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8-06-07 07:46罗明红
神州·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精准扶贫高校

罗明红

摘要:精准扶贫背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扶贫是根本。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构成,研究精準扶贫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推进“资助育人”,助力精准扶贫,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精准扶贫;资助育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扶贫力度,”[1]一系列扶贫工作相关的新论断、新观点相继提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高校都已基本建成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为主体的、以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精准扶贫等为补充的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工作的深度推进,高校资助工作中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推动精准资助,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是我们当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精准资助面临新的挑战

1.精准认定对象动态化

精准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基础,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居住地村委会、街道和学生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和高校下发的家境经济情况调查表(精准扶贫是以建档立卡数据库信息为准)。这种认定方式比以前仅靠贫困证明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认定更加科学,但在认定过程中高校所在地消费水平和生源所在地收入水平差距、困难学生比例、贫困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容易被忽视,而且,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难以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所以只能将其作为贫困认定的辅助参考依据。同时,精准认定之后的跟进管理也是一大问题,学校贫困认定一年一次,由于工作人员不足、资金欠缺等导致对学生的回访和后续跟进工作面临困境。而重大疾病、自然灾害、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等突发原因使得原本脱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家庭返贫。这些动态因素变化是难以预料和把控的,加之每年高校贫困学生认定人数庞大,工作繁重,加大了精准认定环节工作难度。

2.精准帮扶对象多样化

精准帮扶内在的包括了物质经济帮扶与精神层面的帮扶,物质经济帮扶是精准帮扶工作的首要前提,而精神层面的帮扶则是精准帮扶的最终目的。就物质经济帮扶来说,高校所帮扶的对象,是以贫困认定的数据情况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数据库为依据来开展,如果认定环节存有误差,就将会直接导致精准帮扶不精准。同时,高校中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除国家助学贷款与教育精准扶贫外,还设有其他类别的资助奖(助)学金,各种类别奖(助)学金金额不一,所针对的群体也不尽相同,在开展精准帮扶工作过程中,如果不能按照具体实际情况划定资助档次,区分资助群体,也难以保证学生得到真正精准有效的帮扶。

3.精准反馈差异化

反馈工作是学生资助的重要环节,为精准资助工作开展提供重要参考。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精准反馈工作的内容复杂繁琐,主要有资助工作开展情况、贫困学生心理状况、资助工作所取得成效等多方面,是对于一个阶段学生资助工作成效的总结与问题的反思。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反馈这一环节因为难以把控、工作难度较大,加之没有具体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实行而往往被忽略。

(二)资助育人科学化水平不高

1.资助队伍素能不强

在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者队伍中,工作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高校资助工作队伍中不乏将资助工作当成事业中转站的工作者,视资助工作为终生从事的职业并未被多数资助工作者认同,资助队伍中人员流动性大,长期以往,造成专职工作人员缺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专门工作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在资助工作队伍中一些工作者思想认识不够、自觉性不强,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缺乏主动积极性。更有甚者,部分工作人员守着老一套的工作方式,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缺乏创新性,对工作懈怠懒惰。

2.资助工作创新不足

“在当前推进教育改革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学生资助工作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把资助和育人有机融合起来,把资助工作落脚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上。”[3]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要以育人为本,加强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但让学生从经济上脱贫,而且要从精神上脱贫。从思想、心理上加以引导,培养受助学生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自强自立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当前高校中,虽然“育人”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资助”工作相比力度远远不足。目前来说,高校开展的精准育人的形式依旧单一,缺少创新,主要还是以演讲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网络答题等常见形式,而且开展精准“育人”的往往流于表面,随着新时代环境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深入推进,精准“育人”的内容也急需丰富和完善。

3.资助扶志(智)效果不明显

2015年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并强调,“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高校资助工作在以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资金来源还是以国家划拨资金为主,地方财政、学校财政、社会捐助等作为辅助。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多、面广、程度不一,资助资金虽逐年增长但幅度不大,并未有太多资金投入于资助扶志(智)工作,要打赢教育脱贫攻坚这一仗,还需加大投入。而且长期以来,相对于学生的物质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尚存有欠缺,甚至不予重视,流于形式,精神资助的缺失直接导致资助政策仅发挥助困作用,而并未实实在在起到扶志(智)的最佳效果。

二、高校“资助育人”对策探析

(一)加强资助制度体系建设 确保资助全过程精准化

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2]随着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加强资助制度体系建设,确保资助工作过程中精准识别认定、精准资助、精准管理反馈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1.“精准资助”制度建设

在精准教育扶贫的今天,加强资助制度建设,要覆盖精准识别认定、精准资助、精准管理反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在每一环节都力求建设完善相应的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助力精准资助、精准育人。从宏观上来说,要完善已有的系统的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制度,规范好各类、各项助学工作。具体到学生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工作的每一环节,也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如精准认定识别工作中,公示认定贫困生条件与标准,制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细则、名额分配、评审依据等,从制度上保证奖(助)学金从认定识别到发放过程精准;在精准帮扶环节,不仅针对不同受助群体,如少数民族贫困生、免费师范生、“三支一扶”学生群体,要制定好相關的配套制度,而且,不同奖(助)学金类别也要设立不同的制度细则;对于精准管理与精准反馈也要建立对应后续跟踪制度,同时,还要重视加强激励制度的建设。

2.“精准资助”体系建设

构建适应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政府要发挥其在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起全覆盖的国家助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资助。”[4]除了覆盖公办高校,也要重视民办高校学生资助,让公办和民办高校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都能得到资助。除了增加高校类别的覆盖面,各高校在落实贯彻国家资助政策之余,还要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兼顾各类学生群体的资助工作,为各类学生群体如入学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绩优异学生、少数民族生等建立不同的资助项目。除此之外,针对学生在校期间不同用途渠道的开支,也要提供多元化的资助,如学费、医疗保险、住宿费、生活费等。

(二)全面提升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从“需要”和“生产”的矛盾改为“需要”和“发展”的矛盾,人民的需要从物质层面需要向精神层面需要转变,人们追求向往更高质量的生活,这些变化对高校资助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要求资助工作者必须转变育人观念,创新资助工作方法,将精准资助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发挥资助工作育人最大效果。

1.增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

新时期资助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树立新的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在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基础上,学习了解新兴资助管理方式方法,加强对网络管理媒介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更好整合利用网络新兴技术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发展;高校要加强资助育人工作者技能培训,开展资助工作队伍队伍素能提升专门课堂,从而整体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水平,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出色的工作者;对已有的资助工作宣传管理平台,加强管理力度和监管力度,防止因网络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负面信息、不良内容等给资助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创新资助工作方式方法

在课堂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作用。”[5]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励志教育等成长、成才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培育受助学生优秀品质美德;课堂之外,利用项目开展交流活动、组建受助学生团队、树立自强自立典型等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积极性,自立成长成才;另外,在以往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基础上,可尝试通过实施覆盖社团建设、勤工助学岗位开发、助研实践、自主创业实践等多方面的资助科研项目申请,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激发其创新创业潜能,将传统的物质方面的“困难资助”提升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资助”,为学生提供政策和场所等方面的支持。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并未存在某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板范式,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育人工作,探索最符合自身实际的育人工作模式。

3.“输血”更需“造血”扶贫更要扶志(智)

开展资助工作,“资助助人”更要资助“育人”,要重视受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多措并举。首先,在具体的资助工作中,将育人工作深化、细化,落实资助政策,落实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把资助工作与学生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创新教育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其次,加强受助学生感恩、励志、自立自强等意识教育,将这些意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勤奋学习、心理健康、习惯养成、自强自立、就业规划等方面的关爱帮扶,树立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个人的责任意识,如组织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教学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路护送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彻底拔掉“穷根”,通过资助育人使学生及其家庭实现真正脱贫。

参考文献:

[1]宫玉涛,常良宇,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初探[J].实事求是,2013,(0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3]万玉凤.教育部召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座谈会资助工作要落脚到人才培养核心任务上[N].中国教育报,2016-07-30.

[4]沈红.中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第101 105页.

[5]郑明凯、杨为学.当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17.(06).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精准扶贫高校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