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 要】“编导型”主持人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台等都在要求并提倡主持人能够“采编播”一体化,这也是对主持人提出的一大挑战。而本文将从播音主持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方面来论述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播音主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3-0108-0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已有多年历史,现在全国各地方高校都开始进行应用型教学改革。2017年12月29日山西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启动会,在未来三年之间内,我省将对高校专业进行一次大调整,这对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需求的人才,符合就业趋势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
21世纪初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电台电视台更是对专业毕业生求之不得,因此很多大学开始扩招,以专业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共同作为依据括决定录取与否,导致现在每年都会有大批广播电视编导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现需要大量既具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技能又具有新媒体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加之现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毕业生水平能力欠缺,竞争力大,就业难,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该如何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基于近些年广播电视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山西工商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其基本定位创办“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于此,我院在多次探讨、研究之后开展了为期三个学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最主要的是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以及为专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及教师培养、考核制度也进行完善。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择业包括记者、解说、新闻配音等,所以我院加入了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播音主持能力培养,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播音主持的运用
“编导型”主持人是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词汇,侧重点在于培养主持人的采编播综合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很多编导专业人员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电视台、电台也不缺编导专业人才担任主持工作,我们也可以说要培养“主持型”编导。著名主持人董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编导系。同样知名主持人李思思毕业于北大影视编导专业,在校期间曾担任《北大新闻》的主播,毕业后也一直做着主持人的工作。广播电视编导重在采编播的能力,播音主持艺术重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系统的培养,通过适当的形式,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艺术美。我院根据具体情况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设置播音主持选修课。由教研室牵头,教师参与设置学院内的选修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播音主持的课程,例如《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这门课程主要是规范普通话以及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这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基础课之上还可以开设《即兴口语表达》《新闻现场报道》这两门课程,前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临场发挥能力;后者是针对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能力的培養,例如现场观察力、语言组织能力、复述能力、描述能力等。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很多从事了记者、解说等和播音主持相关的职业,需要普通话规范、口齿清楚。《新闻联播》中很多现场报道的配音并不全是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而是记者本人采访编辑后亲自配音,课件播音主持基本功对于编导学生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生跨专业结对子互相学习。学院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同一门课程要求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例如《电视播音主持》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做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负责演播室播音内容,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负责摄像和后期制作,两个专业的学生一起去做现场采访与报道,在实践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编导型”主持人和“主持型”编导人的培养。
(三)结合毕业设计,以评促学。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播音主持能力作为毕业考核的一项,设置专门的考核办法,以评促教,以考促学,考核办法可结合毕业设计,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毕业作品中需要配音、现场报道、解说词等部分亲自录制,设立加分项,促进学生学习,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本文的研究与实施为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具体设计,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成适应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需求、符合就业趋势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