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艺到守艺

2018-06-08 10:19王娟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手艺

王娟

【摘 要】民俗艺术是一种根植于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是民俗文化、民俗观念、民俗心理的重要载体。民俗艺术的发展受生活经验、经济条件、政治环境、地缘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田野调查的工作方法深入民俗艺术创作者的生活环境实地调查,进行一手资料的收集,实现了对手艺的记录,达到了守艺的目的。

【关键词】手艺;守艺;民俗艺术;田野考察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224-01

民俗艺术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运用。它们不仅或多或少地包含着生活中的信仰、情感、娱乐等精神内容,而且也满足了艺术的形式构成要素,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

一、民俗艺术的特点

民俗艺术是人类千百年繁衍生活的积累,它凸显出与民间文化的紧密相联,与劳动人民的饮食、礼仪、起居、劳作、成长、婚嫁、丧葬等系列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民俗艺术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致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生活经验的积累。民俗艺术是民间生活经验的积累。民俗艺术本身就是生活化的艺术,它的创作和享用主体都是基层民众,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欲望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经验,而不是知识教育。

例如春节、元宵节,节日期间的表演活动包括民间舞蹈如扭秧歌、跑旱船,民间戏剧如傀儡戏、皮影戏和各种地方戏等。没有任何教育会去讲授这些,但这些习俗还是在人们的习惯中传承下来。

(二)经济条件的制约。任何艺术的形成都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艺术起源巫术说认为:原始社会生产力落后,当人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便寄希望于神灵,于是产生了巫术,从那个时候便有了民俗艺术。

(三)政治环境的影响。与民俗形成相似,任何民俗事项的进行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一定是乐观发展的。民俗艺术也不例外。民俗艺术突破了空间层次的限制,它既包括了下层民众民间艺术的一大部分,也突破了上层精英生活文化艺术之中。

(四)地缘空间的限制。民俗艺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别,不同的环境所孕育出的民俗藝术也是千差万别的。而受地缘限制的民俗艺术也难拓宽发展空间。

二、民俗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民俗技艺传承后继乏人。民俗艺术的主体是民俗技艺的持有人,也是我们常说的手艺人。在农耕文明时期,他们以口口相传、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手艺。随着工业化浪潮的来袭,人们能用更好的产品通过更多的渠道以更快的速度挣到更多的钱,而传统的民俗技艺手艺人很难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致使年轻人很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传统民俗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上,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二)民俗艺术市场萎缩。当下,随着新兴工业和科技产品的日新月异,年轻一代对现代的高科技产品趋之若渴,加之对传统生活经验的缺失,导致民俗艺术市场萎缩。同时,随着民俗收藏的兴起,让本来产量低、留存少的民俗艺术精品集中在少数藏家手中,很难拿出来批量复制在市场推广销售。

(三)墙内开花墙外香。地方民俗艺术由于接触者的求新求异的心理表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特点。以武胜竹丝画帘为例,在八九十年代曾作为外事礼品远销海外,一度成为地方的文化名片,而在本地的艺术市场却鲜有人问津,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就失却了扎根的土壤,导致墙内开花墙外香,花香过后,很难延续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三、田野考察于民俗艺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田野调查是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经常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深入被调查者的生活环境实地调查,进行一手资料的收集。

(一)一手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传承民俗艺术的前提,是对这项民俗艺术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包含其起源、发展过程、代表形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田野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或手艺人的生活环境能更加真实地记录民间艺术的创作背景及创作动机、梳理其历史脉络、挖掘其文化内涵等,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这种理论研究越全面,越有利于民俗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欢民俗艺术,营造出全民参与的氛围。

(二)对被调查者的精神引领。很多民俗艺术都散落在民间,而民间手艺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民俗艺术普遍缺乏宣传和保护意识,大多手艺人对其掌握手艺的认识还停留在养家糊口上,对独门绝技的传授还停留在传内不传外的固执观念中。田野工作者在跟被调查者的深入交流中要转变其观念:首先要加大民俗艺术的宣传力度,培养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拓宽传统技艺的传承渠道,要让手艺人明白他所掌握的手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惠及我们更多的后人;再次,要协助手艺人将独门技艺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三)聚集文化力量,形成文化合力。田野工作者以学者身份进行调查研究,其调研成果将形成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公开发布,本身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宣传。田野调查从接触民俗艺术创作主体出发,通过收集、记录整理手艺,影响手艺人的传统观念,聚集文化力量,形成文化合力,最终达到守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士闪,耿波著.中国艺术民俗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杨琪著.艺术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灵主编.图说中国民俗艺术[M].江苏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手艺
手艺
老手艺
最贵的不是手艺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一带一路”上的手艺
我愿做手艺的看护人
王子学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