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学校的大事

2018-06-10 08:13朱小闯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5期
关键词:条路教研校长

朱小闯

一所好的学校、一位优秀的教师、一节优质的课,人们往往只关注他们是怎么做的,但是,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而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踏踏实实的教研。教研的目的在于使我们成为一个自觉的行动主义者,即使我们在走弯路,但是我们能够自我矫正;即使我们在学习他人,但是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融合自己的思考,对别人的经验进行重新构建,形成新的甚至迥异于他人的道路。也就是说,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成长,教研是唯一的捷径。可是在很多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很少有人愿意走这条路,究其原因,对于学校来说,走这条路不仅不能立刻给学校带来明显的声誉,而且有风险;对于教师来说,走这条路不仅辛苦,而且没有物质利益。这是典型的只看当前,不计长远。

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研弱化虚化的问题,首先要转变校长的观念。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教研的领头雁。校长一定要懂教研、重视教研。笔者到过很多学校,在一些薄弱学校,校长往往不懂教研,管理思维僵化、保守,个别校长甚至对教研不屑一顾:我们不搞虚的,做点实在的事;而在一些名校,校长多是学者型的,他们多有自己成套、成熟的管理思想,把教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北京十一学校,教研氛围浓郁,我想应该得益于李希贵校长不仅有教育情怀,更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现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努力弱化人们对升学率的关注,不分指标、不搞排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新的评价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社会甚至学校自己对于用什么维度来评价学校不清楚,最后评价的落脚点仍然停在了升学率上。一些学校一年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来奖励高考功臣,毫不吝啬,但是要学校拿几万元来支持教师做课题、出专著,则会斤斤计较,在个别学校,甚至对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的用于奖励教師教科研成就的资金也被挪作他用。因此,在新的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中,要把教研放到十分突出的地位,要让教师认识到,做教研不仅于己于校有益,而且有名有利。

再次,要创新学校教研的形式。现在学校教研不仅存在省市县三级教研体系与学校校本教研之间的“两张皮”现象,而且学校教学与教研之间也存在“两张皮”现象,学校教研不能立足于教学、不能服务于教学,这也是校长、教师不重视教研的原因之一。因此,各级教研部门、各类学校要努力创新教研形式,让学校教研与教师的教学及学校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教研成果要能够运用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同时学校教研要与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相适应,有些教研虽然高大上,但脱离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和教师参与的能力,最终必然会不了了之。总之,学校教研要接地气,接地气的教研才有生命力。

最后,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很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根本原因在于教研能力低下。有位教师,教学很认真很负责,但是几乎每一届学生都不认可他的教学能力,中途都要求学校更换教师,这就说明这位教师缺乏反思和自我质疑的能力,缺乏通过教研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曾经担任过高级职称评委,在高级职称评审的条件中,要求教师们提交一篇教育叙事或行动研究报告,但是教师们提交的几乎都是教学工作总结或班主任工作总结,也就是说,很多教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叙事或行动研究报告。不知道,当然写不了。因此,要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就需要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对于学校里的教师,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教研方面的培训和指导,重点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对于正在接受师范教育的大学生,师范院校应该对他们进行教研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今天的教育要置于经济全球化、资源信息化、技术智能化的大潮之中,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引领时代,因此,教育应该走在社会创新的前列,而教研正是教育创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条路教研校长
这条路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这条路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多点执业这条路还没有修好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