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力,牛贵宏
(阜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民工进城浪潮在九十年代开始普及到全国各地,随之也客观导致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凸显”[1]。如今早期的留守儿童已长大成人,一部分还进入高校继续深造。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而对进入大学后的这个一群体却很少关注[2]。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局限于对留守大学生特殊心理及人格特征进行消极方面的把握,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发展特征的关注几乎空白。
当前已有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普遍带着“问题视角”,认为这种特殊的经历以及成长环境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曾留守大学生的就业观在就业理想、就业准备、就业选择、就业目标、择业目的、就业期望上,也同样会表现出了明显的特点[3]。本研究从实际出发,对留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现状展开调研,开展留守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客观看待他们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发挥其优势,帮助这一群体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角,也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4]。
以皖北地区为调查基地,分别针对曾留守大学生及没有留守经历的普通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涉及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园林、人力资源管理、生物科学、材料化学、小学教育等专业。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86份,回收有效利用率为98.25%。其中女生占87.41%,男生占12.59%;有留守经历的学生518人,占总人数的65.9%,其中父母均外出的占35.92%,只有父亲一方外出的占27.67%,只有母亲一方外出的占2.43%。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调查以填写卷的方式进行,问卷的设计围绕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就业选择、就业去向和就业环境等方面开展。
在毕业去向方面,大学生大都倾向于选择就业或者深造,选择自主创业或出国的学生较少。在回答调查问卷中“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您对毕业后就业有何计划或看法”的问题时,侧重于就业的曾留守大学生占63.71%,明显高于普通大学所占比例,而继续深造推迟就业的留守大学生则低于普通大学生的比例。创业方面,留守学生在创业方面的选择较少,相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并不积极。普通大学生中56.37%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自主创业,而曾留守大学生考虑自主创业的仅占37.14%,一半以上的曾留守大学生表示根本不会考虑自主创业。可以看出,大部分曾留守大学生更偏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对自主创业的态度上不如普通大学生表现的积极乐观。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地域观念相对突出,择业地点过度集中化,大多数学生选择到中小以上城市就业,选择到社会所需要的偏远地区的学生偏少。可以看出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的想法具有普遍性。而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希望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大城市的留守大学生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所占比例达到36.39%,而普通大学生选择大城市的仅占25.71%,曾留守大学生更愿意去大城市发展;此外,选择在原籍工作的曾留守大学生比例明显低于普通大学生。
为避免样本结果的随机性,本文首先假设曾留守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各种特征相等,再采用t检验法,检验该假设,若p值小于0.10,在拒绝该假设,即认为两者有显著差异。
对于工作的薪酬期望,两类学生有不同的期待。通过调查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对于片酬期待普遍较高。对问题“您期望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理想薪酬是多少”的回答,曾留守大学生就业初期所期望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占21.40%,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的7.14%。而对于薪酬下线2000元以下的选项,普通大学生中有1.46%选择,而曾留守大学生无人选择。此项调查结果表明:在就业初期工资薪酬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初期工资期望值较高,当然在工作态度上,也表现出更愿吃苦的意愿。在回答“您最大程度能接受的日工作时间是多少”的问题时,曾留守大学生中最大程度能接受的日工作时间为8~12小时的所占比例为69.60%,略高于普通大学生所占的比例62.8%,部分曾留守大学生可以接受日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工作。而最大程度能接受日工作时间为5~8小时的曾留守大学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普通大学生,如表2。也就是说,曾留守大学生平均最大程度能接受的日工作时间明显比普通大学生时间长。
表1 大学生就业地选择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问题“您目前就业观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哪”的回答,3.70%的同学对就业观的认识来源于家庭教育,远低于普通大学生的31.40%,如表3。而对于其他信息来源,诸如“任课老师及辅导员”“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自身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曾留守大学生所占比例均高于普通大学生。从父母那里获得关于就业的信息相对较少。
表2 大学生可接受日工作时间
表3 大学生就业认识来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留守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在涉及毕业去向方面的调查中,留守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普通大学所占比例,而继续深造推迟就业的比例低于普通大学生。这一群体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在思维方式及观念看法上与普通大学生有很多不同之处,加上自身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更多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走向社会工作岗位,而放弃继续深造。他们更愿意尽早在社会上实现个人价值,这主要与这一群体大学生的家庭教养分不开。大多数留守大学生来自于偏远农村,进城打工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也不过是成大成人后及早进入社会,挣钱分担家庭重负。因此,这一群体大学生目标更为务实,哪怕面对当前严重的就业压力也要尽快在社会中寻求一席之地。
就业地点是大学生毕业后择业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在原籍工作的曾留守大学生明显低于普通大学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由于父母有外出打工经历,很多甚至常年离开家乡在大城市打工,其子女对于家乡的依赖也日渐减少[5]。很多留守学生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假期或者过节都直接跟随父母到他们打工之地。对于留守子女来说,毕业之后,他们更愿意去大城市,一方面追随父母,而且也适应大中城市的生活,另外工作机会较于小城市来说,选择性更大机会也更多。他们更有理由去大城市拼搏,而无意再回原籍或者偏远地区。
曾留守大学生平均最大程度能接受的日工作时间明显比普通大学生时间长。由于曾留守大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经历塑造了他们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优秀品质。当然对于薪资的期待留守大学生对于薪酬期待普遍较高。在就业初期工资薪酬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初期工资期望值较高,存在理想主义,尤其是曾留守大学生,没有较好定位,他们的高薪意识较普通大学生而言更强烈。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且文化水平不高,与父母沟通机会极为有限,这一群体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从父母那里获得关于就业的信息相对较少。目前高校辅导员及就业指导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并没有为曾留守大学生给予专门培训和指导。因此,该群体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各部门更应该为其提供专门就业辅导和帮扶,为其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6]。
应该说“90后”有想法、有主见,更愿意尝试有挑战性的工作,更有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然而曾留守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表现却较为保守,大部分曾留守大学生不愿冒险挑战,他们更偏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对自主创业的态度上不如普通大学生表现的积极乐观[7]。主要源于他们特殊的经历和并不宽裕的家庭背景。虽然他们具有创业者的一些优秀品质,例如吃苦耐劳、务实肯干,但创业不仅需要人力的投入,也需要资金的支持,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其它社会支持[8]。
特殊的留守经历让留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更为复杂,曾留守大学生在儿童时期的经历使得他们缺乏自我调节意识,对自身评价过低,从而逐渐形成了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和孤独感[9]。大多数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勇气积极迎接挑战,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10]。尽管他们吃苦耐劳,积极上进,而亲情的缺失,让他们渴望在毕业之后追寻父母。而他们在选择职业期间,相比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更为保守,不敢承担创业风险,而选择风险小、收入高的稳定职业[11]。
当前外出打工者多选择将子女留在从村户籍地,交给祖父母或者其他亲人照看,甚至稍有部分留守儿童独自生活[12]。据2005年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估算,只有27%的留守儿童会父母一起流动,73%的儿童会与父母分离,留守老家。经过调查发现,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超过五年以上的留守家庭要占到57%,也意味着大多数留守学生在成长阶段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来自双亲的管教。
大量研究证实,家庭教养方式的风格差异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家庭成员的观念、情感产生不同的影响,个体在价值观上也会有所不同[13]。留守期间来自临时家庭中的寄养方式成为留守学生最常见的教养方式。大多曾留守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教育意识的薄弱、教育观念旧,隔代监管只能维持该群体安全与生活起居,而较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14]。父母的“不在场”会给孩子造成爱的缺失,代养人文化素养及社会认知度普遍较低,这种特殊经历使他们出现综合素质欠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这些突出问题在大量已有研究中已得到证明。
一些高校也并未将这一群体作为特殊群体来看待,对曾留守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更谈不上针对这一群体而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和政策支持。据了解只有极少的学校制定了专门针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案。学校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一些特殊群体或特殊个体的教育方面没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内容,也是导致当前留守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校有必要结合“留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的培训,帮助他们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要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培训、沟通技巧培训、演讲技巧培训、职场礼仪培训、就业指导培训等,提升“留守大学生”综合实力[15]。
就如何帮助曾留守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需要社会多方的努力、协调和配合,就从高校本身来说,应更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以引导这一群体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成功就业。
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影响其就业的决定因素。留守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认知,正确评判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主动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能力,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中接触社会、接触人群,掌握克服苦难和战胜挫折的方法,在增强自己意志的同时,可以尝试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使得自己能够全方位发展,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作为父母,不仅要为孩子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给予更多的精神支持。家长应增强个体与学校、社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其学校联系,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发展。在父母、监护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孩子潜移默化的树立起科学的就业观[16]。
各高校需更多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加强对曾留守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有针对性的加强这一群体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开辟就业及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就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开展曾留守毕业生求职技能的培训。[17]同时注重对曾留守大学生心理情绪的疏导和咨询,引导其理性的思考,并为其提供客观的参考建议,鼓励曾留守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曾留守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优惠和支持。
综上所述,曾留守大学生有更实际的就业目标,希望毕业之后直接就业,同时更愿意选择去大城市工作,最好是父母所在地,而不愿意去基层偏远地区;在薪酬方面,有更高的薪酬期待;对于就业的认知多来自老师和自身,缺乏家庭的支持。可以看出,与普通大学生这一群体有其弱势,如缺少亲人支持,对于就业期待有理想主义倾向,但在就业观上更多表现出吃苦耐劳、自强上进的一面,因此需加强对这一群体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