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拓展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探析

2018-06-07 09:37蒋小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蒋小平

摘 要 现代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如何有效应对全球化以及内部分离力量的挑战,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家认同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原因之一便是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后,其目标是促进公民包括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为大学生国家认同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国家认同 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对民主政治的态度为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参照蓝本,他们理性参与的政治行为更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政治社会化在高校所起到的效果。大学生作为政治参与众的先锋群体,培育其国家认同不仅有利于青年自身发展,更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充足人力资源保障。我们应努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提高其国民意识,强化他们的国家认同感,从而有效的抵抗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袭,坚定大学生的人生信念,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认同的作用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认同的科学内涵

1.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某类事物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价值追求过程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总体价值诉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中普遍的、基本的、稳定的、核心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从地位来讲,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产生来讲,它是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并引导我国健康发展的价值理念与目标。从作用来讲,它从更深层次影响着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思维方法与行为方式。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制度层面、社会集体层面与公民个人层面概括了全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每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也不例外。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社会主义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它不仅是一种理论学说、一种实践运动、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还是一种价值诉求。社会主义在近50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转变,时空的变迁导致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多样性。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认识,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

1.1.2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时期,运用在政治学领域,它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被提出来的,它主要起源于西方社会学家对本国的不同族群与国家的情感、与国家的关系和独特的族群文化的研究。

国家认同是指以国家为最高指向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政治权力对其自身及所属生活区域行使的某些权力(立法、司法、行政等)是可以接受的,因而愿意承担某种义务;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

从国家认同的基本内容来看,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都是价值观念,具有价值观属性。国家认同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形成对共同体价值的认同,属于社会领域价值层面的建构范畴。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进大学生国家认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的基础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民族观,对于推进大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推进其实践教育。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怎样一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国家认同的程度如何直接影響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稳定与否。从国家层面来说:富强是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他观念得以形成的基础;民主是国家认同的政治基础,政治基础是国家认同程度得以提高的另一重要因素;文明是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统一体;和谐是国家认同的社会基础,中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社会阶层分化现象突出,各种社会矛盾显现,如果处理不当,肯定会直接影响到和谐这一国家认同的社会基础。

1.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的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中轴,是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支撑力量,引领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对国家认同有价值支撑;平等对国家有目标支撑;公正对国家认同有环境支撑;法治对国家认同有制度支撑。国家认同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最值得关注的安全议题,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的大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命题和重大战略是适时之举,鲜明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认同中的支撑地位。

1.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中个人层面的强化剂

在公民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追求,这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认同的积极的作用。

爱国强化了国家认同中个人的价值作用。爱国既是公民最起码的价值追求,是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也是个人对国家认同的价值保证。敬业强化了国家认同中个人的职业意识作用。每一个人都敬业了,国家自然就能建设强大,国家认同感就能增强;反之,就会减弱。诚信强化了国家认同中个人的道德作用。诚信既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友善强化了国家认同中个人的行为规范作用。友善是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2当前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家认同是国家与个体双向互动的结果。国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建构,将自己的特性传递到个体单位里;个体也会通过“领悟化”、“社会化”、“行为化”等过程,在各种活动场域中,用亲身的个体表现,对国家特性形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同意识。

2.1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总体较强,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较高,这是主流。吕芳对北京高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较高,表现为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较强。(1)大学生对国家认同中的政策制度高度支持;(2)大学生对国家认同中的政党认同归属感强;(3)大学生对国家认同中的价值取向高度认可;(4)大学生对国家认同中的政府绩效满意度较高。

同时,也存在不足:(1)不同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不同。一方面,专业差别、政治面貌、政治素养差别,以及是否是学生干部,这些都能导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把握出现强弱不同。另一方面,这种差别呈橄榄球状,表现两头低、中间高状态,大部分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度“一般”。(2)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矛盾凸显,国家认同水平存在地区差异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下降,影响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吕芳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较汉族大学生弱。何慧星对新疆地区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汉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大学生。

2.2当前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也随之渗透到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国内存在推崇西方文化、贬损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带来了挑战,民族分裂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冲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容易导致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消极化,从而危及国家认同和社会稳定。

第二,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偏重知识传授,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实践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效性不强。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实际上,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在其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原本是有章可循的。应突出大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而在过去乃至今天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能动性的发挥重视是不够的,如大学生公民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坚定、对国家的认知不深刻,尤其是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认识不深刻等,是部分大学生对国家认同不强的重要原因。

第三,价值观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起到激励、导向和调控作用。就当今中国的社会实践而论,国家认同的价值评价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由于价值观教育本身具有的政治性、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得教育评价在评价标准、评价类型、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实施过程上都存在许多争论,一时难有确定的模板。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在客观上导致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知行不统一,很难给大学生一个有效的反作用力,以促使其自觉调整价值观念,来趋近于国家认同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拓展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探析

国家认同教育是指国家和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本国公民对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可与传承、对政府的制度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对国家未来走向的肯定与配合。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是个体逐步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人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21世纪,大學生在价值取向上常陷入迷茫和困惑,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无所适从,在行为规范上表现为我们所称的“失范”状态。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引导他们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国家认同,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了。

3.1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观念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双向互动的实践主体,双方在平等、民主、对话、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国家认同的理解与共识。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所以,针对西方各种思潮在我国的传播和渗透,对在校大学生的毒害和影响,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统领青年学生,培养国家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国家认同教育要被大学生们接受,就需要通过现代的传媒技术,利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事迹、声音、动画等传播载体,将这些词语转换为大学生的语言,融入大学生生活。用有效的教育方式,用生活化的教育手段去感染他们,培育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国家认同的中坚力量。

3.2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持久性、实效性

首先,尊重学生情感,满足学生需求,真正做到以大学生为本。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各科教师,促进各科教师在国家认同教育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次,注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利用教育方式的互动性,千方百计地保持与大学生联系。要科学合理规划,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利用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场所,开辟思想文化阵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校園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励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制定相应的教育制度,建立可持续性的长效教育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设校园文化要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协同“作战”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增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持久性、实效性。

3.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感

要想使大学生真正认清国情,提高国家认同意识,就必须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时间段来把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教育规划结合起来,使核心价值观进课本、进课堂;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生活,打动人心,在融入国家认同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提高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在课堂上,要大力宣传: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承担着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每一步提高,都是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结晶,都是筑牢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内容,这些都能极大地强化国家认同感。

3.4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的社会环境,稳固大学生国家认同

国家建立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人民幸福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不光依赖于思想教育,国民情感的调动,还依赖大学生对社会的现实体验。让每一个公民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国家能够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能够极大限度地保障个人利益,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认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国家必须加快经济建设,完善民主制度,消除差别特权,推进社会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现实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度。

3.5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

开展帮扶活动和资助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现实的经济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认同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社团的资源,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国家认同教育和大学生们的内在需求相一致、互促进,在各个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博大精深的内涵全面系统地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文化宣传活动等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彰显出相互协调、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现代文化教育体系,以强化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 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N].北京日报,2014-01-13.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出炉[N].北京日报,2016-04-08.

[4] 汪亭友.“共同价值”不是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J].红旗文稿,2016(04).

[5] 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04).

[6] 欧阳常青.学校教育视阈中的国家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2(05).

[7] 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J].世界民族,2012(03).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