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

2018-06-07 17:16黄熙祥
吉林农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以人为本

摘要:近几年,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迅速,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湿地公园建设的“跳跃式”发展,也凸显出很多问题。本文旨在结合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0.060

湿地是自然生态环境中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系统,它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湿地资源,解决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促进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开发,实现其生态保护功能的同时,合理利用其开发生态湿地旅游,实现双赢,是当前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中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湿地公园的建设也在大力地推进。随着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以及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加深,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力度空前加大。但是随着湿地公园建设的“跳跃式”发展,也凸显出很多问题。通过研究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湿地公园通常是采取非盈利性的方式。只有菲律宾直接称为湿地公园,而其他国家通常将湿地的研究细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类。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经验,必须重视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策略。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推动区域的平衡发展。

1湿地公园的区域价值

1.1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湿地是鸟类及鱼类的栖息地,多样性的生物物种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以保持区域内的空气湿度及降雨量,减少周围土壤水分的流失,降低周围地区气温,减少太阳辐射。另外,湿地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能改善降水分配不均问题,它也常被喻为“地球之肾”。

1.2优化景观格局,创造经济价值

自然湿地可以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水资源甚至能源,为了实现推动区域更好的发展,拟建设的人工湿地在实现以上经济价值的同时,致力于发展人工湿地的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创建开发与保护的多赢局面。有学者对湿地旅游的定义为:以具有观赏性和可进入性的湿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对湿地景观、生态环境、物种、历史文化等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旅游活动。湿地生态旅游将依托湿地的生态系统,吸引游客前往湿地旅游区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体验旅游文化,并实现湿地的环境教育功能。发挥湿地生态旅游的经济价值,可以有效地协调人类改造建设行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区域发展与推广有着良性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接近大自然,接受环境教育,并付诸于实际。与此同时,还增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一种新型的资源保护模式,它有效的缓解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我国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当中也取得了许多的经验,它在我国生态保护领域中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区域的经济、社会价值功能的推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及保护,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实现湿地公园多重功能效益最大化。我国当前在湿地公园建设的领域中仍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规划设计与实际建设当中存在的矛盾、主题不突出、认识不统一、后期管理重视力度不够等,要促进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等趋向成熟,使其循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1湿地公园赋予其相应的主题文化不突出

湿地公园建设时,多以水生植物及落叶乔木为主,四季分明,冬季树木凋零,没有相应的文化主题活动与特色吸引游客,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旅游价值等问题凸显。只有挖掘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创造文化及生态等各方面都能可持续发展的湿地景观,协调湿地建设与政府的发展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发展,实现湿地公园的多重价值。

2.2湿地公园后期管理及维护重视力度不够

湿地公园的建设由于涉及一定的公益性,尤其要重视此问题,地方政府、周边群众甚至每一名游客都应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地方政府需要对湿地公园加强管理与保护,保障鸟类、鱼类等生物的生态栖息地,多举行相应的主题活动,吸引人们来参观,更好地发挥其环境教育功能及区域经济价值。

2.3湿地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不统一

“以人为本”一直是我们应贯穿始终坚持的理念,在湿地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乃至建设当中也应遵循“以人为本”。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规划湿地建设与周边的农业以及其他产业的生态矛盾,建设湿地公园要具备如污水处理、科普宣教等重要功能,并有着配套的服务设施等,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能满足保护研究的需要,还要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等。提升湿地经济质量,重视周边地区的农业等问题,与耕地之间建立一定的缓冲带,对湿地设计人员、建设人员以及后期管理人员有明确的工作能力的要求。

3关于湿地公园建设及发展建议

处在大数据时代,法治日趋完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建设人工湿地,解决建设及发展模式的滞后问题,准确把握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1建立国家层面、政府层面双重湿地公园管理数据库

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湿地公园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多方面的动态监测,打造智慧湿地的管理模式,可实时上传湿地数据,完善信息收集,实时监控湿地的管理及保护状况,实现智能化的精准管理。

3.2完善有关湿地的相关政策保护

由于当前仍然存在电鱼、非法捕捞、非法猎鸟等现象,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湿地保护条例,并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完善立法。

3.3赋予湿地公园相应的主题文化,发挥其环境教育功能

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城市提升其知名度及环境质量有很大帮助,如果能结合城市的地域特色、塑造具有时代感的地域文化特色,赋予其一定的文化背景,并让人们在游览湿地公园时加深对生态的了解,领略自然风光,帮助人们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践行环境保护,打造生态意识的教育基地,可以让游客切身感受,响应习总书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号召,打造好我们美丽的生态家园。

参考文献

[1]张连兵,郝敏,吕宪国.湿地公园建设中的科学问题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7.

[2]国家林业局等编制.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J].国土绿化,2014.

[4]张庆辉,赵捷,朱晋,等.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J].湿地科学,2013.

作者简介:黄熙祥,在职硕士研究生,职员,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区域推广。

猜你喜欢
湿地生态旅游以人为本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白洋淀湿地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