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价值分析

2018-06-06 05:23江雪莲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江雪莲

【摘 要】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9.7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改进护理流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mproved nursing process after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s: will pick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December 2016, our hospital 6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 random selec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group was 93.94%,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9.70%,and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nursing process after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Key words: improve nursing proces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The curative effect

【中圖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骨科疾病之一,通常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一般是因间接外力而导致。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粗隆部有丰富血运,因此骨折愈合效果良好,但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使得患者活动减少,容易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卧床时间超过3-5周患者肌力将降低50%,且出现废用性萎缩现象,特别是背伸肌、股四头肌,容易影响手术效果,对患者预后不利,因此需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的下肢功能及时恢复,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表现予以有效预防[1]。基于此,本文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分析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所选患者均经过X线检查确诊,且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48岁,年龄均值为(62.3±6.8)岁;研究组33例患者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为46岁,年龄均值为(62.4±6.9)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卫生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研究组采用改进护理流程护理,此种护理模式更注重功能锻炼介入的时间比常规护理早,时间节点更明晰,护理人员也更容易合理安排指导及协助患者功能锻炼的时间,避免因工作忙而发生遗漏问题。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后6小时穴位按压、按摩足三阳经。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穴位按压,先使患者选择平卧位,对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蠡沟穴、丰隆穴、阳陵泉穴、太冲穴进行按摩,按摩力度从轻至重,以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宜,并对对侧穴位进行相同手法按摩,每次3分钟,每天3次。同时对患者足三阳经进行按摩:将双手手指放置在股外侧近端,并在大腿上合力着力,循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筋,并对其进行推拿,直至外踝、足背;对足三阴经进行按摩:将双手手指放置在下肢内侧并合力着力,从腹股沟循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以及足厥阴肝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推拿,直至足内踝。推拿力度应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15分钟,每天2次。②术后清醒后被动训练。通过大小鱼际、手掌及掌根作螺旋形或圆形揉动,按照先轻后重的顺序进行,每次15-20分钟,每天2次。通过下肢功能锻炼器作被动锻炼,开始锻炼角度为30°,逐渐增加至90°,同时注重体位变换以及上肢锻炼。③术后2-3天开展功能锻炼。主动锻炼: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后开始进行主动运动,在静止状态下进行股四头肌舒张功能、收缩功能锻炼,同时用力伸直腿部,并使足后跟后蹬,每次15-20分钟,每次4-5组。被动锻炼:分别对股四头肌进行舒缩运动、锻炼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并以肘部、头部、健侧足部作为支撑,将身体呈弓形,对腰背肌进行强化锻炼,每天10组,每天2次。持续锻炼4周。④针对性健康教育。手术结束之后,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关情况,并讲解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制以及预防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提高其认知程度。另外,将改进护理流程告知患者,并说明此种护理模式的优势及效果,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确保术后康复训练质量。

1.3 临床观察指标 根据患侧关节恢复情况判定两组临床效果:关节恢复良好,可进行主被动运动,无疼痛感为显效;关节恢复80-90°,可进行主被动运动,有轻度疼痛为有效;关节活动受限,可被动屈伸45°,有明显疼痛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对两组术前、术后4周两组健侧下肢周径、膝屈伸肌力恢复程度进行测定。健侧下肢周径:患者仰卧,用皮软尺对患侧大腿周径、健侧大腿周径进行测定,在髌骨上缘上20cm位置对两者差值进行计算,根据所测差值对肌肉萎缩情况进行评估;膝屈伸肌力恢复程度:通过徒手肌力评定,按照6级法进行记录。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9.7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健侧下肢周径、膝屈伸肌力恢复程度比较

术前两组患健侧下肢周径、膝屈伸肌力恢复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4周研究组患健侧下肢周径、膝屈伸肌力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6.06%(2/33),对照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4.24%(8/33),检验值:卡方=4.243,P=0.039,可见研究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多发骨折类型之一,但术后因下肢活动受到限制,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修养,加上患肢疼痛反应,因此降低了膝关节活动度,同时也降低了屈伸肌力[2]。因此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适当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常规护理是遵照医嘱的行为,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并未有效预防干预下肢肌肉萎缩等问题,预后效果不佳。改进护理流程指的是基于常规护理方案开展优化护理,此种护理模式是将中医护理干预加入其中,如穴位按压、循经按摩以及主被动锻炼等[3]。穴位按压是以患者术后情况为依据选择对应穴位,并对各个穴位进行按压刺激,激发经络之气,不仅可以达到疏经通络的效果,还可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活血祛瘀、祛邪扶正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滑利关节。术后刺激穴位将使血液凝聚作用降低,可以调气化瘀,还可以使术后卧床的疼痛、腹胀以及便秘等得到缓解。同时,循经按摩在穴位选择上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循行经络为主,选择足三阳经以及足三阴经进行推拿按摩,不仅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还可以使经络气血循行得到改善,进而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和消除,使下肢活动功能得到改善[4]。主被动锻炼则是以患者肢体情况为准开展适当肌肉训练,使肌肉状态得到改善,防止肌肉萎缩等现象发生[5]。同时可以使皮肤肌肉营养得到改善,对组织肌肉修复有促进作用,使机体抵抗力得到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得到增强,使肌肉萎缩现象发生概率减少。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依从性提高,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有重要作用,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流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对静脉血流速度有促进作用,可以使疼痛与肿胀症状得到减轻,对关节活动度增强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关节僵硬,尤其是术后早期进行穴位按摩和循经推拿,可以有效扩张微静脉、毛细血管,使下肢血液循环得到充分改善,使纤维组织的限制减少,得到最大活动范围,以尽快修复关节周围损伤。

本次研究中,采用改进护理流程护理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而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9.70%,由此可见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

结语: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可使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临床服务,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崔晶.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06(12):286-287.

陈攀峰.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06-1507.

罗玲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1):146-147.

徐玉娟.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及压疮预防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419-2420.

张金梅.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7,02(18):165-167,250.

猜你喜欢
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与PFNA治疗探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