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学科普”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8-06-07 09:17涌,吕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科普医学信息

姜 涌,吕 冰

(锦州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形态不断演变。“互联网+”作为网络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为传统行业产业升级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态。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配置,进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最终达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目的。

医学科普是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画、视频等资源,向广大群众普及医学常识、健康常识、保健知识等的实践活动。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目前,简单的疾病治疗、预防等健康知识宣传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怎样能够消除疾患、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信息技术与传统医学科普相结合,正是顺应社会的发展,可以全面、快速、精准地引导广大群众掌握健康知识,增强科学意识[1]。

1 “互联网+医学科普”的特点

1.1 科普形式

第一,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医学科普宣传,彻底消除了传统医学科普活动受时间与空间制约的弊端,使得网络上海量医学科普信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成本传播到所有人群中。第二,“互联网+医学科普”改变了人们只能被动接受科普信息的模式,为科普专家和普通群众搭建了互动与沟通的桥梁,不但能够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疾病常识等信息,还能够通过网络及时、高效地解决一些实际健康、医疗问题。第三,“互联网+医学科普”为医学健康知识宣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有问题,找网络”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创新性医学科普宣传,引领广大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2 科普内容

互联网为医学科普信息的传播带来便利。然而,互联网上的医学信息真伪难辨、良莠不齐,其可信度如何、出自何人之手、信息提供者在相应医疗领域的学术水准如何,往往无处可查。更有甚者为达到个人目的在网络上发布毫无科学依据的医学信息,不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为医学科普宣传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例如,盛极一时的“绿豆神医”张悟本、“盖世华佗”胡万林、“北大专家”刘洪斌等,就是典型的伪科学范例。

“互联网+医学科普”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医学科普信息具有稀缺和不可替代属性,对于急需解决健康问题的普通群众来说仍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人们希望互联网上出现更多的“钟南山”而不是“张悟本”;另一方面,医学科普工作者相对于普通群众,在医学知识、技能、临床经验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抓住时机打造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医学科普团队,将会受到人们的欢迎[2]。

1.3 科普信息传播方式

目前,传统医学科普宣传陷入传播渠道萎缩、受众越来越少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科普宣传是“点对点”传播方式,效率低,影响小,传播速度慢[3]。例如,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其发行量基本就是“点对点”传播次数。而当今社会正从“一对多”信息传播模式向以社会成员分享为主要特征的web 2.0时代转变,医学科普困境已经不是传统信息传播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怎样将医学科普有效嵌入社交网络成为关键。以现在最为流行的微信朋友圈为例,这种依靠人际关系的“计算机病毒”式传播网,能够将信息以级数形式传播扩散,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科普信息传播模式。未来,医学科普将从“点对点”传播向“点对网”传播转型,并将传播内容嵌入用户人际关系网中。

2 我国“互联网+医学科普”发展现况

如今,“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在“互联网+医疗”大背景下,“互联网+医学科普”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得到迅速发展,很多医学科普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近几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医学科普平台如表1所示。另外,一些自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也发表大量医学健康科普内容。2015年4月30日,以社交为主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与中国科协签署旨在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中国”合作框架协议[4]。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表示,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加入,为科普事业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应加强政府、科协与互联网企业的交流,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和互信,在今后的科普信息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协作共赢。

表1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医学科普平台

3 “互联网+医学科普”实施办法

3.1 “互联网+医学科普”应以效率为前提

利用互联网开展医学科普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网络医学科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完善网络平台互动和信息搜索等功能,实现科普宣传与服务百姓之间的对接,从而提高科普宣传效率。例如,在具体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可以积极推广具有一定资质的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保障最新健康科普信息能够及时传达;鼓励各个医学科普数据平台开发移动终端服务业务,使普通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科普信息[5]。

3.2 “互联网+医学科普”应以服务为宗旨

建设移动网络医学科普平台,应以广大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加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同普通群众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桥梁作用,传播可信度高、满足群众需要的科普信息。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群体更关注哪些问题以及期望获得怎样的信息;相关机构也可以掌握哪些信息是群众急需的,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科学的健康理念和养生方法以及医疗保健知识提供给普通百姓。这不但可以将权威可信的医学科普信息传递给社会,还能拉近科普机构与普通人群的距离,突显医疗科普机构的公益性质。

3.3 “互联网+医学科普”应以效果为核心

任何形式的医学科普都是以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让广大群众在科普宣传中受益,从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是科普工作的核心。因此,利用互联网开展科普需要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科普宣传活动。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动画、图片等增强科普宣传的趣味性,使得抽象的医学专业知识形象化。另外,网络平台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建立多个功能模块,细化科普专题内容,提高群众对科普宣传活动参与度,强化科学理念和科学意识,从而提升医学科普宣传效果。

3.4 “互联网+医学科普”需要建设高水平专业医学科普团队

“互联网+医学科普”顺利开展需要一支受过系统医学专业教育、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医学专业人才队伍。《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对科普人才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开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6]。“互联网+医学科普”实施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承担科普知识的监督审查和管理工作,或者由相关医学专家对科普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传递给人们,保证科普宣传的科学性、严谨性。

4 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普通群众希望获得更多科学、严谨的医学知识,需要相关部门、网络平台、医疗卫生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医学科普知识才能在网络空间良性传播,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1]彭加茂,金跃明.“互联网+”时代医学科普宣传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3):1-2.

[2]孔健.“互联网+”时代医学科普期刊的固守与嬗变[J].出版与印刷,2016(4):33-34.

[3]2016全国科普日,我们等着你![EB/OL].http://www.sdkjb.com/a/baoshexinwen/yaowenzixun/20160914/1923.html,2016-09-14.

[4]中国科协牵手腾讯 打造“互联网+科普”[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4/30/content_2855893.htm,2015-04-30.

[5]郑霄阳.“互联网+”时代的医学科普更靠谱[J].出版与印刷,2015(12):65-66.

[6]中国科协.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猜你喜欢
科普医学信息
医学的进步
科普达人养成记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科普漫画
订阅信息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