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
摘 要 小学生思想及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主要靠外力的强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在他们身上要求独立的气质倾向日趋明显,但他们的自制能力比较弱,情绪波动比较大,情感丰富而变化强烈。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违心悖理的过失和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即使各方面表现优良的学生,有时也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出现越轨行为,没有缺点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对于表现在学生身上的过失,作为班主任,免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以促使学生醒悟和悔过。事实上,批评在许多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甚至是唯一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方法,但批评要讲究方法,要讲究艺术。
关键词 学生 批评 教育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思想及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主要靠外力的强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在他们身上要求独立的气质倾向日趋明显,但他们的自制能力比较弱,情绪波动比较大,情感丰富而变化强烈。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违心悖理的过失和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即使各方面表现优良的学生,有时也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出现越轨行为,没有缺点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因此,对于表现在学生身上的过失,班主任有义务,也有责任予以规劝和提醒,倘若这种规劝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班主任就应使用批评这种方法,促使学生醒悟和悔过。事实上,批评在许多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甚至是唯一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方法。但问题是如何科学地掌握这个方法呢?那可就要讲究艺术了。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浅谈这方面的几点看法:
1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批评
人都是有自尊的,相对来说,学生的自尊心或虚荣心会显得更强烈一些。当我们发现学生的某种错误的言行和举动时,不宜在班会或者公共场合下进行点名批评。因为在公共场合下批评,往往会伤他们的自尊心,令他们难堪,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消沉下去,若想再弥补就困难了。二0一五年我曾接手一位典型的掉队生陈某。他平时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在班上看到谁不顺眼,轻则张嘴大骂,重则拳脚相加。课堂上吹口哨,扰乱课堂纪律,甚至顶撞老师。老师们都很讨厌他,说他是一匹害群之马。刚接手时,我很着急,他每犯一个错误我都及时找他到级室里给他讲道理,周会课也频频点他的名,本想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达到以儆效尤。甚至在自习课上有一点点空余的时间,我都抓住教育的机会,时刻提醒他,希望他不要再犯错误了。可经过大半学期的教育,他还是老样子,有时甚至变本加厉。在我上课的时候,他不是怒目圆瞪,就是伏案大睡,布置的作业根本不做。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找他谈了那么多次,讲了那么多道理,却丝毫没有作用呢?正当我愁眉不展的时候,意外在他的周记上发现了症结所在——“我最讨厌的就是老师总是叫我去级室,总是在班上点名批评我,当着那么多老师、同学,多没面子啊”!找到了原因之后,我也反省了自己的做法,以前自己这样做确实伤了他的自尊。于是,我调整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在一次的班活动,我发现他独自在一边玩耍,便故意接近他,刚开始我看他还有一点“防范”意识,便漫无目的地与他闲聊,最后问他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或许他意想不到我会这样问他,他的眼里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惊喜。于是,我便顺势表明以前用那样的方式教育他伤害了他的自尊表示歉意,希望他能谅解。接着我和他谈了一个人懂得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是对的,但还要懂得尊重别人,指出他平时上课顶撞老师,欺负同学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一番长谈之后,他也承认上课顶撞老师,欺负同学是为了表现自己,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我告诉他,要表现自己应该从好的方面去表现,要懂得尊重别人。
2在真诚的交谈中批评
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一旦发现,切忌简单粗暴地立即加以指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时间长了,还会产生对抗情緒。我班曾有这样一位学生:刚开学,他上课无精打采,经常打瞌睡,作业不按时完成,逐渐发展到无故旷课,最后离家出走,后来他父亲找了二天二夜才找到,并押他回学校。当时我并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先了解事情的原因。从他父亲的口中了解到,原来他偷了家里的钱,与一位社会青年合伙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整天开着车东游西逛,长期被家里人责骂,最后导致连家也不回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就跟他单独进行诚恳的谈话,还把我自己读小学的时候违反纪律如何改过的事情告诉他,在我的真诚打动下,他傲慢的眼神慢慢消失了。
3适当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批评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是教育与被教育的矛盾。因而教师不能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是学生有意让自己生气,给自己丢脸。如果这样认为,就会让学生产生成见,产生厌恶感。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就有可能带上自己的某些感情,表现出某种片面性。学生受到老师批评指责多了,就会产生免疫力,任凭老师责骂也无效果,反而会令学生认为老师在挑剔他,在与他过不去,会产生心理障碍,就会怕老师,甚至恨老师,与老师产生一种对抗心理,这样就容易导致老师对班级整体的教育工作难以把握。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借助肢体语言进行,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有这样一位女生,上自习课时,不认真完成作业,而偷偷欣赏自己的彩照。发现这个情况后,我轻轻走到她的面前,用眼神暗示的方式批评她,她看见,马上会意,并感激老师在此时维护了她的面子,照顾了她的自尊心。因此,她接受了我的批评,立刻停止下来。还有一个学期,我接手了一位这样的学生,他在四年级时,曾经是一位令科任老师头疼的学生,特别是英语课,只要他在教室,英语老师根本就无法把课上完。他好像患了多动症一样,不是走过座位,就是借机上厕所,整节课都在教室里穿梭,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即使他能坐下来,嘴也要不停地胡言乱语。有时还会冒出一两句粗言秽语,常常惹得同学哄堂大笑,令老师上课无法按计划进行。老师批评他,他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与老师顶撞。我接手后,第一时间找他谈心,让他明白以前的表现是不对,让他知道小学生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争分夺秒学好文化知识,留一个好印象给自己的老师、同学。经过一番教育,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他确实改变了不少。有次找他谈话,在谈话中我表扬他好的方面,指出他粗言秽语是不文明、不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行为,并给一周的时间,让他彻底改过。在谈话的一周里,他偶尔会犯错,但每一次犯错,我都不点名批评他,而是用严厉的目光提醒他,每当他的目光与我目光对接,他都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渐渐地,他不但在课上不讲粗言秽语了,连课外也不讲了。后来在他的一篇日记上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以前当我在课堂上粗言秽语的时候,老师都会非常生气,都会骂我一顿,我也会回敬他们,在双方的对峙中,同学们的笑声中,我觉得很痛快。但这个语文老师不会在课堂上责骂我,而且他那双犀利的眼睛好像会看透我的心,我在也不敢违纪了。这段话使我明白了不少,批评学生时,要尽可能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的冲突,不妨多运用肢体语言,这样一定会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把握好批评与指责的界限
思想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对小学生的管理应该是弹性管理、灵活管理,而不应该是硬性的管理。班主任要使自己的说理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还要掌握学生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从情的变化和理的渗透入手,以具体性格条件为转移,有针对地做到刚柔结合,或以柔克刚,或刚中寓柔,要把握好批评与指责的界限。
批评是真诚而非虚假的,它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使他们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因而要注意批评的语气和态度,不能让学生有被指责的感觉。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不加思索,横眉怒目的加以指责,至多也只是使学生落得个低头不语,内心不服,甚至让老师处于尴尬的局面。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有撼动学生心灵的力量,这就会使学生压抑的心理变得轻松,畏惧的心跳变得平静。他就会认同老师理解他,在不断的亲近他,在真诚的帮助他。他也会感到如果再不把缺点改正过来会对不起老师。
批评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我们接触的是一些天真烂漫、阅历浅的孩子,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实施艺术的批评,把握好批评的尺度,使受教育者乐意接受你的意见,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