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雨铃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于19世纪生于波兰,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他一生的创作主要以钢琴为主,作品题裁多种多样,风格主要以波兰民间歌舞音乐为基础进行创作,浪漫而富于诗意,独具个人魅力,语言内容丰富,思想情感深厚,因此被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写于1831至1842年,是肖邦在音乐创作上的高峰期。这四首叙事曲规模宏伟庞大、气势恢弘,具有广阔的交响性。他是世界音乐史上第一位把叙事曲这一体裁运用到钢琴创作上来的作曲家,他为叙事曲这一体裁领域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时的肖邦与往常一样,生活表面上很平静,和乔治·桑的感情也相处得很好,但却因为疾病和工作的繁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把肖邦折磨的痛苦不堪,很难再有时间可以从事创作活动。同时又因为巴黎贵族社会不能理解他的音乐,他于1842年直接中断了他的演奏生涯,与此同时,好友约翰·马图欣斯基去世了,使肖邦感到更加的孤独伤感。所以在这时期所创作的《第四叙事曲》中,最突出的情感基调就是忧郁和悲愤的情绪,在这种情感色彩之下也渗透着优美且富于诗意的对自然风光的感受,也是这种充满诗意的回忆对他孤独的心给予了安慰。
此曲的结构是奏鸣曲式和变奏的结合,总体的架构是奏鸣曲式。作者运用变奏的手法对主题进行发展,并使主题之间产生色彩变化。
曲式结构图如下:
1.引子部分
引子部分是在C大调背景下进行的,仿佛像是一位歌者的独白,曲调旋律悠长深远,旋律音调反复了三次,呈缩减状并以终止式结束。此创作手法的目的在于以缩减凝练的方式强调某个字,使引子的动机深深的刻在听者的心中。这一段旋律动机在后文再现部之前再次出现,两段引子支撑着整个作品。
引子部分是要体现一种缥缈、悠远、虚无的感觉,高声部要很弱,而且还要在弱的概念里做到渐强和减弱,而且还要突出右手的上方音,所以在引子部分对力度把握的到位是稍难的。右手叙述的同时,左手低声部也是有自己的旋律律动,在照顾右手的同时,左手也同样重要,两只手起到相呼应的作用。
2.呈示部
在呈示部,肖邦运用了诸多音乐体裁的节奏元素,最先是旋律的抒情性以及略带悲伤忧郁的感情,其次是圆舞曲的元素。这一部分是在f小调的背景下进行陈述的,调性色彩暗淡忧郁。旋律当中增四度、减三度音程的使用,表现出情绪上不安的感觉。从旋律上看,主部主题的旋律出现了两次增四度音程,而且没有解决,突出了旋律的紧张性。从和声上来看,低声部一直运用着主音f做持续低音,而且主音安排在强拍上,与高声部形成大七度的音响效果,使主部主题乐句的第一个乐节产生了不稳定的效果,从而表现出内心悲痛的情绪。从节奏和节拍上来看,乐句的起承转合在结构上是不平衡的,小节数也不相等甚至相差很大;强拍的位置总是移动,有时在前半小节,有时在后半小节。这些都增强了主部的不稳定特点。主部部分也是由各种类型的变奏来进行主题发展的。变奏I大部分都保持了主题旋律的感情色彩和左手的伴奏音型,只是在旋律与左手的和声上进行了细节的变化,旋律上加入了经过音进行了少量的装饰,左手和声上采用了低音半音阶的形式进行(f-bf-e)。
在演奏中,主要是主部主题旋律的体现。右手演奏时,要把握好速度,安排好下键时间。如果速度太快,会略显着急,而没有叙事般娓娓道来的感觉;如果速度太慢,会给人略过冗长、拖沓的感觉。在这些的基础上,情绪的起伏和句子的起承转合也能很好的表达。左手低声部每个强拍上的音要突出,营造良好的和声效果。
在变奏I结束之后,加入了插部,采用了新的片段,左手采用八度进行伴奏,之间由bG大调转为bF大调。这个插部听起来宁静而悠远,像是对一段美好生活的回忆。之后46-57小节,又出现了主部主题的材料,而且出现了ba-bc、a-c这种十度的大跳音程。之后又在保持高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和声织体,使声部加厚。最后又在55-57小节,回到主部主题的材料上,完全终止。在演奏中,38小节插部的开始是pp的力度,右手高声部要突出上方旋律音,左手的八度走动,也要着重强调大拇指上方音,给人以沉着稳重的感觉。
在插部之后,又进行了主部主题材料的变奏II与之前主部主题和变奏I相比,变奏II的感情色彩达到了戏剧化的程度,大量的运用十六分音符的音型,使节奏律动加快。在变奏II的第一小节开始出现渐强,一直持续到62小节的后半小节达到强力度,使变奏II充满动力和朝气,把主部部分推向高潮。和声织体加厚,而且左手加入了波音,音响变的更加丰满,使之前压抑的情绪在此得到了释放。之后在68小节-72小节左手一直进行持续的八度。在演奏中,注意在58小节变奏II处变成了十六分音符的组合,此处只是音符组合变密集,而不是节奏变快,所以在这里节奏要控制住。同时,还是要表达好主部主题的旋律,突出旋律音。而且在变奏II一开始就有持续十五个小节的渐强,所以要安排好每个音符的力度,做好渐强的变化。从72小节开始是连接部,旋律转变为简单的半音的多次重复和单一线条的旋律,使变奏II的热情悲壮的气氛得到舒缓。
副部部分是从80小节开始,在bB大调背景下进行陈述,这一部分主要色彩是抒情的、柔和的,但在这种感情基调下,仿佛还是有内在的、压抑的伤感涌动着。在演奏中要注意有许多小的渐强减弱,而且在这里要把和声的层次分好,演奏时耳朵一定要听好这里的和声音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呼吸也要调整好,在每句话中做好情绪的起伏。
3.发展部
在发展部中,全新的材料出现,没有了之前主题的乐段结构,也没有之前主题的旋律轮廓,偏于即兴性和幻想性的展开,结构和调性也不稳定。100-103小节是g小调,104-107小节是a小调,104-107小节是100-103小节的模进。108-109小节是g小调,110-111小节是f小调,110-111小节是108-109小节的模进。就这样在反复和模进中间进行。在125小节上,又有若隐若现的引子的旋律音调。伴随着128小节出现的波音和减慢,音符逐渐消散开。随之而来的是引子再现,在A大调的背景下重现引子的影子,结束了展开部。
这一部分主要是即兴演奏的因素占优势,而且华丽且富于技巧的成分也与之交融。在这一部分引子再现处的结尾,作者又稍加修饰(133小节),是一切又归于平静。
在演奏时要注意,弹奏展开部时右手手腕不能抬高。在108小节处,右手不能演奏的太沉重,要表现出轻巧灵动的感觉。在112小节处,应该着重左手的跳音和颤音。在117小节处,延续之前乐句的两次重复,在第三次的时候也就是117小节,右手高八度的移动,而且力量达到f,之后又渐弱,这一个力度的变化,为之后的略归平静做缓冲。之后在129小节的引子再现,同样的是要突出高声部的上方音旋律,与作品开头的引子部分大同小异。但在134小节因子后以一节链接再现部的部分,这一句两手同向的音符一定要表现的轻柔,但又不失律动。
4.再现部
再现部一开始就是主部主题的第三个变奏也是这部作品的最后一个主题变奏。与之前的变奏有所不同的是,再现部的变奏已经不是圆舞曲的节奏,而是相比较稍欢快的风格,让听者不自觉的跟着一起律动。在这里,作者还运用了卡农的手法,但不算是严格意义的卡农,有自由发挥的即兴性。在变奏III中,作者主要突出的是旋律线条,因而采用了清新简单的和声,伴奏则选择了琶音,取消了内声部。旋律声部运用了八连音、七连音、十连音以及大量的三连音来描绘,这种写作把音乐装饰的很华丽而又富于歌唱性,而且原有的旋律轮廓也包含在其中。与呈示部相比较,在呈示部中有两个变奏,而在再现部中只有一个变奏。音乐发展产生了缩短,是主部和副部相互贯穿,也使再现部增加了动力。
再现部的开始是一段不规范的卡农进行,所要表现的依旧是主部主题的旋律,着重突出旋律音。但在152小节之后加入了八连音,七连音,十连音,难点又转为八对六、七对四、十对六等,左右手音与音之间的对位。在这同时,右手主部主题的变奏一定要连贯畅通,在167-168小节处连续的三连音要有奔流而下的感觉,紧密的连接到副部。
在再现部中,副部的低声部采用了音阶,造成一种轰鸣的气氛,高声部则进行旋律的描述,在一连串的和弦与音阶中慢慢像尾声靠近,以完美的终止式结束了副部。在191小节进入了结束部。副部和结束部融为一体,从一开始169小节的p一直到191小节的sf的庞大的渐强,达到了全曲的高潮,使人震撼。演奏时,左手连续的三连音也是同样的要流畅,而且要保持好力度在p上,一直连续不断的重复。同时右手要突出上方音,弹出旋律感。并能够在旋律其中代入感情的演奏出细小的力度变化。这一部分与之后的结束部紧密衔接。
在结束部中,一开始就是左右手同向的琶音,每一组琶音由渐强到减弱,产生了强烈的汹涌波涛的感觉,情绪也呈现热情上涨的状态。之后又有左右手反向进行的一系列和弦,由弱到强,是情绪达到顶峰。但是之后又由非常弱的和弦结束,营造出了悲剧色彩的结尾。演奏时左右手同向进行的琶音组,需要非常熟练有把握的掌握音符之间的距离,并且保持强力度。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和弦连接,在这里刚开始的和弦一定不能太强,否则烘托不出最后几个和弦的强度,情绪气氛也没有此起彼伏的走向。每一个和弦都应该自信、果断,在211小节力度达到fff,可见情绪也达到悲痛、沉重的高点。紧接其后力度骤然变为pp,这一个力度对比可谓是达到极致。
5.尾声
作品的尾声是从211小节开始的,强有力的音符与快速的节奏,烘托出悲剧性的气氛,仿佛暴风雨到来一般,一气呵成,最后由下行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了这部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作品。
在演奏时尾声部分是这部作品技术最难掌握的部分,在快速的情况下,要表达清楚旋律、做好强弱变化是不容易的,其中还有215-216小节半音阶进行的双音。因为自己弹奏过,所以最后的尾声部分也是我花费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处理不好。
叙事曲作为一种器乐题材,是肖邦首创的,并且在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音乐。叙事曲作为肖邦单章大型体裁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f小调叙事曲》内涵丰富,结构复杂,极深刻的思想内容,比较内在的音乐形象,都体现了肖邦后期的创作特征,带有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充满了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
[1]肖邦钢琴曲集·叙事曲[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1.
[2]钱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王京.关于肖邦四首叙事曲的“音乐标题性”及具体创作[J].文教资料,2007,09.
[4][波]雷吉娜斯门江卡 著,梁全炳 译.如何演奏肖邦[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