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
(广汉黄氏诊所 四川 德阳 618300)
小儿急性腹痛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就是肠痉挛,又称痉挛性肠绞痛。其阵痛原因是因肠壁平滑肌的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属于非器质性病变。小儿肠痉挛的临床症状为:面色苍白、屈膝打滚、冒冷汗、间歇性发作等。本文对山茛菪碱片合用酪酸梭菌散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门诊接受治疗的150例小儿肠痉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婴儿肠痉挛》诊断标准要求。实验组患者年龄从4岁到1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31±2.34)岁,病程从2天到5天不等,平均病程为(3.56±1.34)天不等;对照1组患者年龄从3岁到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11±2.24)岁;病程从2天到5天不等,平均病程为(3.86±1.44)天不等;对照2组患者年龄从4岁到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21±2.08)岁,病程从2天到5天不等,平均病程为(3.36±1.31)天;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其中给予对照1组患者山茛菪碱片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0.1~0.2mg/kg;给予对照2组患者酪酸梭菌散口服治疗,每日2次,每次0.5~1包;给予实验组患者山茛菪碱片合用酪酸梭菌散口服治疗,山茛菪碱片每次口服0.1~0.2mg/kg,每日3次,酪酸梭菌散每次口服0.5~1包,每日2次。
目前临床医疗诊断中,尚无对肠痉挛治疗效果的诊断标准,结合小儿自身的特点,将临床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治疗2天后腹痛明显减轻,以后腹痛基本消失,是为显效;治疗2天后患者腹痛症状减轻,5天内腹痛基本消失,是为有效;治疗5天后患者腹痛依然存在,是为无效。此外,对患者进行随访,在2周后统计各种患者进行腹痛复发率的统计分析。
本实验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值)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三组治疗总有效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与对照1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三组患者治疗效率及腹痛复发率比较(n/%)
实验组患者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照1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口渴症状,患儿临床表现为可忍受;对照2组有2例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情况,经治疗后症状缓解。
在临床实践的治疗上一直采用多种药物,例如采用胆碱受体阻断剂,用来消减痉挛症状,减少腹痛。但是该药物仅在治疗期间有效,停药后容易复发。所以在使用该类药物的时候,需要联合其他药物对肠痉挛的病因进行治疗,进而起到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酪酸核菌作为人体内的一种有益生菌,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发育和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的作用。与山茛菪碱片合用,能够对肠痉挛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山茛菪碱片合用酪酸梭菌散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比单独用药的效果要好,而且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1]王仁丰,陈激,陈园园,等.山茛菪碱片合用酪酸梭菌散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100-102.
[2]戴杨,童自强.维生素K_1与山莨菪碱片治疗小儿肠痉挛腹痛的疗效比较[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8).
[3]王仁丰,陈激,陈园园,等.酪酸梭菌散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肠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196-198.
[4]陶炳铜.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联合四磨汤口服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18-218.
[5]刘霞.四磨汤与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02(6):5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