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 信念感是戏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表演的基础同时贯穿表演的整个过程。培养儿童在表演当中的信念感,让孩子在表演当中树立真实感,懂得“相信”,这是在儿童语言艺术教学当中值得实践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其研究内容主要针对信念感在表演中的重要性,从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表演信念感,运用想象帮助孩子建立表演信念这三大点。笔者主要通过文献查阅、理论分析、案例分析这几种方法来找到信念感和以上三点的联系。
关键词 信念感 想象
0前言
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①在他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里提到:“我们的舞台工作,是从把有魔力的“假使”引进剧本和角色的时候开始的,“假使”是一架起重机,它把演员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转移到想象的领域里去。剧本和角色——这是作者的虚构,是作者设想出来的、一些有魔力的、和其他的“假使”与“规定情境”。舞台上是没有真正的“真事”,实际的现实不是艺术。而剧作者的作品首先就是这种东西。演员及其创作技术的任务,就在于把剧本的虚构变成艺术的舞台真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想象起着重大的作用。”
我们都清楚,舞台的含义就在于它让“假的”看起来像“真的”。那么运用在儿童表演中也是同样,孩子在表演上建立信念感是要让他们相信表演,把“无”当“有”,其中信念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过去和现在相关文献,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资料,通过自身实践教学和学习表演上的经验,对所学知识及实践教学进行理论梳理,分析相关领域及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把这些渗透在儿童语言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感受提升到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
1信念感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需要艺术的虚构的。”我们说在舞台之上、镜头前演员表演的一切都是剧本中所虚构的假定的事实。 所以,培养演员对剧中的环境、人物关系、发生事件都具有真挚、强烈的真实感和信念感,是我们演员在表演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其实我看来,它甚至是重中之重的环节。信念感是演员在表演创作中必须具备的也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对于演员来说,本身的基本素质能力有好有差,一些好的演员信念感比较强,而有的就比较弱。对于信念能力强的演员来说就很容易能够调动自己,去真正相信舞台上镜头前发生的一切,能迅速进入自己角色的规定情境;而对于信念感较弱的演员来说,则很难将自己放入剧本中规定的情境当中,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剧本中要求中去行动,时常处于虚假、匠艺的行为状态,而“笑场”就是我们演员信念差的一种具体表现。信念感缺乏的演员总是把自己和角色分离开来,甚至从没有进入到角色中去。在舞台上产生“第三者”的自我状态,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置身戏外,过于理智的对待表演。于是乎他呈现在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便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灵魂的躯壳。塑造的角色僵硬,刻板,无法活起来。一切艺术源自于生活,没有了信念感,就根本无法相信舞台上假定的生活,而自身对生活,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也就无法有机的依靠语言,动作等一系列基础元素展现给观众,更不要说真实的再现了。所以在表演创作中,有强烈的信念是演员创作出成功角色最有力的支撑。建立和加强自身的信念感是一个演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一项的任务。
在一次课上,我给孩子进行演出排练中,一个学生需要饰演一位性格特点是尖酸刻薄的“坏妈妈”,事實上学生并没有当过妈妈,但是她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去帮助她们找到妈妈的形象,寻找细节可以帮助学生向角色靠拢,建立信念感。学生在学习表演时,列了一个表格进行分析:表格内容包括:妈妈的外表、行为、小动作、神态、衣着等等,为这位“坏妈妈”相关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然后从这些资料里对妈妈进行分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找到“尖酸刻薄”的性格突破口,在这个过程当中去相信人物、塑造人物。
在儿童舞台剧里面,舞台上除了简单的布景和道具外,并没有真的会和剧本描述的场景一模一样真实,很多时候都需要孩子在表演中立马建立信念感,相信角色和周围的环境,才能在舞台上“生存”。在这一切都是假定的规定情景下,却需要我们的孩子真实的再现表演。
所以,锻炼和培养儿童在表演中建立信念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表演信念感
我们经常提到“童真”二字。这两个字告诉我们,演戏要回到童真,要像小孩子一样去相信剧本里的任何一件事,相信舞台上的任何一个东西都是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斯氏体系精华》信念这一章讲到:“儿童还有一个特点也是值得我们应该学习的:孩子们知道哪些是他们可以相信的东西,也知道哪些是他们不必去理会的东西。”
在表演上应该引导孩子在舞台上对什么事物产生兴趣,而不去理会那些足以妨碍我们去建立信念的事物。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忘掉当众表演的拘束和紧张。比如在一些素质训练中,老师会用很多游戏作为课堂练习,告诉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像小时候一样玩起来。看似简单的行为训练如:让孩子彼此做鬼脸,嬉戏,打闹……在放松的情况下渐渐让孩子放掉拘束建立想象产生对表演的信念感。
在教学当中会接触到无实物练习,在教学实践当中证明,通过无实物表演训练是建立信念感有效的训练方式之一。如吹泡泡、玩水枪、打雪仗、玩弹球、跳皮筋、盖房子等等。孩子在练习当中会像在生活一样非常真实的做起来,无形中已经把表演流露贯穿其中,其中都对信念感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集中注意力也是建立信念感的方法。演员在演出时需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一点十分重要。人的注意力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一个必要方面,它是和人的意志积极性密切联系着的,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围事物的某一部分,从而排除其他部分的干扰。演员可以运用集中注意力的办法来摆脱观众和摄影机的影响,在意志的控制下,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剧中发生的事情,注意自己的表演对手,注意力集中地去行动,就能够摆脱当众表演的特殊环境造成的紧张,帮助演员全身心地进入剧中的规定情境。
有一次上课时,本人就给孩子尝试了这样的练习实践:让一个人孤单单地坐在舞台中央,大家在下面望着你,持续几秒钟、半分钟、一分钟,你就会非常不自然,扭捏不安,无所适从。而这时候如果出一道算术题,让孩子用心计算出来,或者让你默默背诵一首诗……你的注意力一旦集中到你所思考或所做的事情上,你就会不再理会大家对你的注视,紧张感和种种不自然的感觉也就随之渐渐消失了。做到心无杂念,信念感也随之加强了。
作为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首先要为自己的创作,为自己信念感的培养创造一个全无杂念的良好环境,不受外界干扰,全身心得投入到角色的创作中去,才能让自己的想象与信念得到充分的升华。
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演员在舞台上产生跳戏,笑场等不好的创作状态,更不要说有真实的表演了。所以,儿童的在表演上的注意力集中与否也是对培养和建立信念感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3想象是帮助孩子建立表演信念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里这样提到:“虚构的不真实被我们情感的真实,形体动作的真实以及对情感和形体动作的信念的真实盖过了。”
舞台上,一束象征夕阳的灯光,积木搭建而成的课桌等等,这些在舞台演出上都是假的事物,甚至有的还是不存在的事物。往往这时,演员必须运用他的创作意识,充分调动想象,获得信念感,投入演出。演员在舞台假定的条件下创造角色,通过想象获得必要的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第二部分中曾提到过表演训练方法——无实物训练。这个表演训练无疑是想象力和信念感两者间最有效的训练方式。无实物练习是对演员运用想象建立信念的一种考验和体现。
通过反复有实物对照练习,然后丢弃实物,开始无实物训练。建立初步的信念感,随着练习加强和增多,演员会越来越相信这些在规定情境中展开的动作,并随着自己的想象去规定环境和布置环境:一个花瓶摆在你的面前,你要对着空气绕開这个所谓存在的花瓶。如果演员没有想象这个能力,那么演员自己就无法相信在这个空间内,真的有一个花瓶在那摆着。
又比如一个撕开包装的无实物动作,你可以通过想象丰富细节,比如加上试试用牙齿咬开它,表示它难撕的过程,或者再加些合适的动作去完成这个无实物动作,这样看上去会更真实,更生活化,同时也会更增强自己的信念感。添加这些动作都是从生活中积累来的,不是凭空瞎想,更不是想到什么做什么。丰富细节后,演员会更加相信它的存在,信念感也随之贯穿在无实物的表演当中。
4结语
儿童在表演上如何建立信念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的,以上是笔者在学习表演和在教学当中对儿童语言艺术表演中的信念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些看法。通过这些研究,笔者发现信念感对儿童在表演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儿童学习表演的基础。所以仅希望本文能为儿童在语言艺术表演中更好的建立信念感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李春喜.作为演出艺术的戏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2]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3]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M].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
[4] 彭万荣.表演辞典[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大地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