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航
【摘 要】目的:深入分析ICU人工气道患者痰菌培养结果及价值分析。方法:现选取2015年5-2015年8月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共89例,收集其痰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89例患者进行痰培养共330次,其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为290次,阳性率为87.87%,其中有18份送检标本检出结果为两种细菌、5份送检标本同时检出了真菌和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217珠,其中包含了铜绿假单胞菌为14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为14珠、鲍曼不动杆菌为14株、粪产碱杆菌为12株、大肠埃希氏菌为17株、肺炎克雷伯菌為11株、粘质沙雷菌为6株、阴沟肠杆菌为3株;革兰阳性菌共48珠,其中包含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7株、粪肠球菌为6株、表皮葡萄球菌为5株;真菌共37珠,其中包含了热带假丝酵母菌为5株、白色假丝酵母菌为18株、产碱假单胞菌为3株、肺炎克雷伯菌为11株。结论:综上所述,在ICU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痰菌进行培养,可为临床医师治疗中选择合理的用药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ICU;人工气道;痰菌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2
ICU是医院重要病发,是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实施治疗和抢救的地方[1],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以及抢救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工气道的建立[2],目前临床主要使用气管切开以及气管插管这两种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人工气道的建立可以保证患者呼吸畅通[3],但同时患者可能发生侵入性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现选取2015年5-2015年8月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共89例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ICU患者,其中包含了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15岁-75岁,平均(45.5±1.2)岁,病症为:脑外伤5例、脑出血15例、肺炎30例、Ⅰ型呼吸衰竭为18例、Ⅱ型呼吸衰竭为12例、多发伤9例,所有患者均建立了人工气道,其中包含了气管切开40例、气管插管49例。其中有85例患者在进行痰菌培养之前使用了抗生素,其中80例患者在治疗中使用了呼吸机,其上机的时间为:1d-100d,平均(7.2±1.1天)。
1.2 方法 对89例ICU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方法如下:我院应用无菌操作技术,使用吸痰器对患者深部的痰液进行采集,将其放进无菌的收集器中,按照常规的方式将其送检。
1.3 观察指标 观察89例患者的痰菌培养结果。
2 结果
89例患者进行痰培养共330次,其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为290次,阳性率为87.87%,其中有18份送检标本检出结果为两种细菌、5份送检标本同时检出了真菌和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217珠,其中包含了铜绿假单胞菌为14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为14珠、鲍曼不动杆菌为14株、粪产碱杆菌为12株、大肠埃希氏菌为17株、肺炎克雷伯菌为11株、粘质沙雷菌为6株、阴沟肠杆菌为3株;革兰阳性菌共48珠,其中包含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7株、粪肠球菌为6株、表皮葡萄球菌为5株;真菌共37珠,其中包含了热带假丝酵母菌为5株、白色假丝酵母菌为18株、产碱假单胞菌为3株、肺炎克雷伯菌为11株。
3 讨论
ICU是危重患者的抢救以及治疗的场所,患者的病情危重,大多数患者都有气道堵塞以及呼吸衰竭现象,为了能够保持患者的气道畅通,在临床治疗中对其进行了人工气道建立,患者的基础疾病较为严重,其免疫力较低,在对患者进行人工气道建立时,会带入呼吸道微生物,在建立人工气道之后患者的呼吸道预防功能遭到损伤,因此患者的吞咽功能以及咳嗽功能消失或减弱,增加了患者肺部发生感染的几率,而且插管的时间越长,患者发生感染机率就越大,在本次痰菌培养结果中得知,引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G杆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四位,其中珠数最多的为铜绿假单胞菌,而且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率呈上涨趋势,和ICU患者的免疫力较低以及病情危重相关,而真菌的感染率为11.27%,这和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相关,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从而造成患者机体的微生态失去平衡,导致大量的致病菌繁殖,因此在ICU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严格应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破坏患者的机体菌群以及增加患者的耐药菌株,而且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患者在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时,应该尽量降低对患者气管黏膜损伤的程度,并且定时的湿化气道,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吸痰,且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并对病房内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患者进行监控,对患者的口腔加强护理。于此同时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综上所述,在ICU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痰菌进行培养,可为临床医师治疗中选择合理的用药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黄纯英.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痰培养结果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1):2348-2349.
陈艳乐.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情况、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4.
徐燕,汪丙柱,张斌等.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0):4632-4634.
储成龙.综合ICU人工气道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3):403-403.
饶荣,刘志军.ICU开放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