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等
[提要]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和“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观点。为关注国家热点和重点民生问题,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和洛阳两市作为样本调研区开展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研究,深入分析影响流动人口生活与感受的诸多因素,通过长达一年多的调研和探究,提炼出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模式,最终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从而为我国更好地制定流动人口管制制度提供可借鉴的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市融合;影响因素;郑州;洛阳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SRTP项目:“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的调查”(项目编号:2017218);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流动人口体育健身活动研究”(项目编号:16A890004)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錄日期:2018年5月2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也越来越迫切融入城市生活。如何使众多的流动人口在城市落地生根,获得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享受平等的权利,全面参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最终融入城市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2017年中国卫计委发布第八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71万人。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在2011~2014年间逐年增长,由2011年的2.30亿人增长至2014年的2.53亿人,自2015年流动人口开始下降,但是由于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数较大,所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仍是我国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我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流动人口大省,河南省的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流动人口的反映。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同时也是河南省唯一存在流动人口净流入量的市区;洛阳市是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近几年经济持续增长,但仍处于发展阶段,人口流量基数较大,因此选其两者作为样本观测点对河南省流动人口城市融合问题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可以为我国流动人口研究提供借鉴。
二、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内容涉及人口学基本特征,如就业、收入、居住、生活与感受等若干方面。以河南省郑州市和洛阳市为基点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5份,回收率91.25%,有效问卷322份,问卷有效率88.22%。
调查结果显示,0~14岁和60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占比极低;20~29岁及30~44岁的比例分别为32%和51.1%,合计达83.1%,可见青壮年人口流动能力最强,说明流动人口中在城市具有长期生存滞留能力的仍然是中青年劳动人口,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总体上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倒“U”型曲线。(图1)
三、流动人口城市融合因素分析
(一)就业与收入
1、职业与行业分布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专业技术人员、餐饮、商业服务、生产运输建筑等职业,分别占到12.4%、4.9%、4.9%、3.3%。和城市人口相比,外来流动人口所进入的行业和从事的工作往往是低层次的,其中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分别占到15.7%和8.0%,大约43.4%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大多数的流动人口并没有被城市现代产业部门所吸收,城市对流动人口的限制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行业分布的状态。(表1)
2、职业发展前景和融入意愿。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城市融入意愿和职业发展前景紧密相连。由图2可知,职业发展前景越好,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意愿则越高。因此,政府应通过教育来提升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城市生存适应能力,从而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脚步。(图2)
3、工资水平与融入意愿的关系。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只有当最低工资水平足以保障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水平时,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才能使流动人口的融入意愿不断提高;若低于这个水平,流动人口的融入意愿则不会随着工资的增加而提高。这说明政府只有保证流动人口的工资达到保障生活质量的最低水平时,才能不断推动城乡融合的进程。(图3)
(二)社会交往与生活感受
1、流入地亲属人数与流入意愿。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流入地亲属人数低于1人时92.4%的人不愿意融入当地,而当流入地亲属人数达到5人以上时77.1%的流动人口表示愿意融入当地,可见目前的人口流动已呈现明显的家庭化趋势,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先行者的人数越多,后追随者对城市的融入意愿也越高。(图4)
2、流动人口社会交往系统。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社会交往圈仍以地缘等紧密的关系链为中心圈往外铺展,这种封闭式的交往圈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流动人口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在社会交往调查中,流动人口与同乡户口在老家的交往比例最高,占到31.06%,同乡户口在本地的占到21.43%,社会交往融合是一个多维度过程,同质化的生活圈使他们疏离当地城镇主流文化,造成难以融入和被融入的结果。(图5)
当人们在主观意识上愿意接受居住城市的融合时,便会时刻关注该城市的变化和切身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因素。从流动人口对当地的看法和态度来看,完全愿意融入当地的、完全关注所居住城市的变化、完全喜欢所居住的城市的比例分别为19.57%、38.89%和36.28%,在对幸福感的调查中,感到幸福的只占27.95%,总体来说,流动人口融入意愿较低。(表2、图6)
从流动人口对本地人的融入态度来看,流动人口认为本地人完全同意接受我的比例为15.84%、基本同意的比例为68.01%,说明流动人口对本地人的归属感较弱。流动人口认为本地人不接受外地人这个观点持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态度的比例分别为3.73%、31.37%、48.14%、16.77%,可以看出仍有部分外地人认同感不强,说明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依然存在。(图7、图8)
3、幸福感偏低。根据调查显示不同流动方式的流动人口表现出的幸福感存在差异,省内流动人口感到幸福的有47人,占总省内流动人口的29.2%,跨省流动人口感到幸福的有43人,占总跨省流动人口的26.7%,综合表中所有数据可以看出省内流动幸福感要强于跨省流动。(表3)
四、流动人口城市融合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针对这个问题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力中》提出了区域竞争力的模型。相似的一个国家的某个城市为什么会在吸引流动人口中拥有较大的优势?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本课题组在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流动人口城市融合影响因素的“钻石模型”。通过对多方面因素的分析与论证,确定流动人口是否能够更好的融入城市取决于以下八个要素。(图9)
(一)基本要素
1、城市地理区位。城市地理区位的不同对流动人口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流向问题而不在于融合程度的高低。因此,就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来讲,不能单纯地依靠城市优越的地理区位,而是应提高城市的各项综合指标,同时降低对流动人口的限制条件。
2、就业环境。如今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渐饱和,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愈发严峻。一方面就业岗位的稀缺限制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进入;另一方面就业岗位与流动人口专业的不对等性进一步阻碍了城市融合的进程。因此加快社会发展,改善流动人口的就业环境,增加劳动力需求显得更加至关重要。
3、社会文化环境。就河南省而言,流动人口内部已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低收入人群往往形成新的城市贫困人口,受到歧视和排斥,部分流动人口在文化习俗、社会认知、宗教信仰等方面與流入地居民有较大差异,社会融合状况值得关注。
4、个性与综合能力。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之间是一种双向选择关系。流动人口在选择流入地的地理环境、就业环境等条件时,流入地也对流入人口进行选择。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人群才能在社会的优胜劣汰中“存活”下来,并与城市更好地融为一体。
(二)辅助要素
1、机会。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没有机遇,就失去了展现实力的机会,也就极大地降低了流动人口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流动人口的发展应顺时应势、与时俱进。
2、挑战。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挑战,如流动人口权益难以得到全面合法的保护;就业、教育等信息存在不对称性;流入地人口的偏见与歧视等,困境与挑战在制约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同时也激励着流动人口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做准备。
3、政府。政府通过政策因素影响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进程。如政府对教育、住房、户籍等方面的条例规定,都将对城市地理区位、就业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个性与综合能力等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反过来,政府作用的效果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4、市场。市场资源的丰富程度对流动人口转移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政府应加大“看不见的手”市场的作用,放宽各项政策,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遵守市场规律,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带动流动人口的融入。
五、流动人口城市融合模式的选择
(一)基于城乡互动发展的模式选择
1、乡村“推动”融合模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做好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对于稳定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在土地“三权”分置模式下,要把土地权益与户口剥离。如果农民进城落户不影响其相关土地权益,照样可以拿到土地分红,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会更高。总体上来说,劳动力输出地区要大力提升农业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减少转移就业存在的盲目性,不断增强劳动人口的竞争力。
2、城市“拉动”融合模式。流动人口流入地要通过深化改革,创造能让外来农村流动人口安家落户的条件。农村要通过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有意愿和能力在城镇落户的农村流动人口更多的财产权利,并探索财产权利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有序解决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区,尤其是在大城市的落户问题。从具体操作上来讲,要实现制度留人、产业留人、感情留人。尤其是要加强中心城市的吸纳功能,开拓就业市场,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与本地人口的服务均等化。加强劳动力转移环境的改善,建立农村劳动力城市生活与感受状态的动态监测体系。
3、城乡互动融合模式。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务方面,也要努力向大城市努力,让农民有归属感。只有加强统筹规划,让中小城市发展更具活力,让农民尝到中小城市户口的“甜头”,户籍改革目标才有望实现。当然,这种人口转移不是故意把乡村搞差,让农民“被迫”进城,而是必须建立在尊重发展规律、做好统筹协调发展、整体上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优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让留下的和进城的都各得其所。
(二)基于资源配置方式的模式选择
1、市场驱动模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去留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个市场制度完善的环境可以给流动人口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空间配置效率。应鼓励在市场供求驱动下的人口自然流动,减少盲目拆迁或变相驱赶式的农民工进城。在实践中,把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人口向需求较大的行业分流。大力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推动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成本分担方面,可以探索政府分摊与市场分摊的关系,处理好输入地分摊与输出地分摊的关系。
2、政府引导模式。鼓励农民进城落户还需要“顶层设计”是政府的核心功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转变劳动力管理部门的就业观念,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超前谋划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开发,挖掘就业潜力。
六、提升我国流动人口城市融合质量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服务和安置体系。地方政府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变革其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建构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保障机制。城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把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需求纳入其中,改革现有的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教育体制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今后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有关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一定要立足于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建立以养老保障、医疗、培训、子女教育、住房政策、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等制度为主的城市流动人口政策体系,形成有效融合机制,实现居民福利最大化,从而促进社会平等,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二)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政府要在领会中央改革方案内涵的基础上,進一步深入思考转化为适合当地流动人口和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包容度等制度改进的进度。根据自身禀赋状况和市场供求情况科学决策,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选择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引导匹配城市,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从“候鸟”向“留鸟”的转变和城市社会融合的进程。
(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社会融入能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是其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较低,较少有与城市工作岗位相匹配的专业技能,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通过培训服务共享,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使其有更好的升迁机会,从而提高流动人口经济融入能力。提升技能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流动人口的共同努力,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发挥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城市规模有序扩张的同时,生态城市的建设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流动人口转移的特点,注意营造亲近、宁静、舒适的家园氛围,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从全局出发,长远考虑,真正做到统筹兼顾,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统一和城市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R].2017(1).
[2]陈玮,任晓军.西宁市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城市社会融合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2009(5).
[3]周韬,郭志仪.价值链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基于中国三大城市群的证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
[4]杨菊华,陈传波.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3(3).
[5]高春凤.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的思考[J].社会工作,2010(5).
[6]谢建社,罗光容.流动人口城市融合意愿统计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7]李叶妍,王锐.中国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1).
[8]李林凤.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贵族民族研究,2011(1).
[9]钱正荣.珠三角政府工作人员看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以社会距离为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