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黑骏马》中旁白的审美意境

2018-06-08 10:19琦颜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黑骏马

琦颜

【摘 要】蒙古族电影《黑骏马》的旁白非常具有特色,在全片的审美意境塑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黑骏马》中旁白所塑造的审美意境进行浅析。

【关键词】审美意境;《黑骏马》;旁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94-02

电影作为外来艺术形式进入中国迄今已逾百年。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作品。例如,维吾尔族题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买买提的2008》;藏族题材电影《可可西里》《红河谷》;蒙古族题材电影《黑骏马》《季风中的马》,等等。这些电影不仅在国际电影舞台上绽放着绚烂的光芒,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特征——审美意境的营造。

《黑骏马》根据张承志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谢飞导演,腾格尔、娜仁花共同演绎的凄美草原爱情故事。影片综合了大量的空镜头,开阔的画面构图、相对平缓的节奏、悠扬惆怅的背景音乐和深情的第一人称旁白等多种叙事手法,为观众营造出层次分明的审美意境。

笔者试以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提出的审美意境构成的三个层面,分析《黑骏马》中旁白的审美意境。

在人类艺术领域,审美判断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高低的主要依据,一部电影的审美取向是决定其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所以,一部好电影首先要有好的故事题材,其次要确定与这个题材相适应的叙述形式,并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逐步建立个性化的影像风格,最终创造出具有隐喻意味的美学意境。电影《黑骏马》完美地将上述几点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影片成功所在。

“这是一首我从小听会了的,在蒙古草原上世世代代流传的古歌。可是直到今天,我亲身把它重复了一遍之后,才感到了它的灵魂。”“像许多年轻的朋友一样,我们总是在举手之间便轻易抛弃了过去,选择了新途,我们总是在永远失去了之后,才想起珍惜往日的一切。”“那时候我很小,母亲去世了,父亲在调到城里工作前,把我送到草原上的远亲奶奶家抱养”“人们都说抱养的孩子比亲生的还亲,跟着奶奶我很快变成了一个牧民的儿子。草原从绿变黄,我们从夏草场搬进了秋营盘。等到住进冬窝子的时候,奶奶坚持让我去牧民小学上学,说这是爸爸的要求。索米亚不去因为她是女孩子。”影片以这几段独白作为开头,交代了整个故事的起因和故事走向,并烘托了整部影片的氛围,营造了整体的审美意境。

一、象内之象

我们可以在故事情节还没展开的情况下,通过独白可以捕捉以下信息:没有父母呵护的小巴音宝力格被送给远亲奶奶抱养,而这个奶奶非常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亲孙女,给巴音宝力格无穷的呵护,填补了缺失的父母的爱。巴音宝力格在这种呵护下得到了身份认同,他把自己当成牧民的儿子。他跟随着奶奶,和奶奶的孙女索米亚一同成长。虽然旁白并没有说“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但是通过作者描述从夏草场、秋营盘到冬窝子的迁徙,表达了春夏秋冬的变换与时间的流逝。巴音宝力格和索米亚慢慢长大了。因为索米亚是女孩子,不读书,所以长大后的他们注定走不到一起。

在观影时,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作用,一幅画卷般的美景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这样一个辽阔美丽的地方,巴音宝力格的故事会像蒙古传统长调《刚嘎哈拉》(意:黑骏马)一样浪漫而凄美。这就是旁白营造出的第一层意境,也就是象内之象,亦叫作“境”。

二、象外之象

当巴音宝力格在外读了将近四年的书,回到草原准备娶索米亚时,发现索米亚怀上了别人的孩子。这对受过教育的巴音宝力格来说是个晴天霹雳。在他当时所形成的道德价值观里,索米亚的行为是一种对感情的背叛,是绝对不可能被原谅的错误。可是在沿袭传承下来的草原文化中,蒙古女人以生育为荣。这是巴音宝力格对自身原有的草原文化排斥的一种体现。

巴音宝力格无法接受这种“背叛”,毅然决然抛弃了索米亚。在后来十几年当歌手的日子里,巴音宝力格唱了无数遍的《刚嘎哈拉》。他开始慢慢理解索米亚和奶奶,再一次回到草原找索米亚时,如歌中唱的那样,生活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奶奶过世,刚嘎哈拉死了,索米亚已经是五个孩子的母亲。意识到真正失去了原来所拥有的一切,开始接纳草原文化的巴音宝力格主动提出做索米亚第一个孩子的父亲。这是巴音宝力格对自己身份的真正认可,他真正理解了草原文化的信仰,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巴音宝力格和索米亚的故事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以巴音宝力格为代表的文化主张忠贞,以索米亚和奶奶为代表的文化主张生命。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了巴音宝力格和索米亚走不到一起。再回过头听影片开头的旁白,感受到的则是面对感情满满的无奈与苍凉。通过这种隐喻的手法,表现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作品的第二层美学意境——象外之象,也叫境中之意。

三、无形之象

《黑骏马》上映于1995年,按每年仅看一遍计算,笔者看了不下20遍,每次看完都会对生命更敬畏一分。在这部影片中,笔者看到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生命的敬畏。这是一种传承,就像旁白所说“这是一首歌,在蒙古草原上世世代代流传的古歌。”显然旁白中所说的古歌不是指传唱的歌曲,古歌变成了草原文化。这种对自然的崇拜是由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

奶奶养活过很多生命,包括小马驹、小羊羔、小牛犊,以及小巴音宝力格和索米亚。奶奶对生命总是一视同仁,找不到不珍惜的理由。当索米亚对巴音宝力格喊“如果你将来有了孩子,一定要送到我这里来,我帮你养大”时,索米亚已然变成了奶奶,她认为孩子是大自然的恩赐。奶奶所体现的博爱,是从她上辈人身上学到的,而这种博爱在索米亚身上得到了延续。

草原上世世代代流传的古歌,由索米亚吟唱,也由巴音宝力格作为对索米亚的回应在传唱,也被索米亚的丈夫巴拉仓咏诵。巴拉仓说:“当我看到索米亚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艰难生活,我毅然决然带她到了这里。”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一个男人看到一个女人的艰辛,留在她身边,照顾她、呵护她,是草原文化的直接体现。

索米亚的私生女也轻轻哼唱这首古歌。琪琪格有4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姐姐的身份让她担起了照顾4个弟弟起居的责任,毫无怨言做着零零碎碎的工作。难道这不是对生命的敬畏吗?她丝毫不敢懈怠,认认真真对待4个小生命。笔者觉得,琪琪格长大后也会像妈妈和曾奶奶一样,收养很多小生命。

这是旁白营造出的第三层意境,已然使电影的主题升华到天地之间,宇宙之间。我们可以在第三层意境中看到草原文化的博爱和空灵,它已脱离第一层意境中所营造的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也跳出第二层意境中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男女主人公思想和命运的差异,它向世人含蓄地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博爱精神。

蒙古族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部分,具有独特追求意境美的传统。电影意境的营造,不仅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审美形态,也強化了电影艺术的本土特色。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以传统美学为核心,带着传统美学的思维进行创作,在文艺作品中体现传统美学。这样,才能让电影这个舶来品得以本土化,打造出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磊磊.中国电影审美价值标准终极命题的美学分析[J].百家艺术,2009(3).

[2]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黑骏马
悦读童年推荐书目九:《黑骏马》
黑骏马(十一)
我的第一个家
我的第一个家
善待生命,人人有责
——读《黑骏马》有感
黑骏马
听,那匹黑骏马
超越痛苦的生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