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

2018-06-08 10:21董礼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译教学教学模式

摘要:翻译能力是未来英语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译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翻译教学的现状,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知识建构中的中介枢纽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译教学;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一直都是教师不断探索的领域。受传统教学理念“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当前的高校翻译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基于文本”,以传播翻译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特征,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束缚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广大的翻译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的改革和探索中,越来越认识到“启发式”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正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0:13)指出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基于此大纲的要求,在众多教育理论中,建构主义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因此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探讨其在大学翻译教学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指导意义。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单一,翻译素材缺乏实用性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文学翻译,翻译素材多选取中外文学名著中的句子和篇章,教师大多传授的都是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这些翻译素材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相脱离,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就业领域的应用所需,如商务、教育、科技、法律、新闻、体育等。

2.教学模式传统,师生缺乏主动性、创新性

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遵循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教师为教学的主体,从教学资料的选取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起着绝对的掌控作用。教师往往先讲解翻译理论,然后从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传授翻译技巧,再选取材料,布置翻译练习,最后给出参考译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翻译的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被抑制,从而违背了翻译教学真正的初衷。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儿童在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及社会经验,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2]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德国生理学家卡茨(Katz Bernard)及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等人就学习者如何发挥主动性进行了探索。尤其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sky)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学习者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经验的双向建构,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景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学习者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结构,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外界的帮助,通过实践掌握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建构的主体和中心。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译教学的指导

1.调整教学内容,增加素材的多样性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摒弃传统翻译教学以文学翻译为主的教学内容,增加翻译素材的多样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就业的需求,选择体裁多样的材料来讲解翻译问题。如对于经贸专业的学生,教师授课时可选择商业合同,进出口贸易等材料,紧扣学生专业,针对性强,教学效果好。

2.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其促进作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协作者,以及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最佳的途径就是设置真实的翻译情境,摆脱“真空温室”下的翻译模拟练习,不再只拘泥于纠错的形式传递翻译理论和技巧。正如巴尔(Baer)所评价的那样:“这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缺少实际的应变能力,既无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也无团队精神,更无创造和独立思考能力。”[3]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合作”的枢纽作用

根据学习者所接触到的信息来源,建构主义将知识的建构分成三类:活动性学习、观察性学习和符号性学习。在翻译教学中,要摒弃围绕符号性学习展开的传统翻译课堂,鼓励教师重视活动性学习和观察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语言的学习,而且更多的是观察力、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可采用案例分析、技能比赛、配音表演等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翻译能力。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活动,小组成员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4]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具体的做法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交流与辩论,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从而纠正传统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我们认识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造就靠的是教育,尤其是创造性教育;也只有创造性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5]因此,翻译教学者在课堂上,要转变角色,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特定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到翻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应用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思想—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學教学,2004,(7)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育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Baer, Brian James and Geoffrey S. Koby. Beyond the Ivory Tower[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4]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教学,2002,(4):28—32.

[5]江庆心. 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M].外语界,2006,(2)

作者简介:董礼,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译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校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线描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下的高等数学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