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其中就包括将跳绳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得益于跳绳运动的独特性,其组成人数灵活多变,可同时满足小团体至大集体不同人数的学生参与。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引入跳绳运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强健体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同时学生在跳绳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创造力也为相关课程开发做出了贡献。因此如何完善跳绳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发与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跳绳;体育教育;课程开发;推广
随着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我国大中小学生的体质也不断暴露出隐患,并且已经收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保障并提升青少年体制是决定国家未来的关键问题。而学校体育在大中小各级教育中扮演着引导学生强身健体的关键角色,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深入,很好的促进了各类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而跳绳运动变幻无穷,是一种可以同时兼顾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参与人数的体育形式,非常适合在学校体育中使用。这样一来针对其课程活动的如何开发与推广等问题便显得尤为紧迫,下面来简单谈一些现有的看法。
1课程内容的选择
跳绳运动不仅有传统的单人计数制,形式变化更复杂的花样跳绳同样也适合于学校体育中,其在兼顾体育性的同时还具备娱乐和表演的特性,可以说有很多跳绳运动是吸收了舞蹈和体育的共同特点而存在的。这样一来,在校园中开展以跳绳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教学或活动,兼具了特点鲜明、便于操作、符合实际等多种优势,完全可以结合其他运动形式而纳入学校体育体系中。
考虑到各年龄层次、各运动水平的学生差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为满足教师、学生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课程或是活动搭配,根据《体育与健康》中的相关标准,结合不同阶段或身体状况的学生各自的生理、心理成长特点,设计了一份简要的跳绳运动,以便于指导和讨论跳绳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发工作。
2课程内容的开发
立足于不同水平参与人员的特点,初步设计了三个级别的跳绳运动,简要叙述如下:
第一级别:适合低年龄层或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包括个人、多人两种类别。其中个人跳绳主要是以一摇计时跳为主,即在单位时间内统计一摇跳的个数并加以比较;多人跳绳主要以长跳绳“8”字跳为主,同样是在单位时间内统计一摇跳的个数并加以比较。
第二级别:适合较高年龄层或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包括个人、双人、多人三种类别。其中个人跳绳主要有一摇计时跳和自编形式跳两类,前者为在单位时间内统计一摇跳的个数并加以比较,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自编花样的跳绳形式;双人跳绳主要以带人跳为主,也是在单位时间内统计一摇跳的个数并加以比较;多人跳绳则包括长跳绳“8”字跳和多人接力、同时跳,同样是在单位时间内统计一摇跳的个数并加以比较。
第三级别:适合较高及以上年龄层或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包括个人、双人、多人三种类别。其中个人跳绳有一摇、双摇和换绳计时跳和自编形式跳两大类,前者为在单位时间内统计一摇、双摇以及换绳前后跳的个数并加以比较,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自编花样的跳绳形式;双人跳绳有带人跳、交替跳、车轮跳,也都是在单位时间内统计一摇跳的个数并加以比较;多人跳绳有长跳绳“8”字跳、多人接力跳、双绳内抡跳以及十字交叉跳,同样是在单位时间内统计一摇跳的个数并加以比较。
3跳绳活动的延伸
考虑到跳绳的运动特点,其对于学生身体协调度、柔韧度、耐力度以及灵敏度的提升均有明显效果,所只有充分利用课间及课后的长时间才能充分发挥跳绳运动的价值。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跳绳运动,培养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启发并鼓励学生自发地组织和参与跳绳活动。例如可以帮助学生自编一组绳操动作,以班级为单位在大课间或课后举办活动,不仅锻炼了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无形中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4跳绳运动的推广
无论是课堂教学与练习,还是课后活动,都需要学生积极自发地参与,因此如何推广这项运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现阶段而言,主要有两种推广方式。
第一,开展跳绳类的运动会。运动会作为一种集中展示所有人运动状态的手段,可以说是推广跳绳运动的最佳途径。研究表明,为了达到运动会最好的推广效果,可以从规则设置上入手,通过规定参赛人数来最大化推广结果,例如在所有单人项目上每个班级必须有超过七成的参与人数,而在基体项目中也大部分要求全员参与。
第二,培养跳绳类的特长生。不同于运动会面向所有学生,对于少部分在跳绳运动上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重点培养。目前我国在跳绳运动上逐渐与世界接轨,各类竞赛不胜枚举,因此可以通过平时课堂表现以及运动会的选拔来挑选有潜力成为特长生的好苗子,充分利用其兴趣引导学生走更加适合自己的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5总结
综上所述,跳绳运动由于其自身特点与如今差异化教育理念相契合,从而特别适用于学校体育中使用。经过多年的传播与发展,如今可喜的看到跳绳运动在学校体育中遍地开花,大有风靡全国之势,同时该运动自身也深受学生喜爱。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如何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开发更加适合学生群体的跳绳课程与活动,并持续推广这项运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參考文献:
[1]孙瑄瑄,刘利,杜鹃.普通高校韵律花样跳绳选项课课程设计初探[J].运动,2017(24):104-106.
[2]王坤,朱亚成,杨树东.我国花样跳绳研究的阶段特征及趋势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06):22-25+85.
[3]何溪.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花样跳绳课程开设对策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5):52-56.
[4]卜宪琴.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
作者简介:张贵林(1985.07.14)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