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熙
科技竞赛是培养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科技竞赛对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门、教育机构以及家长对科技竞赛的合理认识和利用。
本文以金钥匙科技竞赛为例,分析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大赛背景
金钥匙科技竞赛是由江苏省教育厅立项,江苏省科协、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科技厅主办,科学大众杂志社承办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截止到2017年已举办29届。
金钥匙科技竞赛的宗旨是通过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竞赛项目,培养全省青少年的创新精神,锻炼青少年的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二、大赛的特点与意义
1.特點
(1)竞赛形式生动活泼。金钥匙科技竞赛形式多样,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需要选手有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动手能力。除了常规卷面问答题,团体赛中还有必答、实作和抢答题。
(2)竞赛内容丰富多彩。金钥匙科技竞赛内容并非单一学科的知识点,而是多项学科相互渗透。在竞赛题型上,除了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外,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实验环节,考察参赛选手的临场反应和动手能力。
此外,在赛程的设置上还安排了参观者和选手之间轻松有趣的联谊活动。竞技与休闲结合,让同学们在趣味中学到知识。
(3)竞赛讲求团队合作。科技竞赛不是一个人的竞技,团体赛更需要参赛选手互相配合、相互分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优势。
2.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主题紧跟时代潮流,充满趣味性,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比赛带来的成就感。
(2)让学生学习到复合型知识。大赛并非单一地考察某项学科或某个知识面,因此,在竞赛中学生会主动将所学知识串联并加以整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这样不仅巩固了他们的理论基础,也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竞赛的过程中,特别是团体赛中,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更要求他们具有集体意识。这就需要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扬长避短,分工合作,意识到个人与团队发展关系的重要性。
三、大赛感悟
1.中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和欲望不强
创新意识和欲望是创新行动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创新活动的潜能就不会被开发。中学生学习目标较明确,基本都为考上心仪的大学而努力,因此,他们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学习课堂知识以及完成课后作业,科技创新只能作为一种爱好,因此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
2.中学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由于中学生年纪较小,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知识面有限,加之学习方式较单一,这些都决定了中学生看问题缺乏全面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他们的思维方式易受父母、老师或周围朋友的影响,普遍保守而传统。
同时,长期保持固定的学习方式会影响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从而使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愈来愈重,对知识的汲取也愈发被动,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最终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3.教学的客观环境不利于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中学教学模式大部分采用的是大班授课式,即老师在讲台上按教材授课,台下的学生认真听课。这种“课堂教学+课本”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重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受到影响,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难题、产生疑问,也无法与老师及时沟通,长此以往,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四、启示与展望
1.加强对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
要做到重视创新能力,首要条件是具备创新精神,主要包括首创精神、献身精神、顽强精神和探索精神等。
其次,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及时掌握与消化所学知识,这样才能保持对学习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最后,要有坚定的意志。坚持不懈是创新者最宝贵的品质。
2.破除自身的固定思维
固定思维是指随着人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惯性。学生年纪较小,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指导,因此会对家长或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久而久之会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
想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需要抛弃已有的思维,摆脱对外界知识的依赖心理,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探索。方式之一就是勇敢提出问题,培养质疑精神。因为善于质疑的人拥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角度,这样才能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3.创造利于科技创新的客观环境
要提高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环境必不可少。如何构建一个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环境?
首先,可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入手,不定期地举办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例如科技竞赛、小发明展示等,吸引学生的目光,培养他们的兴趣,进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激情。
其次,学校应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告诉他们如何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强化科技创新的意识。
老师可以开展一些适合中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对成绩突出的学生适当进行表扬,且给予一些奖励,作为对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肯定,促使他们保持对创新的热情。
最后,可以增设一些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课程,将科技创新渗入日常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逐渐走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