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长江
【摘 要】广东汉剧的唱腔,在的漫长过程中,几经辗转,不断丰富、规范、完善而形成为一种特定的唱腔形式,也是跟各个剧种区分的重要特征。它可以用来抒情,用来叙事,用来对话,用来表明环境,这些都是它的戏剧功能。
【关键词】外江戏;钱热储;西皮;二黄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043-01
“南国牡丹”,这是1957年5月,广东汉剧团一团参加广东省潮、汉、琼三剧种上京汇报时,周恩来总理在看完广东汉剧老一辈艺术家黄粦传、黄桂珠演出的传统广东汉剧(百里奚认妻)后,给予的高度评价。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以中州官话为舞台主要语言,主要活动区域有广东潮汕、梅州、河源、深圳、惠州、等地区。 1933年广东大埔县晚晴秀才钱热储出版的《汉剧提纲》里记载“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故也。”钱热储的说明,得到了“公益社”成员的赞同,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外江戏”以“汉剧”为名。新中国成立以后,因其艺术风格有别于湖北汉剧,在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
众所周知,戏曲是以演唱和演技为基本功的舞台综合艺术。声腔在戏曲艺术的历史长河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全国的各个戏曲团体的相互交流,剧目相互重叠,许多剧种之间主要甚至唯一的区别就是声腔,可以说,声腔已经成为区别各种戏曲剧种的主要特征。
一、广东汉剧的唱腔结构
广东汉剧的唱腔质朴淳厚,悠扬典雅,以西皮、二黄(南北路)二路为主要声腔,兼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西皮”原来是甘肃腔,入陕西又称秦腔,为什么会跑到湖北?按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带了他的农民队伍闯进湖北来,那陕西乡土味的西秦戏亦随兵锋流进湖北,黄陂的戏文子弟袭其神而变通,“二黄”初因唱时用双笛伴奏,在华连圃的《戏曲丛谭》里记载:“二黄记黄腔,起于湖北之黄冈、黄陂,故名二黄。”
西皮和二黄各有一套丰富的板式,在同一剧目中根据剧情需要,西皮、二黄可交替使用。西皮,曲调高亢激昂,流畅悠扬,潇洒灵活。唱词通常多为七子句、十子句的上下句体。板式具体有“慢板”“原板”“退板”“叠板”“二六”以及“倒板”“散板”“二板”“滚板”“哭科”“反线倒板”“反线滚板”“反线哭科”等。二黄,曲调平稳缠绵、典雅庄重。唱词为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体。板式具体有“慢板”“原板”“马龙头”“二板”“三板”“倒板”“哭科”“滚板”“反线慢板”“反线原板”等。可能读者会“纳闷”了,西皮的板式跟二黄的板式不都是一样吗?其实不然,虽然板式叫法一样,但二者“韵脚”、“行腔”却大不相同,何为“韵脚”?就是每句唱腔的最后落音称为“韵脚”。
何为“行腔”?“行腔”是指对唱腔的处理和各种唱法技巧的运用。不光是“韵脚”、“行腔”不同,在剧目中表达的情感也大不一样,比如“慢板”,在《空城计》诸葛亮的一段唱腔“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中,通过运用了西皮慢板,把诸葛亮的“视若无人”、“安然自得”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慢板”,在《盘夫》严兰贞的一段唱腔“我爱你貌美学富潘宋上、试才时节最难忘”中,通过“二黄慢板”的行腔走韵,直接让听众感受到严兰贞对曾荣那真挚的爱情!所以说不同的情节,也需要不同的“板式”来体现不一样的剧情。
二、广东汉剧的唱腔特色
要说广东汉剧的唱腔特色,得从广东汉剧的行当分类说起。广东汉剧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净(净又分为红净、乌净)七大行,每个行当的行腔,韵脚也不一样。生:男声假嗓,清脆明亮,文雅潇洒。旦(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正旦:女声假唱,刚直悲壮,苍凉凄婉。青衣:女声假唱,华丽多姿,娇柔细腻,委婉缠绵。花旦:女是假唱,活泼清脆,腔调短促。丑:男声原嗓,腔调滑稽诙谐,幽默风趣,唱法句顿变化较多。公:老生:男声原喉,儒雅庄重,浑厚苍劲。婆:女声原喉,唱红净、老生混合旋律,朴实大方,腔直而正。净(分为红凈、乌净)红净:男声假嗓(以鼻腔共鸣为主、低音稍原喉、与小生假嗓不同),行腔顺畅,音域宽广,曲调高亢宏亮,悠扬典雅,清脆悦耳。乌净:男声原喉带咋音,高音出口如雷,粗犷奔放,低则以鼻音,脑后音共鸣为主,吐字低沉,行腔稳缓。
广东汉剧的唱腔,在的漫长过程中,几经辗转,不断丰富、规范、完善而形成为一种特定的唱腔形式,也是跟各个剧种区分的重要特征。它可以用来抒情,用来叙事,用来对话,用来表明环境,这些都是它的戏剧功能。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欣赏功能。欣赏功能是唱腔艺术的本体功能。戏曲的唱腔艺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以唱为主的戏曲流派也是以唱腔来区别的,如京剧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梅派方正,尚派刚劲,程派委婉,荀派俏丽……成就艺术家的条件之一,就是唱腔艺术的成熟,成就流派的重要条件之一更是唱腔艺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在粤东客家地区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沉淀。现在,它已经成了客家人的传统大戏。身为客家人,我也希望能为客家文化的传播出一份力,让广东汉剧继续流传下去,希望“南国牡丹”这朵艺术之花在客家地区继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