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秋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用“社会治理”代替了“社会管理”这一概念。在之后的社会领域改革中又提出了“共建共享”、“共建共治共享”的论断。这一转变过程是社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是对我党18大以后社会治理经验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制度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实现“四化”是社会治理的总目标,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基本要求。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提出过程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八个大问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点讲的是社会领域建设,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等多方面的建设,其中重点强调了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那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如何提出来的?它的理论内涵是什么?
一、“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提出过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经历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从“共建共享”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转变过程。可以说这一转变过程是社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是对我党十八大以后社会治理经验总结和提升的过程。
1、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演变过程
建国初期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我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对社会的各项事物进行全面管理。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的管理模式,在城市实行的是“单位制为主,街道居委会为辅”的管理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此相适应的建立了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大量单位人转化成了社会人,社区人,城市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大量社会事务由社区来承担。这种管理体制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推进,城镇乡村广大地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国企下岗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征地拆迁问题,农民工资拖欠问题、工业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大规模的信访和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我们的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管理体制。
1998年在《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首次出现了“社会管理”一词。随后,“社会管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对社会的管理不完全靠党和政府的力量,还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管理。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
2010年,全国确定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并制定了《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指导意见》。
党的2012年,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和之前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提出来的,说明我们党对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一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概念。
之所以提出社会治理第一,因为管理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面控制。
既然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更强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同作用,所以,就应该是共同治理。
2、从“共建共享”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提出
2015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一次提出“共建共享”的概念。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党内腐败和贫富差距拉大的两个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的五年间,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手抓反腐败问题,一手抓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保障民生方面提到最多的是“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小康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盡最大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
理论提出,实践紧紧跟,在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全国各地基层组织也在积极探索基层的治理经验和方法。取得了社会治理的可惜成就。社会治理形势出现了根本好转。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又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二、“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理论内涵
1、制度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
加强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就是要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职责及其相互关系。在我国,从执政党、政府、到社会组织再到公民个体,其社会治理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治理体制一方面具有现代国家的社会治理之多元、协商、依法、共治等共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中国特色,因此十九大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坚持党的领导是最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的最大优势。“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2、实现“四化”是社会治理的总目标
同时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社会化”就是广泛动员全体社会成员,激发出强大的社会参与和自主能动力量;社会化,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前提要使社会主体天然地成为社会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享有者,成为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活力的因素。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让人民群众对自己的事物有发言权、决定权。不是被动地让政府来发动和动员。“法治化”就是坚持以法律和法理为依据,界定权利义务、明确责任界限、规范社会行为、整合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治理良性运行;“智能化”就是构建智能化社会治理平台体系,实现精确、高效、便捷的新型社会治理;“专业化”就是着力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3、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基本要求
共建是社会各个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包括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和体系建设。也包括社会领域各个方面的建设。共建是社会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共治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手段和过程,因为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治理也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动态性和发展的延续性,不能指望一场运动,或是一成不变的规章条例,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所有有地社会问题。共治又包含了多层次治理,既包括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解决,也包括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既包括老百姓生活安全方面的问题,又包括生产安全问题的处理。过去的治理体系是层级式的治理,省市县乡镇村,层层传导。现在不仅包括纵向的指导和服务关系,更强调社会各主体之间的横向协同和联系。它是预防性的柔性的全方位治理,过去更强调事后的硬性干预,现在通过细致工作走访排查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扼杀在萌芽状态。共享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和最终目的。不仅强调社会建设的主体是全体人民群众,更强调社会建设要增进人民福祉、保障群众权益,保障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社会治理的成果,社会成员之间要形成和谐平等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