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凌云
【摘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剖析、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人文思想教育的途径,认为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课程,教师不仅要传授语篇的整体功能和效益,还应从更深的层次上使语文课堂能为人文思想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使学生从语文课堂中体验人生,亲近社会,产生智慧。
【关键词】人文思想;语文教育教学;渗透
语言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更是一个民族标记。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挖掘优秀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精神力量,推动他们的认知活动有效地进行,培养学生爱国爱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人文思想弘扬“人”的精神
吕叔湘先生在《语言与语言研究》中指出:“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科学。”凡是肯定人,肯定自我,肯定自我的意志,承认人的自我创造性,为人的幸福而奋斗的态度,都体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教育作為提升人类精神空间的实践活动,更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从而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推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语文教育教学的人文性被新一轮教改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人文精神”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培养旗帜。一个人对母语掌握的程度如何,体现着他所在的社会团体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一个人的个性的养成更主要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育教学是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媾和点、切磋线,是燃烧学生激情的火焰,是丰富学生生命的源泉,是发展学生精神和人格的绿草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全面提升学生审美境界,形成良好文化心态的育人基地。
因此,语文教学要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营造人文氛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拓展学生的心理体验,也给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二、人文思想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表现
人文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强调以人为本。挖掘学生潜能的教育目标,对中国几千年来旧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触动(挑战)。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与人相伴终身,无处不在,它的感性与灵动,理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消费联系起来,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及全球教育环境联系起来,由此,语文教育教学成效不高的原因很快就从多方面凸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地位的“平等”。这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和核心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平等的人际关系更是一切工作展开的基础,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中便是,一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情感和体验,以求得新的发展空间;二是人对自己的社会存在及其状态的认识,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多层次、多角度注重学生精神方面的需要,例如对知识的需要,满足兴趣爱好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表现才能、获得信任感的需要,寻求榜样的需要……我们目前所处的是一个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商品经济社会,这种强调人与人平等和凸显“自我”,不是对社会集体影响的弱化,而是学生学会关心自身命运的责任感、自觉能力和独立选择的行为能力,开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世界化的表现。于是拓展课外知识,需要一个让人“心动”的教师引领学生品读美文和优秀的古典作品,并将阅读体会由常理上升到哲理,使学生学会维持自我的感情和体验,感受书面语言的价值和美的同时,认识到“没有人就没有了生活世界”的简单原则;使学生从实体思维进入关系思维,从客体思维进入主体思维,从单向思维进入多向思维,从静态的直观思维进入动态的变革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进一步显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了人的本质和人的能力,使学生在玩味祖国辉煌灿烂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会如实体验、感受和真实地表达,促使他们面对真实的生活,学会如何从思维方式上思考“人”的问题,从价值取向上关心人、爱护人,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如何发展和展示自己的特长,锐意进取,勇于竞争,建立给予大于获得的心向,形成健康向上、平等关爱的生活意识。
通过语言这个独特的空间,让学生学会面对人,面对世界,以充满灵性的体验去赋予世界感性的立体意义。
三、语言文化与“人”的发展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目前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定位与过去建立的科学化的知识体系有所不同,认为语文知识不是纯粹的客观的,而是主观与客观的产物,是主客观的统一,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该有主观经验的参与。因此,语文知识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综合性,即运用是综合的;二是模糊性,即语文知识范围难有明显的界限,掌握的程度更难以精确地量化;三是个性化,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使“人”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审美能力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其语法而言,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课文层次的划分(既可三部分,也可四部分)、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其实何止这一篇,我们探古溯源,从《诗经》《乐府》、先秦散文及《红楼梦》,一直到某些当代文艺作品,对于它们的评价更是存在不确定性。
其次是语文与历史、语文与地理、语文与哲学、语文与音体美的不可分割性等。所以,郑国民先生在《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中说:“合理地承认语文知识的不确定性,超越传统课程的知识技能取向,改变语文教学中尚存的‘灌输主义倾向,将语文教育从知识的精确性、客观标准中解放出来。”
语文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语文知识的不确定性是人类发展阶段不同的产物。人的发展其实不是一个外主导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受教育的自主成长中构建起来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因此,一个人生命的崇高和靓丽是语文的自由翱翔,一个人精神的快慰和心理的满足是人文思想的广泛传播。
所以,语言不是一个人可以随意拾起来放下去的工具,它包围着一个人,并浸入这个人的所有经验、理解、判断和行动中,通过语言,一个人才能参与到历史和社会中去。语言的背后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于是,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生成的活动。学习语言,可以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感悟,承认不同文化、不同领域间文化的差异性与互联性,可以共同丰富人文内涵。
四、人文思想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育所承载的“人”,是具有具体而复杂的内涵的,教育发展的内在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认识。从哲学的意义上讲,首先人为世界之本,次之是人为价值之本。人的学习是一个情感和认识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是学生自主发展的生命活动,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所以,把语篇作为实践基本单位,把温暖的鼓励、亲切的关爱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滋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不难看出,学习不只是行为形成的习惯,更不只是发展智力,必须诉诸心灵和情感;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对语文新课程中的人文思想,从各个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拓展,教材最有价值的东西存在于课文整体之中,用语篇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從更深的层次上让语文课堂为“人文思想”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实现传播知识和人文培养相济的目的。
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是人文思想的现实基础。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的经验,强调因材施教。例如,我现在从事的职业教育中,绝大多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动脑能力差,懒于思考,一首自由体诗歌《致橡树》三周都背不下来;相反,他们中有部分同学动手能力极强,教师节都能编制一只精美的“草鸟”送给我。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面对这样的学生,你能对他进行单一的评价吗?
由此可见,教与学总存在一种相互转化的开放性,它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生成的活动。教师更有责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领悟人生意义,发展终极关怀。“不是锤的撞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更臻完美。”
所以,教师既要有社会责任感,又要有对一个个具体的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培养美好的语文情感,使他们从语文教育中体验人生,亲近社会,产生智慧。即给学生一粒人文的种子,再给学生一张知识系统化的门票,让每个学生心中切实装着“人”,然后再返回来使用美好的文字。
繁华落尽见真淳,让教育教学成为一种人文约定。
【参考文献】
[1]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