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的美感转换

2018-06-11 01:47王彦玲
中文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感受传授美感

王彦玲

摘 要:一节优秀的语文课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语文的学习是体会其美感,塑造正确审美认知的过程。语文课程的教学,是语文的美感在本体与教师及学生三者之间的传递与转换。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收益、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建立在对“美”的感受和探索的基础之上。本文以“语文之美”为切入点,就其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做以简单论述。

关键词:语文 美感 本体 传授 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3-0-01

正文

语文教育作为我们的“母语教育”,绝不仅仅是读书识字和背诵阅读,它还牵扯着每个受教育者的知识、思维、文化立场等方面的培养。语文课程的教学以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等方面为培养目的。而对于深层次的语文教育而言,语文的“美感”尤为重要,它既体现在教师对于具体篇目的解读,对于整堂课程的运筹把握;也反映在学生对于语文之美的感受,和自我理解后对于其本体美的再认识。可以说语文的“美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将语文本体与教师及学生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条不紊、循环往复的传达“美”的结构。下面就以此结构展开论述。

一、本体美

纷繁复杂的文学形式是语文之美的主要载体,语文的本体美就体现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上。若论美感的表现力,几乎没有什么能与中国的古典诗词想媲美。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创作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中提出“六观”,即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这六个方面的审美准则为古典诗词本体美的探究提供了具体的切入点,也为诗词本体美的高低划分了标准。以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这首散曲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作者选取了小令这样的文学体裁,可以说是在有限的规矩内抒发了无限的情感。作品的内容与外在的表现形式结合的完美无瑕,这便符合“位体”之美。读者在阅读后能最大程度的体会到作者传达出的情感,这要归功于作者将抽象的“愁楚”符号化。诗歌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通过这些具象的景物使得抽象情感呼之欲出,用词丰富而不失精准,写景繁杂而不失内涵,体现了“置辞”与“事义”之美。通观全文,語言的节奏步步递进,前面以景物铺垫,最后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将情感推向巅峰。且整体格律严谨,押韵上口,这便是“宫商”之美。由此可见,诗歌的本体美并非缥缈遥远、难以捉摸,它是具体的,美好的,具有生命力的存在。

除了古典诗词之外,其他文学形式也具有本体之美。萧红在她的《呼兰河传》中表现的是呼兰河人在历史与命运中因循往复的死水般的生存状态,于是作者在写作上采取了区别于传统的方式。仅从小说的外在形式来看,萧红充分张扬个人情感,以零碎的片段代替时间为序的叙事,散文化的叙述又使得整个作品充满悲凉的诗意。并且作者有意重复描写,比如:“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又如:“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正是通过这种回环复沓揭示呼兰河生生死死单调的重复,给整个作品笼上浓重的“百年孤独”式的悲凉气氛。而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把“现在”、“过去”、“将来”穿插叙述,使读者在没有读完整部作品的情况下,就已被作者表现出的关于生命与时间,现实与永恒的思考所折服。这两部作品恰是“未解作品,方感其美”的代表,充分体现了文学的本体之美。

可见,表现在文学作品上的语文本体美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是集中体现的又是多面化的。

二、传授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课程所选取的一些文学篇目都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单凭学生自我学习是无法全面理解的,所以教师“传授”的这一过程是整堂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前面已经简单论述了何为语文的“本体美”,而语文教学中的“传授美”实际上是教师对于语文“本体美”进行充分了解和把握之后,对于学生再输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仅要求教师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更要让学生掌握感受美的方法。在传授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诱导学生去思考一系列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定高度。将更深入的审美认识传递给每个学生,从而使整个“传授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最大限度的把语文的“本体美”推向每位学生,完成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

在“传授美”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传达“本体美”之外,还应该传达出自我感受美的方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作者用三句经典诗词概括了艺术创作或者学术研究的历程,即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的经验,独辟蹊径;第二步要苦思冥想,孜孜以求,如追求热恋中的情人般无怨无悔;第三步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最后取得成功,犹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开朗。可见,原本并非此意的诗句在王国维的解读下被赋予了更深层,更现实的美感。而这一美感的产生来源于作者将诗词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对于多数苦苦探求成功之人所经历的概括。这样的联系观不失为一种感受美的良方。诚然,对于语文之美的感受还有很多方法,学生正是要先认识到美,后来自会懂得如何感受美。

三、感受美

由于美的感受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所以学生在“感受美”这一阶段取得的成果一半取决于教师在“传授美”阶段的输出,另一半取决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对于美的吸收和消化。前者要注意的是,学生所感受的应当是在教师的转化下,更容易理解的语文的“本体美”,而不是参杂了教师个人主观色彩的感受。后者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感受美”的这一阶段中,每个学生感受到的美有所不同。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坚持一种“求同存异”的语文教育原则。所谓“求同”,指的是在文化立场、政治立场、审美情趣等方面要求学生达到共识;所谓“存异”,指的是在对于个别问题的观点态度,对于某些事物的情感取向上允许坚持自己的观点。以教材中收录的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为例,文章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在对于父亲形象的刻画上,作者以最真实的笔触记述了父亲笨拙的爬上月台的过程。于是呈现在读者眼前的父亲形象虽谈不上高大伟岸,但却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父爱。然而一些学生在学习这篇散文后,认为这样的父亲形象是丑陋的,愚蠢的,甚至是搞笑的。所以此时教师就应当坚持“求同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章,以正确的审美观去感受作者如此描写的意义和美,而不能放任学生自我理解,甚至故意曲解。

当然,“求同”与“存异”两个原则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我们阅读《哈姆雷特》,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悲剧,这便是“求同”;但是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便是“存异”。学生感受语文之美的关键也在此,既不要脱离实际任意理解,也不要墨守成规懒于思考。毕竟,学生感受“本体美”的重点就是对其美感的再思考。

结语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学生“感受美”的阶段就是语文课程的结束,教学目标的完成。但对于语文教学里美感转化和传递的过程而言,“感受美”的阶段既是结束又是开始。“结束”是因为语文美感的传递从“本体”到“传授”中教师的理解和输出,再到学生对美的感受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合理的过程。“开始”是由于学生对于语文之美的感受最终又要回到其“本体美”上,于是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美感传递与转化的结构。正是这样的结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效的,有条不紊的,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正是在这样的美感传递下,学生才能体会并创造出自然的,深邃的,诗情画意的“语文之美”。

参考文献

[1]《文心雕龙注》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第二版

[2]《呼兰河传》萧红译林出版社2005.1第一版

[3]《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南海出版公司2011.6第一版

[4]《人间词话》王国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第一版

猜你喜欢
感受传授美感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传授技艺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