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三探”范式的措施

2018-06-07 06:09:21朱海燕
教师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情范式语境

朱海燕

(杭州市滨和小学,浙江杭州 340300)

自从人教版英语新教材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围绕着新教材进行的各级各类的培训、观摩活动层出不穷,但大部分课型都围绕着语音课、听说课、读写课等展开,而对于词汇课型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由此可见,一线英语教师对词汇教学感到茫然。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三探”教学范式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尝试,以期在词汇课型上做加减法,从而构建高效、灵动的课堂。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一)目标设定较浅层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部分词汇课的教学目标只依据教材而定,完全聚焦于教材中词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情。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学生有着更多学习语言的机会,课堂上有一部分学在前面的孩子就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这种语用目标设定太浅层的课堂无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上,教师在教授新词one,two,three,four,five之前出示one和two两张单词卡片,发言的学生几乎都能清晰、正确地朗读这两个单词。显然,学生对此已经有了生活积累,但教师却没有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表达,因此大部分学生得不到适当的提升。

(二)语境创设较虚幻

传统的词汇课不仅操练机械、单一,而且缺乏真实的语境。学生没有建立语境和词汇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真正地融会贯通,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和运用。例如,小学五年级“My favourite season”一课,教材提供了四幅图文照片:go on a picnic,go swimming,pick apples,make a snowman,在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时,很少有学生提到pick apples,其真正原因在于苹果树大部分被种植在北方,南方的孩子很少有采摘苹果的生活经历。可见,虚幻的语境创设削弱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思维拓展较局限

长期、机械的语言训练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课堂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简单、粗略的中英互译方式使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十分狭隘,思维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急需提高。例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教师在教授“What can you do?”这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有关can和can’t项目的问卷表。但学生的答案大多集中在课文中的几个词汇,他们很少将思维拓展到生活中,学以致用的能力十分薄弱。

二、“三探”范式之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词汇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三探”教学范式即探析语用目标、探悉语境创设、探晰思维拓展,以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

(一)“三探”范式为词汇教学提供层级语用目标

“三探”范式基于教材,研究学情,根据学情的真实面貌创设下限、上限和基本目标。这种层级化目标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能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从而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可能。在传统范式中,许多教师习惯将所有词汇的听、说、读、写技能进行平均分配,这种空洞的、一刀切的目标设定直接导致部分学在前的孩子装腔作势,学在后的孩子则无所适从。这种目标浅层化设定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现象。“三探”范式从学情出发直击目标,将目标由扁平化扭转为层级化设定的方式是区别于传统教学范式的一大亮点。

(二)“三探”范式为词汇教学营造真实语言环境

“三探”范式运用phonics即自然拼读法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的音形联系,运用图文信息趣化语言情境,切换多样场景丰富语境空间,从而营造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词汇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少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的语用能力。课堂上出现的偏情境、虚情境,甚至假情境更是随处可见。事实上,语言的习得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感知、操练,但语言训练并非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这就要求教师提供大量真实、有趣的情境来聚焦核心词汇。“三探”范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引导学生在真实、丰富的语境中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多样发展,从而使目标词汇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学法的多元化赋予了英语词汇课全新的思考和探索时空,丰富了词汇课的内涵和外延,使课堂更具生命力。

(三)“三探”范式为词汇教学提升思维广度

“三探”范式具备一切语言活动的思维特质。它通过大量情境的创设、绘本的创编、故事的拓展等活动,带领学生自由切换于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之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广度,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词汇教学绝非机械化的你读我跟。机械朗读、抄词听词的活动形式直接导致了思维的低阶发展,甚至无发展。事实上,这种思维无广度、无深度的活动不仅降低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还阻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因此,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三探”范式是有别于传统教学范式的一种教式变革,它必将引起词汇课教学变革的新浪潮。

三、“三探”范式之有效策略

(一)探析:剖析实际学情分层设定语用目标

“三探”教学范式首先注重探究分析学生的学情,教师通过看图说话的环节检测学生对新授词汇的已知程度,从而了解每个核心词汇的难易度。这种聊出内容、聊出现状、聊出目标的活动能准确把握学情,让会说的先说,迟说的后说,使每个学生信心满满“跳一跳,摘到果子”。

1.针对“先会”学生制定更优目标。大数据时代学生学习语言的机会和平台十分充裕,因此一个常规教学班的学情差异较大。课堂上教师可以让会说的学生先说,充分发挥他们的带领作用,让已经会了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往深拓一拓,让这部分会说的学生优先发展。例如PEP三上“Unit6 Happy Birthday!”一课中,单词three中的咬舌音以及five中的尾音容易弄丢,课堂上可以让会说的学生说得更多、更好,并示范领读。

(1)依据学情设定上限目标。让学在前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更优的发展,是“三探”范式区别于传统课堂的一大亮点。课前已学会的学生或者一知半解的学生可以借助课堂尝试着“跳一跳,摘到果子”。会说词的试着说语块,会说语块的试着说句子,能说句子的试着说对话,学生在上限目标的指引下学会分层表达,在表达中运用语言,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

(2)示范领读发挥榜样作用。小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十分明显,“三探”范式充分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会说的学生上台演示当榜样,示范领读带领全班一起学习,这种荣誉感是语言激励远远不能企及的。学生在示范中建立自信、互相帮助、分享学习。

2.针对“迟会”学生设定协同目标。会说的先说,迟说的后说,在同学榜样的带领下模仿语音,跟学练唱同样可以学好英语。“三探”范式尝试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群,在携手共进中学习语言、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样以PEP三上“Unit6 Happy Birthday!”一课为例,会说的学生组成three和five两个词汇加油站,不会的学生结合实际去选择加油站的小老师学习单词,携手共进,事半功倍。

(1)依据学情设定下限目标。教师借助看图说话环节了解学情,学生可以真实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不会的时候也能自信地表达“Sorry teacher,I don’t know”。这是“三探”范式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又一亮点:力求寻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全人发展。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真实把控,制定下限目标,“迟会”的学生在老师和“先会”同学的协同发展中击准目标,掌握词汇。

(2)模仿示范分享学习过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文化品格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三探”范式十分注重学生间的分享学习。知不足而后进是一个人的美德。迟说的学生在会说的学生的带领下,认真倾听、大声模仿,在小小加油站内学做小跟班,反复练习掌握语音,从而帮助更多的同学,携手共进、分享学习,建立友谊和自信。

(二)探悉:洞悉多样方式真实创设生活语境

“三探”教学范式倡导通过丰富多样的语境提升词汇学习的实效。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体验词汇、理解词汇、运用词汇,从而进一步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听词、说词、读词、辩词,在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分辨力、判断力以及想象力。从以“教”为中心变成“学”为中心后,从理念上颠覆了小学英语教师一直以来惯用的词汇课教学固有模式,因此它必将引起词汇课教学范式的新变革。

1.感悟规律创设语境前提。“三探”范式尝试利用自然拼读法帮助学生建立语音和字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学生多样化的词汇,让学生在悟一悟中自我发现规律,在读一读中体验规律,在用一用中掌握规律。学生在规律的帮助下逐步达成“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而这正是学生使用语言,创设语境的前提。例如,在PEP 三上“Unit4 Let’s eat!”中,教师在教授cat,fat等词时引入台湾的斯博恩phonics教材让学生在感悟规律中建立字母音、形间的联系。

2.运用图文释义语境对象。语义的理解是语用的前提。“三探”范式强调利用图片和文字的对应关系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图片解释语义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利用图文连线的方式直接释义,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类解义,还可以利用由文到图的方式从语言过渡到思维。

图1 图文释义案例图

3.运用符号趣化语境情景。布鲁纳认为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这种符号可以是抽象的、间接的、任意的。当儿童经历了观察性学习后,他们可以形成自己的编码系统,而这个编码系统是否稳固,能够形成一定的序列符号编入儿童大脑,这就需要符号性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支持。这种进一步支持在词汇课中的具体表现可以是顺序的编排、图画的创编等。符号性学习趣化了语境中的情景创设,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让语境在符号的带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

图2 符号性学习案例图

4.切换场景丰富语境空间。基于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现状,词汇课应该提供信息更集中、场景更丰富的学习内容。由此,“三探”范式紧紧围绕核心词汇,通过三种不同的情景来复现词汇,让学生在观察、类比以及归纳中反复地说、围绕着说、有效地说。

图3 情境复现法教学案例图

(三)探晰:明晰学用途径发散语言思维

“三探”范式通过挖空、绘本和留白等手段打开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分的平台拓展语用,提炼思维、协同学习。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观察、生疑提问、参与体验、集思广益的学习能动性,而且更注重语言与思维的有效融合,将思维由低阶情况推进到中、高阶情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提供半开放式填空拓展语言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挖空填词的方式开发学生的语用潜能,引发深度思维。在填词活动中体验语言,养成规范。如在新版PEP五下“Unit5 Whose dog is it?”中,为了让学生拓展新词,充分语用,养成be动词+ing的语言规范,一名外籍教师设计了如下填空方式,让学生接龙填词比赛。

图4 填空促思维教学案例图

2.利用创编绘本迁移已学知识。英语绘本具有精美装帧、经典完整、真实语境、复现强调、思维发散等特点(金小丹,2013)。国外许多学者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绘本阅读是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绘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语言理解、语言交流以及语言运用的平台。“三探”范式依托绘本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绘本中自由地运用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在PEP三上“Unit4 We love animals”中,一位教师设计了小人书绘本的创编活动,学生在看一看、涂一涂、说一说的活动中学会了知识的迁移,提升了思维含量。

图5 绘本创编促思维案例图

3.通过留白文本挖掘深度思维。留白是一种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它是指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探究、讨论和归纳,还课于生,从而达到真实语用的最终目的。如在PEP四下“Unit4 At the farm”一课中,教师在课堂最后将拓展文本进行了如下的留白处理:Welcome to our magic farm.There are some __________.They’re so______.There________.They’re_________________.通过留白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和无限想象。

总之,在以“学”为中心的课改理念指导下,“三探”教学范式赋予了英语词汇课全新的思考和探索时空,丰富了词汇课的内涵和外延,使课堂更具生命力。

[1]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安凤歧.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滕云.小学英语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 程晓堂,刘兆义.小学英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 金小丹.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7] 高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8] 谢亚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36):95.

[9] 汪海波.自编绘本有效助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4):90.

[10] 大卫·R.奥尔森.罗杰姆·布鲁纳[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学情范式语境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8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