理分工。基于生态旅游委员会的统一管理,要对生态保护区的工作进行指导,完成景区建设的选址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进而循序渐进开展相关工作,为后续的营销工作奠基础。

(3)后期运营。首先,合理配置资金成本,并根据子项目进行事实,同时分析政府、社区、企业之间的关系。其次,就经营主体而言,应该践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参与”的原则,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再次,相关部门需要对当前的旅游市场进行分析,掌握受众的实际需求,明确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进而确定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最后,通过“得旅投机制”,并以国有融资平台为基础开展自然保护区众筹项目,不仅能够在根本上解决景区建设的问题,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影响,实现宣传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运营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西藏地区生态旅游的问题,全面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以此为基础,在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更加合理的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了对生态旅游的管理方式、运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藏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立斌,邓丽群,陈端吕.基于FAHP模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以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7,30(22):16-21.

[2] 陈光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6(01):14-17.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西藏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都是西藏的“错”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个人的西藏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西藏:存在与虚无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