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娜
【摘 要】儿童学习某个数学知识前的原初认知,可能是偏离了科学概念的相异构想。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基于原有的经验去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绝大部分学生都想不到用倍拼法,但倍拼法又是他们最终需要吸收内化的方法。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学情检测、教材分析、学材对比教学等角度入手,分析学生原初认知与最终认知之间的差异,并寻求最利于学生认知建构的学习素材来达成相异构想的调正。
【关键词】相异构想;学材设计;三角形面积
儿童总是基于前期积累的经验去解决新遇到的问题,但方法、路径可能是片面的、浅层次的,可能是偏离了科学概念的相异构想。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会基于原有的经验去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些经验都与最终的认知形成息息相关。
问题的经验][多个三角形的拼组经验][提前学(见)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
原初经验][平行四边形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的经验][(平行四边形面积)割补转化经验][数格子求图形面积的经验]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原初经验
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时进行的是等积转化,而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则需要加倍,学生需要面对一个三角形想到去虚构另一个与之全等的三角形,使之拼成学过的规则图形。根据克莱门兹等人对图形构造能力层次的划分,可以发现前者属于层次一“前构造者”(只能操作单一的图形,而不能把它们组合成更大的图形)与层次二“堆砌者”(能够按照要求或根据模型把一些简单的图形组合在一起,看到的只是整体的形状,而不是图形之间或图形的部分元素之间的几何关系);而后者则需要达到层次五“合同构图者”(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合成图形,能够充分认识和运用图形的合同或全等关系,如知道两个全等的梯形可以构成一个六边形)。这其中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原初构想与最终构想之间存在难以想到“从加倍(×2,倍拼法推导)到消去一半(÷2,运用公式准确计算)”的相异构想。本文从学习材料的合理选择与设计入手进行阐述。
一、典型学材设计与相应调正流程
教材选用不同的素材,激活的就是不同的原初经验。从不同的原初经验出发的相异构想,经由不同的学习材料的运用,就会形成不同的调正教学流程。利用不同的学习材料进行的调正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典型设计。
典型学材设计1:提供3个三角形
教学流程:利用原有经验操作 → 能转化成功, 不能转化成功,为什么?→发现 能分成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认识到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信封里还有1个 ,成功操作→找联系,推导公式→引申介绍《九章算术》“中位线割补”,沟通其中的联系。
调正了什么?
学材设计灵感来自于人教版教材的“操作”倍拼转化。教材是直接给予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暗示过于明显,如果放手让学生操作,学生又找不到探究的切入口。这一学材的使用,把学生的思维从“1个三角形沿高剪开来拼”引导到用“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拼”,学生从“只会转化等腰三角形→能转化任意三角形”。
欠缺了什么?
学生面对 无法转化成功,教师予以层层的“巧妙”引导,将“分成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与“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对接,才完成了调正教学,说明这一学材无法调动学生的原有拼组经验,学生无法独立找寻到“倍拼法”,且探究方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
典型学材设计2:提供以方格为背景的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各1个。
调正了什么?
学材设计灵感来自浙教版和日本启林版。借助直角三角形这个特殊图形,引导学生完成“倍拼”构想,将研究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活动作为突破“倍拼法”的关键环节。这一学材的使用,使得学生能在以方格为背景的情况下,用“中位线割补法”“倍拼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算出面积。
欠缺了什么?
这一学材激活了较多的原初经验,学生能顺利转化,但由于从直角三角形出发到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尝试、探究、反馈、提炼过程较长,以及学生始终在方格背景下探索公式,导致学生在面对无数据的任意三角形需要自己测量关键数据时,就出现了很多的错误。
典型学材设计3:提供以平行四边形为背景的直角三角形1个。
教学流程:求出三角形面积
调正了什么?
学材设计灵感来自苏教版。借助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特殊关系,引导学生完成“加倍”构想,让学生能从计算平行四边形中的三角形的面积出发去推导公式,逐步达成任意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且对公式中的“÷2”印象特别深刻。
欠缺了什么?
学生面对这份学材,推导的方法比较单一,紧扣平行四边形÷2得到三角形。
对比三份典型学材与相应的教学流程,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1.格子图的优势。格子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达素材,人人都可以动手去探究。且格子图本身就与面积的本质有关联,比其他的学习素材都要直观形象。
2.“切”“合”动态感知的优势。学生在利用学材1和学材3时,都用较长时间感受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均分成两个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接了面积计算公式中的“÷2”,有助于相异构想的转化,降低学生在后续计算过程中“÷2”的遗忘率。
利用这两个学材的优势,就能助推学生对“从加倍(×2,倍拼法推导)到消去一半(÷2,运用公式准确计算)”的相异构想进行调正。
二、调正相异构想的学材设计与调正教学片段
显然,要引导学生掌握倍拼法,掌握计算公式,需要利用学生“最近”的经验,使其相异构想的“异”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就可以让学生在方格图背景下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在得出多样化的转化方法之后,通过沟通、对比,提炼出面积计算公式,并在公式习得后,设计“三角形从平行四边形中‘单飞求面积”“‘单身三角形求双的想象画图”“没有方格图自测数据求三角形面积”等即时跟进练习,以助推方格图背景学材在公式运用时达到“平行四边形一分为二”的动态过程与公式中“÷2”的过程性对接的同等效果,从而顺利将相异构想调正为相同构想。
学材设计与调正教学1:直角三角形“打头阵”,方格背景从无到有。
师:有谁知道三角形的面积怎么算?
生: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你说的三角形,是指所有三角形吗?
生:是的。
师:三角形比较复杂,可以按边分,可以按角分,咱们是按边研究还是按角研究?
生:按角研究,因为三角形可以分成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不重复不遗漏。
生:按边分,我们只认识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每条边都不一样长的三角形没有研究。
师:那就按角的分类来研究。要计算这三类三角形的面积(出示三角形: 【设计意图】(1)遵循着学生的起点,提出研究的内容。教师直接问“三角形面积怎么算→你要什么数据→算出结果”,能充分暴露学情,了解学生“公式”与“计算应用”的掌握程度。刚学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大部分学生在看教材、做作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发现了公式并能进行操练性“应用”。那就让学生敞开了说公式,大大方方进行面积计算,学生發现这节课并不只是研究“怎么算”,研究的重点是“为什么”,这就明晰了新的挑战。(2)给予数据并凸显方格图的背景作用。在没有方格图的时候,学生根据公式和需要的数据已经求出了三角形面积。在求出具体面积的基础上,给三角形配上方格背景,有利于学生对照具体数据研究其中的道理。学生面对具体数据比面对“底”“高”这些抽象名称更容易说理、分析。而教师直接说“从直角三角形”开始研究,是因为学生在三角形内角和等课上,感受过以直角三角形为推进素材的学习,此时直接切入,简化过程。 师:谁上来汇报一下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6×4以后还要“÷2”? 方法:中位线割补——割补转化 生1(出示): 师:6是长方形的长,4÷2是——[长方形的宽,板书:6×(4÷2)]。 师:好,他解释了之所以÷2,是因为高÷2了(动态配合,图1)。你们俩呢? 生2:我和他的方法差不多 生:都要沿着中间的地方分割才行。(上来指着说)生1、生2是从高的中点到斜边的中点,生3是底的中点到斜边的中点。 生:我觉得他们就是用“一半”法来解释“÷2”的。高割掉一半,或者底割掉一半,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 【设计意图】根据经验分析,以方格图为背景,部分学生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的方法,将单个直角三角形直接分割转化。又根据前面所做的后测分析,这种方法一旦离开格子图,学生“留痕”过浅,因此不作放大研究,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朴素的话加以表达,并用预设好的课件配合学生的方法,帮助每个学生能理解单个图形的转化。 师:说得真好。那么大家看这两种方法,和刚才的方法一样吗?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和原来的三角形又有怎样的联系? 生:我觉得这两个作品特别好理解。6×4,算出来的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这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由2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所以6×4后要再÷2。 生:我也觉得。6×4就是长方形的长×宽,是24平方厘米,三角形的底×高就是24平方厘米,但这是2个三角形的面积,所以6×4后要再÷2。 生:他们都是多画了1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学过的图形,只不过这个拼在斜边上,这个拼在直角边上。 师:按他的说法,还能把这个多画的直角三角形往哪儿拼? 生:还有一条直角边上也可以拼。 师:你们在格子图上画画看,拼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也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三角形的这条直角边,高是另一条直角边。 师:咱们以前这样拼过吗? 生:拼过。2副三角板,用尖尖的两个直角三角板,可以拼组成3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1)利用最“同”构想,推进理解。格子图上的直角三角形,学生在四年级时就能想到加倍成长方形来数面积,课堂上自然有很多学生会想到这种方法,但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倍拼成平行四边形。2个图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就能关注到“倍拼”的共同点,借助“长方形”的“容易理解”来推动不同形式但相同本质的“倍拼法”。(2)激活拼组法经验,让“倍拼法”有了“来处”。学生发现倍拼法原来是“老朋友”,之后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学生会在“割补法”和“倍拼法”的基础上,多一种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割成2个直角三角形”,然后用直角三角形来解释说明的方法。
学材设计与推进教学2:强化公式感知,从平行四边形中来。
师:大家刚才用了很多方法,画画、写写、说说,也发现了用倍拼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含长方形),特别好理解。那请大家看看,这个平行四边形中,你能看到三角形吗? 师:是啊,三角形面积总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积的一半,我们可以确认三角形面积=底×高÷2。如果我现在给你一个“单身”的三角形,你能找到它的平行四边形伙伴吗?好,想象出来了,比画一下。我们把这个过程一起来表演一下。 师生一起比画:单身的三角形求不出面积,需要依靠它的好朋友平行四边形,先底×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再÷2,就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1)对应公式,强化直观感知。先将一个已知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分割成2个三角形,求三角形面积;然后从单个三角形去想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再一分为二,这样由课件配合动态直观的感知过程,都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公式后进一步内化概念。(2)故事化语言,让学生牢记好朋友平行四边形。在后续的练习中,学生经常要忘记“÷2”,故事一串,手势一表演,学生就加深了印象,感受到了三角形必须依靠好朋友才能算出面积,底×高算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要÷2才是三角形面积。 从前测到教材分析,从典型学材设计与经典教学流程到学生“学材”的选择,最终形成了相异构想理念下调正“差异”的学材设计,并在这样的学材基础上推进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关注相异构想,就是关注学生的原初经验,设计有效的学习材料,就是基于学生的原初经验去引导、去沟通、去调正与知识的最终构想之间的差异,让学生经历从“不完整”的原初构想到“完整”的最终认知的调正过程。 参考资料: [1]杨富民.“三角形面积”磨课历程[J].小学教学设计,2016(20):52-53. [2]陈敏.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教材比较研究——以“三角形的面积”新授课为例[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06):7-10. [3]陈敏.“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再尝试[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09):38-40. [4]郑维荣.基于思想导引的“殊途同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案例(一)[J].小学教学设计,2015(32):16-17. [注:本文为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2018SC086“小学数学相异构想调正策略的研究——以图形与几何(测量)为例”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 3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