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1963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将一条雄性鲤鱼的遗传物质注入雌性鲤鱼的卵,成功克隆了一条雌性鲤鱼,比多莉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于相关论文并没有被翻译成英文,所以并不为国际知晓。10年之后,童第周又克隆了一条欧洲鲤鱼。
牛:1998年,日本成功克隆了母牛诺托和卡加,为生产出更好的牛肉和牛奶做出了巨大贡献。
老鼠:2000年,科学家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克隆了一只老鼠,这只老鼠被命名为“库姆利纳”,它存活了2年7个月。
猕猴:2000年1月,克隆猕猴特拉在美国俄勒冈地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呱呱坠地,这是全世界第一次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
猫:2002年初,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猫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诞生,名为CC,科学家共实验了188次才获得成功。
狗:2005年,韩国科学家利用干细胞移植手术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狗,并將这只克隆狗命名为“史努比”。
一直以来,食品科技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烹饪技术的创新不仅改变了食品的制作方式,也创造出了全新的美味。除了人造肉、可食用的桌布等,今年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有关食品的科技创新?
人类一直梦想着可以进行太空旅行,但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梦想,其中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食物的来源。
1965年,美国宇航局的“双子座计划”因漂浮的面包屑引发事故之后,面包就被列为太空旅行的禁带食物。当时两位宇航员私自将一块咸牛肉三明治带上飞船引发了设备故障,因此他们的继任者不得不以冷冻干燥后的卷饼作为食物。
2018年,德国人在国际空间站中进行了一项实验测试烘烤无屑面包的方法,他们使用的是一种特制的面团和一台能从地球上操控的定制版低能烤箱。
无独有偶,对于太空食物,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替代方案,他们开始在宇航员们自身产生的粪便上做文章。
或许你已经知道宇航员可以将他们产生的尿液过滤后变成饮用水,但粪便的回收利用是一种全新的概念。
简单地说,宇航员的粪便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分解作用被分解。微生物“消化”粪便时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可用于培养一种被称为“甲基球菌”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已普遍作为动物饲料使用。
甲基球菌能把排泄物转化为含52%蛋白质和36%脂肪的物质,可以为长途太空旅行者提供可持续的食物来源。采用甲基球菌作为宇航员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基于该微生物系统高效的转化率。
尽管很多人担心机器人会抢走他们的饭碗,但Miso机器人技术公司不这么认为,这家公司刚刚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汉堡连锁企业卡利堡送去了一台名叫Flippy的机器人。它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精准掌控烹饪的火候,帮助厨师翻转和挪动肉饼,从而极大地减少人类的工作负担,让上班也成为一种享受。
新款 Flippy 机器人由一组机械臂和两只半圆“小手”组成。它能固定、翻转、移动肉饼或奶酪、面包片等食材,效率非常高。
灯光暗下来,白色的桌布突然变成“蓝色的海洋”,一个戴着厨师帽的“小人”出现在餐桌上,他或站在岸边,或坐船出海,捕来各种鱼虾贝类,将其统统抛进你的盘子,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海鲜汤就出炉了……
这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南京一家餐厅引进的来自欧洲的裸眼3D小厨师技术。这种技术让用餐者在等待菜品时可以观看到投影出来的跟实际吃的菜肴完美融合的3D动画片,让用餐变成一种别样的体验。
这个有趣的用餐方式所有的秘密都在餐桌上方的投影仪里。不仅如此,作为幕布的盘子也是特制的,它比一般的瓷盘更能呈现清晰的图像和色彩。据介绍,该技术是由比利时skull mapping团队研发制作而成,名叫“lepetitchef小厨师”,在全球知名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一度热传。
最近,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设计师们把食物当做了研究对象,通过不断试验,他们发明了一种遇水会发生变化的食物。这种特殊的食物在烹饪之前是扁平的,经过烹饪能变成预先设定好的形状。
设计这些变形食物是为了节省运输成本。比如通心粉,包装中光空气就占了总体积的67%以上,导致运输和储存都非常耗费资源。科学家们考虑到这些问题,力求让食物在烹饪前体积最小化,方便运输和储存。
在变形食物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和科学家全力合作,把生物材料学融入食物设计中:利用不同食材吸水度的差异,将烹饪前的食物做成多层的平面形状。最底层是多孔、低密度、蛋白质食材,中间层是紧致、高密度、蛋白质食材,而上层则是由食物打印机制作的线状纤维食材。其中,蛋白质食材较纤维食材更能吸水,以致平面食物上、下表面的吸水速率存在差异。而膨胀率的不同确保了在浸入水中之后,平面结构可以变成预先设计的三维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