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丽
摘 要:地方民俗无疑是民俗文化整体的有机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俗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并在特定的地域、历史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所服務,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古镇是地方性民俗表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的区域之一,对于想要感受传统生活方式的旅游者而言,古镇成为了优选之处,保护和传承古镇地方性的民俗文化空间对于古镇的旅游长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将以三河古镇为例,就其旅游开发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三河古镇;民俗 ;旅游;开发
古镇,一般指有数百年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具有人文厚度的建筑群,持续性传承着人类在一定地域内,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审美等价值的古城镇、古村落和风情独特的少数民族村寨,其中历史民俗的保留是古镇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历史民俗就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不论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的研究,还是到地域的横向考察,各地的历史民俗都有其各自的行为特征和物质表达。各地民众在将历史民俗物质化的过程中较大程度上融入了地区性的民间信仰,通过将民间信仰中的神灵崇拜、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实物化、具体化、艺术化而与日常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让生活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仪式感,在经久的传承下就形成了不同区域性的特色的生活形式,而形成了“民俗”的意义。古镇并非是简单的古建筑、古街巷的有机排列组合,而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文化空间,在这个文化空间中应是自然态的民俗文化展现,而非表演化、门面化的哗众取宠。面对如今的全球化发展,快速消费文化蓬勃兴起,传统民俗文化日趋消隐,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坚守却不能退步。“文化旅游”是近些年来时兴的旅游形式,都市中忙碌的人群开始寻求喧嚣中的宁静,渴求进入传统的农耕生活,感受一场带有古风和古韵的文化与精神之旅,古镇就成为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最难能可贵的民俗文化空间的留守。但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下,古镇发展中的原真性和文化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合肥西南的三河古镇为例,其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状况可以视为皖中,乃至国内更大区域中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一、三河古镇民俗旅游现状
三河镇,在《左传》中记载为“鹊渚”,有可考证历史2500年,现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三河”。水,是三河古镇的灵魂和古镇文化的柔性滋养,在“外环两岸,中峙三洲”“枝津回互,万艘可藏”之景观中,形成江淮地区典型的水乡胜地。古河、古桥、古圩、古民居、古街巷、古茶楼、古庙台、古城墙是三河古镇的“八古”,但就现阶段的三河古镇的民俗旅游开发现状而言,“八古”早已失古。现阶段的三河古镇的开发主要致力于古徽派建筑和名人故居的恢复,形成以东街、南街、西街为主的古建筑群。其中景点以故英王府、杨振宁旧居、刘秉璋故居、一人巷、古战场为代表。就物资民俗而言,具有特色工艺品主要有羽毛扇、富光杯;饮食民俗有特色饮食以小饭馆中的米饺、烧麦、茶干等为人熟知,名土特产有糯米封缸陈酒、茶干、米粉面、各色干菜等等。面对古镇的发展现状,三河的老人们只能感叹“乡镇建设的好了,乡亲的日子好过了,但老一辈的东西已经少了许多了”。“老一辈的东西”才是三河古镇之所以为“古镇”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之所在,若自顾自地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摈弃“老一辈”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其危害绝不亚于乱砍乱伐、随意排放而对民众乃至后代所造成的影响。物质层面的伤害是可以通过技术进行挽救,精神层面的伤害是无法通过任何技术进行补救。
二、三河古镇的地方民俗与旅游开发
三河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古时就有:“买不尽双河,装不完三河”,被誉为“小上海”“小南京”,直到现在,在古镇的店铺林立的场景中依稀能够想象,可见当年三河镇的繁华和兴盛的熠熠旧影。据三河古镇的一些老年人回忆,在他们年少时的三河,最热闹的地方除了码头,就要数茶楼、戏园了,茶楼里面讲评书、品茗茶、吃点心好不羡慕,戏园有大戏园和小戏园,大戏园用来唱大戏,比如京剧、“倒七戏”等,小戏园主要在东街上,由地方文化艺人唱戏。大戏园当时可是雕梁画栋,建于现在万年禅寺的位置,当时在旁边的空地上还有着很多的杂耍,好不热闹啊。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在黄昏时,那时候三河古镇的富庶,经常会招引土匪们贪婪的眼光,因此,过去打劫商埠和抢袭店铺事件也是难免的。据说这些土匪会在日落小镇人点灯的时候袭入,进入商会和有钱人家打灭灯花,盗取财物。故三河商会在那时筹建了街栅更楼,在每个街道都设置,以此来预防土匪和维护镇内的治安。最好玩的莫过于端阳节的“玩龙船”,船头有一老叟,船尾有一老妪,中间有一打鼓人,船舷有人划桨。老叟、老妪进行即兴的对唱,两岸的观众准备竹篮,在竹篮中放置“红包”,引得老叟去抓抢,现场一片诙谐气氛,热闹非凡,甚是让人向往。
三河古镇曾经是一处多元化的商贸集散地,融合南北的文化,但今日的三河古镇的文化风俗不够明显,而且显得有些单薄和寂静。三河古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积极作为,并有意识地复兴了三河古镇的水乡建筑特色和部分显而易见的历史文化,但对于人民大众的无意识的生活行为和有意识的节日仪式的挖掘却有待提高。古镇作为一个文化空间,最主要的民俗感受就是来自于古镇中本土生活,最值得游客怀念的也是来自于地区性的质朴感受。在西塘古镇中,就保留了较完整的土著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古镇和新镇的区别性发展,古镇“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新镇“开发为主,保护为辅”,在这样的古镇发展圈中,既保留了古镇的民俗性,又发展了古镇的旅游性;同里古镇成立联审制度,保证居民古宅“修旧如旧”“整旧如古”;周庄更是通过空间拓展和空间合作,增强周庄古镇在江南古镇中的竞争力;三河古镇面对纷繁的民俗旅游生态化的建设又该如何呢?
三、关于三河古镇地方特色民俗旅游开发的
几点参考建议
古街巷、古桥、古民居、古河、古圩构成了三河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古庙台、古战场、古茶楼生成了三河古镇丰富的人文生态文化。在对三河古镇进行旅游改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突显其水乡古镇的大特征,更应该在三河古镇原有的生态民俗文化中进行多方位的挖掘,恢复一个极具开发潜力和文化活力的古镇,复兴古镇的民俗文化生态空间。
就现阶段的三河古镇旅游开发而言,与同类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相比,由于经济状况、开发力度、地理位置和地方文化宣传力度等原因,三河古镇生态文化保护的力度、古镇生活保存的完整度、游客的吸引度都是较低的。在目前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极大的状态中,回歸自然,让游客在休闲、观光和旅游中充分享受古老、宁静、悠闲的生活状态越发成为旅游日常的最大需求,保留古镇的生活“原真性”与开发的“商业性”之间要做到平衡发展,民俗和地方文化资源合理调配,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古镇的文化特殊性和旅游商业性,而要保留古镇“原真性”最重要的就是古镇原生民俗文化的复兴。
(一)开发和调动古茶楼中饮食文化和戏曲文化的活力
古三河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旧时上百家饭店中,有半数为茶楼。上了茶楼,伙计便将你引到座位上,摆起茶盏,这盏子上有盏盖,下有拖碟。伙计揭开盏盖,拎着一个壶嘴足有三尺长的茶壶,离多远,对着茶盏斟茶,竟一滴不漏。茶客望着茶把式的冲茶功夫,忍不住想笑,但还是左手托着拖碟,右手拿着盏盖,一边轻轻拨动浮叶,一边慢慢品着茶水。随后便开始吃早点,油炸米饺、油炸粑粑、炕粑粑和鸡蛋馍等等,都是三河人爱吃爱点的。品茗吃茶之外,茶楼也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唐伯虎、李恩绶和刘铭传等文人才子都先后来到古三河的茶楼,并留下字画诗词。三河的古茶楼依水而建,一半搭在圩上,一半柱子栽立在水上,一律木板门窗,八仙桌。人坐在茶房,推开后窗,就可以看到窗外的河水,水上的风吹来,十分清爽、凉润。伴入耳边的还有逗趣的评书,复杂动魄的故事场景、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赢得了声声吆喝点赞。如此具有生气的文化空间,却消失在现今三河古镇的街巷中,不可不为之惋惜。新华楼、天然楼、谷丰楼等独具古三河代表性的茶楼,是活在三河老人的记忆深处的,也应该要让它在今天三河人的生活和各地的游客的古镇生活体验中得到新生和传承。要看戏,古三河人看大戏在西街的万年台,看小戏就有藕香居。但是如今的万年台已经被新建在东街,古戏台早已改建成万年禅寺。古三河的戏曲文化的氛围是相当浓郁的,家家户户都会唱,随时拉出来就能组个戏团,唱起大戏。据说现在的庐剧的前身“倒七戏”就是由古三河人唱起来的,但如今的戏曲文化氛围早已消失殆尽了。面对古茶楼和古戏曲文化的消失,作为商业性的旅游景区开发是必然的,但是若想打造有文化内涵,有三河文化的古镇景区,那就要重拾古三河人的日常生活,端起茶碟,唱起古戏,保持原汁原味的三河生活。
(二)尽量恢复和创新拾起古庙台的民间信仰元素
据史料和文物记载:冲元观、右佛寺、大王庙,建于宋代;迎水庵,建于明天启二年;城隍庙,建于清同治年间;太公庙,建于民国初年;其他还有齐云庵、紫竹庵、法华庵、天师庙、女道远等,建筑年代不详,由此可知,三河的古庙台历史悠久。旧时三河每年都要举行庙会,一到庙会时节,香客、商客、艺人云集三河,有的来进香,有的来看戏,有的来做生意。古三河在庙会期间,热闹非常,而如今的庙会文化却场景不在。古三河人喜奉土地神,镇内多处设有土地庙,《礼记·郊特性》:“社,祭土而主阴气,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民众对于土地赐予的温饱和财富心怀感恩,对土地神的供奉也越发虔诚。对自然的信仰是一种古老的信仰,是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养成的,具有其独特的传承价值的一种民俗文化。在今天的三河古镇中可见的仅存修建宏大的佛教寺庙是万年禅寺和观音寺,而土地神不知所踪。对于传统民俗信仰的持续性传承,是地区性民俗文化最强的精神支柱,也是地区性农耕文化中最纯粹的自然信仰,所以在复兴古镇的民俗文化时,应该积极构建民俗信仰的纯正性和淳朴性。
(三)充分开发和利用古镇特色工艺品的资源优势
三河古镇现阶段的比较有特色的工艺品当属羽毛扇。羽毛扇的来历出自东汉末年东吴大都督周瑜周公瑾,周瑜是合肥庐江人,少年时经常往来于肥西、舒城一带,手持羽毛扇是他的标准形象。北宋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直到目前为止,当地的很多人一直坚信这羽扇纶巾的羽扇就是三河的羽毛扇。《三国演义》却张冠李戴把羽扇纶巾的形象给了诸葛亮,实际上,这恰恰是演义小说的一种写法和文化附会。三河人制作羽毛扇起初只是为了自家用,后来随着南来北往的客商羽毛扇走向了海内外。三河羽毛扇还有吉祥、如意、好运、祥和等美好的寓意,《唐书》上说羽毛扇“其扇风缓而凉,病弱者用之,亦不伤风感冒”。羽毛扇在古三河是有不同的生活寓意的,例如在新婚第一年,丈人给女婿送羽毛扇,寓意家庭和谐。因此在进行羽毛扇设计和制作时,应该广泛从民间和书本进行考证,设计并制作出符合古三河民俗意义的羽毛扇;在对羽毛扇的包装和销售中进行细化,面对不同消费对象时,有不同的消费定位,以此来细分羽毛扇的设计分类和销售性质。其次,要从民间的习俗中,积极挖掘特色的工艺品,例如,绣着蜈蚣、蜘蛛、蝎子、蜂子、蛇,且五双虫眼剪了10个洞的五毒兜兜;1937年杨振宁在三河张家祠堂上课时挂在脖子上的“桌子”也是作为古镇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形式……要从最不经意的传统生活入手,去不断发现古镇的特色工艺品,并积极打造和充分利用其中传统手工艺品的资源优势,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旅游纪念品,而不能一味模仿和引进其他地区的特色工艺品。
(四)整理和发掘古河的意蕴,充分借助和利用河道旅游文化资源
古河是三河古镇最重要的传承,水是古河的灵魂,让水“活”起来是最有意义的古河传承方法。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的古三河“水上文明”不可被遗忘,正如前人所言:“吃水不忘挖井人”。遥忆古三河的繁荣景致,不得不提及古河的微波清水,若干年的奔波操劳,造就了古三河的昌盛繁荣,为她的子女置办了一处富庶的鱼米之地。倘若就此遗忘,任由水流伴着历史长河的缓逝而随性流淌,忘却了她曾经所孕育的满溢蓬勃生机的水乡文明,对于年迈的古河是多么的残忍呀!对于古河的子女来说是多么的悲戚啊!古河是古三河民俗文化的灵之所在,魂之所处,让古三河的“水”有意蕴起来,是发展古镇民俗文化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古河的旅游资源开发,首先就要找寻古时水中的记忆,不论是日常生活琐碎的少年水中摸鱼,少女荷甸赏玩,儿童岸边踩水欢戏的记忆,还是玩龙船、唱小曲、演大戏的节日氛围,都是需要重拾思索,将古三河记忆中的水上活动合理恢复,同时定期举行独具地域性的水上民俗娱乐活动,让三河人能记起“古三河”的样子。其次要让旅游者对当地水上的民风民俗有直接性了解,有鲜活真切的民俗体验,让游客能迎面感受到三河古镇水上的文化趣味,感受到“古风”清扬的三河水中有着耐人追寻的记忆。步履缓急,行至桥上,凭栏而靠,微风徐徐,荡起了些许穿越古今的情思。
古镇,以其含而不放的民俗风情感召古老生活中的归宿感,平淡质朴是古镇最直白的感受,但平淡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精神色彩感知。地域性也是原始古镇最大的特点,现今历史的发展使得各地区的同化和模仿竞相发展,个性和独特性越发被商业性所掩盖,这是古镇发展最大的悲哀和伤痛。
四、结语
在民间文化“大熔炉式”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大众追求便捷、快节奏的生活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蕴含在生活日常中的古老习俗也在无意识之中被渐渐剥离,各地区差异性民俗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那些被现在大多数人所向往的“诗情画意”生活主体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民俗生活老年化也渐成为历史趋势。古镇中的民俗色彩逐渐褪色和变味,民俗文化的感受成为了当今市民阶层流行特殊的休闲方式和文化体验,本为民俗文化传承的当代人,却离民俗文化越来越远。古镇是民俗文化的最鲜明最集中的保存地,让民俗文化在古镇的韵味中散发其淳厚古朴的文化芬芳。三河古镇作为江淮地区独具历史底蕴的古镇,是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民俗感受的重要区域。在顺应市场的发展中,应以地区性民俗文化为基点,商业化为其一种必要的手段,最终将带有民俗性的商业文化转化为地区的精神文明,让古镇的“古意”在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不断深化和深入。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志钢.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冯骥才.深度旅游[J].城市发展研究,1996,(01).
[4]王林.“原真性”民俗文化之于古镇旅游的价值——以广西大圩古镇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8,(01).
[5]李丽雅,黄芳.“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周庄和同里为例[J].旅游论坛,2003,(02):18-21.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