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人民医院 云南 昭通 657100)
子宮内膜异位症是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指女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异常导致多种症状出现。该病的病因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研究上说法不一,存在子宫内膜种植学说、良性转移、淋巴播散、医源性的内膜移植、内分泌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等,其中子宫内膜种植学说的认可度较高[1]。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予以戈舍瑞林(生产地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160052规格:3.6mg/支)治疗,3.6mg/次,肌肉注射,隔28日1次,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予以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生产地址:上海信谊康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31021921规格:22s)治疗,于月经第一天给药,1片/次,1次/d,21天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6个疗程。
比较两组痛经、慢性盆腔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
见表1。
表1 痛经、慢性盆腔VAS评分比较(±s)
表1 痛经、慢性盆腔VAS评分比较(±s)
组别 痛经VAS评分 慢性盆腔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9) 6.12±2.11 2.15±1.42 4.82±1.72 2.01±2.13对照组(n=29) 6.21±2.14 5.82±2.42 4.88±2.03 3.21±1.76 t 0.161 7.043 0.121 2.338 P 0.872 0.000 0.903 0.022
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发率越来越高,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同时,由于该疾病与盆腔和不孕之间的关系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不孕女性的发病率明显比其他女性群体更高[2]。相关报道表示,不孕症女性的患病率约在25%~30%,盆腔痛性的患病率约为39%~59%。
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曾采用睾丸酮类雄性激素,但该药存在较多不良反应,疗效不理想,便逐渐弃用。之后逐渐出现了药物性卵巢切除疗法,常用药物为戈舍瑞林,该药对卵巢功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皮下注射一个月后,可获得较为明显疗效,使用方便。该药物虽然存在一定的减痛作用,但长期使用,价格昂贵,且不良反应较多,安全性不够高。而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作为一种由雌和孕激素制成的复方药物。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其目的是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直接作用子宫内膜和内异症,导致内膜萎缩及经量较少,从而缓解盆腔痛及痛经。长期连续服用造成类似于妊娠的人工闭经,称假孕疗法,同时,该药还可阻止前列腺合成,并缓解痛经,减轻了女性一定的痛苦。随着复方短效口避孕药的广泛应用,女性不仅仅将该药作为一种常规的避孕药物,还逐渐将其投入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中,并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痛经、慢性盆腔痛VAS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痛经、慢性盆腔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疗效显著优于戈舍瑞林。张子旸[3]研究表示,对50例患者使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用药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服药前,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1]胡燕,卢昆林.维生素E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868-869.
[2]张明芳,戴红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复方口服避孕药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后的治疗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6):58-60.
[3]张子.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