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鹏
[提要] 地方特色文化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对于汉水文化底蕴丰厚的秦楚两地来说,汉水特色文献资源作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在提升秦巴汉水流域沿线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汉水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越来越凸显。本文从汉水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状入手,从地方特色文化对人文建设的重大意义、地方特色文化的优势、十堰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现状,对人文十堰建设进行梳理,并对如何构建汉水文化信息保障体系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汉水文献;保障体系;地域文化;软实力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汉水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B2015438);汉江师范学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青年研究项目:“汉水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C05)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27日
一、引言
习近平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十堰市积极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着力构建中心文化区、武当文化区、秦巴文化区、汽车文化区和汉水文化区等五大特色文化区,不断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唤醒了当今世界对千年古丝绸之路辉煌的记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延伸城市的十堰,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一带一路倡议给十堰带来的机遇是很大的。”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十堰就是丝绸之路的东大门。自古以来,十堰就与陕西尤其是陕南地区交往密切。17世纪初,秦巴武当山区一带的茶叶,一路由十堰郧阳码头或均州码头溯江而上,运往陕西,然后由陆路翻越秦岭至西安,西上至甘肃、新疆,走丝绸之路进入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十堰因此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地方文化对于人文建设的意义越来越凸显。随着汉水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有效运用,必将有利于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区域文化的全面发展。
二、汉水文化信息资源分布基本状况
汉江全长1,577公里,是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上的一条“黄金水道”,辐射湖北、陕西、四川、河南四省区,他连接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在缔造、发展和统一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汉水中上游流域的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户籍总人口345.94万人,公共图书馆8个,共藏书349.12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文物事业机构15个。拥有浓郁的武当文化、汉水文化、女娲文化、七夕文化、汽车文化等特色文化,文化积淀厚重。作为汉水中上游流域的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户籍总人口345.94万人,公共图书馆8个,共藏书349.12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文物事业机构15个。拥有浓郁的武当文化、汉水文化、女娲文化、七夕文化、汽车文化等特色文化,文化积淀厚重。近年来,特别是围绕汉水文化展开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区域文化关注的热点。
汉水文化是融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秦文化等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堰地域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距今10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产生,“郧县人”的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的一元说。五帝时期,尧子丹朱分封于房县,十堰成为我国古代史上最早的封国。大禹时代,十堰地域分属古梁州和豫州。夏商周三代有房、庸、彭、微、麇、绞、均等上古方国先后在此建国。春秋战国时十堰地区属楚国,战国末以后属秦国。秦汉以后,十堰地域的房陵(今房县)、上庸(今竹山境)、武当(今丹江口境)、上津、郧阳等地曾数度设州郡。明朝在郧阳区建郧阳府辖郧县、房县、郧西、竹山、竹溪、保康六县。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历史上产生过古人類文化、古方国文化、诗经文化、帝王流放文化、三国文化、抚治文化和武当文化。古方国文化揭示国家的产生和演变,诗经文化反映中国文学的渊源,帝王流放文化记载我国封建王朝宫廷斗争的史实,三国文化反映十堰地域为魏、蜀、吴三国结合部的重要地位,抚治文化记载中国封建吏治方略,武当文化则从天人合一方面承载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
三、构建汉水文化保障体系的优势
(一)政策机遇优势。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实现“文化小康”,十堰市委提出“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这些都是汉水流域沿线城市面临的政策机遇优势。随着“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战略,国家层面会出台更多的文化配套政策,这些对于汉水文化保障体系的构建都奠定了政策基础。
(二)历史文化优势。十堰市共有古遗迹、古墓葬、古建筑、革命旧址等2,100多处,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5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居全省第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馆藏文物54,98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47件,有轰动世界的240多万年前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和举世罕见的白垩纪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以及“郧县梅铺猿人”、“郧西白龙洞猿人”和“郧西黄龙洞猿人”等多处古人类化石,被专家誉为“古人类长廊”;一级文物居全省第一,二级文物341件、三级文物1,539件,市县级保护单位219处。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自然文化优势。十堰市幅员辽阔,地质地貌类型丰富,造就了丰富的自然环境和古文化遗迹。武当·太极湖度假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唯一;拥有国家A级景区57家(5A级1家),位居全省第一,其中4A级以上景区20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数量和面积均位居全省第一,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
(四)民俗历史优势。十堰民间民俗文化蕴藏丰厚。有郧阳凤凰灯、郧阳花灯、郧阳四六句、汉调二黄(山二黄)、郧阳花鼓戏等众多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国家、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代表性名录10项,省级46项,市级111项,县级38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已故1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5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3人,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73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名录数量位居全省前列。2011年4月,省文化厅设立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个,十堰市入选2个(郧县、房县门古寺镇)。从历史价值上看:十堰古遗址、古建筑、古文化星罗棋布。“郧县人”遗址是直立人文化遗址,是直立人文化的源头,是研究人类起源、进化的重要参照,是判定汉江流域是人类发祥地的可靠依据。武当山古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博物馆”。这些对于研究人类学上起源的原发价值、人类发展轨迹、社会发展规律和古代建筑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十堰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策略
(一)谋基筑远,强化政策扶持。十堰市文化体育局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十堰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十文体[2005]32号),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总体目标,成立了十堰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并于2006年成立了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基本完成了保护工作机构的建设,明确了职责。为使非遗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并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保护传承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保证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拟定了《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资料采集要点》,确定了伍家沟民间故事、吕家河民歌、武当神戏、郧阳凤凰灯舞、山二黄、郧西七夕、尹吉甫传说、武当山庙会等8个国家级项目和女娲传说、草把灯等2个省级项目,作为首批进行采集的项目。
(二)大型活动,让十堰文化唱响世界。2008年和2010年,十堰市依托武当武术的资源优势,成功申报并举办了第三届和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2012年,十堰市又成功举办武当大兴600年庆典。2017年5月10日,我市举办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这些大型活动,立足十堰特色和武当文化,完美地向世界展示了十堰道家文化和武当武术。通过举办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十堰形象,扩大了十堰影响;进一步弘扬了武当文化,促进了武当武术的传播;进一步打响了旅游品牌,推动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国际交流合作,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三)一县一品,地域文化百花齐放。全市各县市区以“一县一品牌”为目标,倾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百花争艳之势。按照“房陵文化”、“女娲文化”、“诗经文化”、“沧浪文化”、“郧阳文化”、“汉水文化”、“七夕文化”、“汽车文化”的地域分布和特色,倾力打造文化品牌。每年各县市区举办的重阳登高节、房县诗经文化节、郧西七夕文化节、郧阳龙舟节、竹山女娲暨宝石文化节、竹溪饮食文化旅游节等,在艺术与激情的碰撞融合中释放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巨大能量。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惠民举措,把群众文化活动转化成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
(四)多元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十堰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办文化,形成了文化建设多元投入的机制,促进了民营文化的蓬勃兴起。丹江口市复建“净乐宫”,武当山特区把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文化旅游与休闲养生、世界遗产保护与现代文化产业项目融合对接,形成了“太极湖文化产业模式”。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郧剧《均州旧事》和山二黄剧《爹爹你挂墙头》参加第二届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荣获优秀组织奖、优秀演出奖、剧目奖等16个奖项,十堰市是本届艺术节获奖最多的市州;郧西三弦《丹水橘香》参加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获作品提名奖,这是十堰首次、湖北省第二次获得该奖项;武当神戏《留女婿》在“中华颂”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获得银奖。启动了郧剧剧种研究及郧剧申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工作。“十二五”期间,十堰市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维修改造任务和6个县级文化馆、6个县级图书馆新建任务,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65个。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全市共建“农家书屋”2,239個(其中移民新村265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五)文旅结合,生态文化旅游亮点纷呈。充分发挥十堰市大山、大水、大人文优势,坚持“全域景区、全域水源区、全域生态区”理念,以武当山为龙头、以太极湖为引擎,以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建设为突破口,以各县市区旅游景点为支撑,整合全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市县联手、城乡互通、山水融合、文旅互动,打好生态牌、水源牌、武当牌、汽车牌,构建“山水城互动、文旅农互融、各要素配套”的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在东风悬架弹簧厂老厂区规划建设汽车博物馆,最大限度保留厂区的山、水、机械设备、铁路、烟囱等怀旧元素,留住历史记忆,记下城市精神。郧西七夕文化节、竹山女娲文化节、房县诗经文化节等节庆的影响不断扩大。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成为全国百强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十堰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提升汉水文化软实力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培育力度。一是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文体广新行政审批行为。推行简化优化流程服务,坚持“审批从严,监管从严”的原则,健全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二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一般性文化企业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允许境内自然人或境内企业以其在本省注册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向在十堰注册登记的改制、重组的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降低企业改制、重组成本,促进资本自由流转;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采取政府招标、委托管理、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及落实中央财税法定减免政策等方式,支持和促进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兴建公共文化场所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各类文体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在有条件的乡镇和中心村建设实体书店和报刊亭,参与出版物发行分销服务。鼓励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
(二)加大地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十堰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群众需求相匹配,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级公共图书馆、群艺(文化)馆、国有博物馆、公共美术馆、非遗展示馆和剧场全面建成并达到国家标准,县级“三馆二场”即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和剧场、公共体育场,全面建成并达标,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新建国有博物馆和非遗展示馆。市级图书馆、群艺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与之相配套的文体广场及农家书屋全覆盖,其中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按照“三室一厅一场”标准建设,并且具备电影放映功能,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提高使用效率,重在完善和补缺,每年新增上等级文化站数量达到15%,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文体广场参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乡镇(街道)一级不少于600平方米,村(社区)一级不少于500平方米,配备灯光、音响、群众体育活动器材,有条件的可搭建戏台、舞台。全市县级广播电视台、县级以上城镇数字影院全覆盖,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智能广播“村村响”、数字地面电视、县级流动文化车全覆盖,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三)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要加强对武当文化、汉水文化、女娲文化、七夕生态、汽车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丰富和提升十堰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类型的景区要做足文化,做精文化,做活文化。其他类型的景区要挖掘文化,融入文化,做出文化。积极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以丰富的古文化遗迹为依托,以武当山太极湖为龙头,全力打造旅游特色形象,努力增强文化旅游的体验感,增加具有表演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的节目。结合景区主题文化增设体验类项目,达到游客体验旅游的最佳效果。着重推出文化旅游的夜游演艺项目,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逐步建立省(市)级以上各类非遗项目传承基地,推进非遗展示(传承)馆、重点项目传习所建设;加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加大非遗项目衍生品和文物复仿制品开发力度,打造具有十堰本土特色的文化遗产品牌。推出一批具有十堰地域特色的广播电视栏目,拍摄一批宣传十堰文化的纪录片、电视动画片。继续推进《十堰记忆》丛书编纂出版,加强古籍保护。让优秀的十堰本土传统文化活起来,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四)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规划引导。在制定全市总体规划时,要注重文化的因素,把文化融入城市,让城市留得住乡愁。结合产业结构特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加快制定出台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优化现有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制定文化产业园区认定标准,经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打造并完善文化产业链。十堰市和各县(市、区)在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市、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明确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用地的措施;在制定年度用地计划时,要根据本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文化产业用地比例。
(五)完善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争取出台“十堰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强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认真落实财政、税收、金融、用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按照不低于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将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必需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财政文化投入的重点为公益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对准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主要采取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方式(PPP方式)。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落实现行鼓励社会组织、机構和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规定。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开展绩效评价。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地跟踪监测和分析研究十堰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六)加强宣传教育和人才工作。一是拓宽宣传渠道。加强与国家级甚至国际媒体的合作,利用微博、微信、在线直播平台,大力宣传十堰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扩大文化旅游宣传面;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把“武当文化”、“诗经文化”等特色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进校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营造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有效激活育人氛围。创新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将非遗传承人培养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三是加大“引智”力度。加快推进“3331”人才工程,拓宽人才经费投入渠道,鼓励市内外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高端人才发展,形成多元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六、结语
总之,汉水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渠道的协调合作。汉水上游的十堰市作为汉水文化的核心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弘扬汉水文化,走文化强市的发展道路,努力把十堰市建设成为湖北省多极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富有.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之文化准备[M].中国文化出版社,2012.11.
[2]卢宏,卢宁,杨凝希.地方文献的功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另一维度[J].图书馆论坛,2008.5.
[3]周萍萍.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以侨乡青田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09.3.
[4]黄荣钧.孔子学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5]任远远.地方政府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