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中医汤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疗效观察

2018-06-06 05:23吴芳霞刘建斌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疗效观察针灸

吴芳霞 刘建斌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汤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为针灸联合中医汤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医汤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针灸;中医汤药;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突发性耳聋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感音神经性听力急剧降低,多伴随眩晕或耳鸣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导致听力彻底消失,在中医学上,该疾病属于“暴聋”的范畴,目前,该疾病尚无特效药物,在中医学上,针灸联合中医汤药的治疗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针灸联合中医汤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应用效果,特选取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为单耳患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46.67%),女性患者16例(53.33%),年龄在21-75岁,平均年龄为(37.21±1.25)岁,病程在1-13d,平均病程为(5.24±0.25)d,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6例(20.00%)、大专以下学历患者24例(80.00%);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43.33%),女性患者17例(56.67%),年龄在20-76岁,平均年龄为(37.26±1.24)岁,病程在1-12d,平均病程为(5.21±0.22)d,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5例(16.67%)、大专以下学历患者25例(83.33%)。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2006)[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选用药物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023),每次剂量控制为10μg,与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混合后,缓慢滴注,每天用药一次,连续治疗两个星期;甲钴胺胶囊(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226),口服治疗,每天治疗三次,剂量控制为500μg,连续治疗两个星期。

观察组为针灸联合中医汤药,针灸治疗:穴位选取耳门穴、足三里穴、听会穴、三阴交穴、外关穴、太溪穴、听宫穴、合谷穴、太冲穴、翳风穴、足窍阴穴等,在发病的早期,使用泻法进行施针,患病后期,选用平补平泻法进行施针,每次施针后的保留时间为半小时,每隔一天施针一次,连续治疗两个星期。

中医汤药治疗:针对风邪外犯证,选用银翘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连翘15g、香附15g、葛根15g、金银花15g、芦根15g、防风10g、川芎10g、桔梗10g、柴胡10g、赤芍10g、石菖蒲10g、生甘草6g;针对肝火上炎证,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当归15g、生地黄15g、黄芩15g、栀子12g、菊花12g、龙胆草12g、柴胡10g、车前子10g、石菖蒲10g、薄荷10g、泽泻10g、郁金10g、甘草6g;针对气滞血瘀证,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川芎10g、佛手10g、赤芍10g、石菖蒲10g、赤芍10g、葛根10g、丹参10g、柴胡10g、连翘10g、枳壳10g、当归10g、郁金9g、香附9g、路路通9g、甘草6g、红花6g;依方抓好药物后,清水煎煮,取药剂200ml,分为早晚两次服用,每天一剂,连续治疗两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情况。治疗效果判定标准[4]:①显效:听力、耳鸣等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②有效:听力、耳鸣等有所好转;③无效:听力、耳鸣等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用()表示平均值,组间用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作为典型的耳科疾病,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该疾病的产生与微循环病变、迷路膜结构破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具体成因尚不明确,主要并因为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性迷路炎症,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为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内耳微循环,恢复听觉功能等,在中医学上,该疾病的产生主要为少阳经气闭阻、风火上扰、耳窍失聪所致;肝胆或肝火失于条达,导致患者气滞血瘀,在耳部有着许多的循环经络,一旦经络受阻,会导致患者产生突发性耳聋症状;该疾病分为风邪外犯证、肝火上炎证、气滞血瘀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泻之,同时,配合针刺进行救治;本文中分别选取银翘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通窍活血汤加减等治疗效果非常显著,通过研究,发现针灸联合中医汤药,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耳蜗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确保内耳血流畅通,还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应用价值极高,值得优先选用[5]。其中,针对风邪外犯证的患者,选取银翘散进行治疗,主要的药物为连翘、香附、葛根、金银花、芦根、防风、川芎、桔梗、柴胡、赤芍、石菖蒲、生甘草;其中,连翘具有解毒、消肿、清热、散结的药效;香附具有理气宽中、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的药效;葛根具有透疹、升阳止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药效;金银花具有抗炎、清热解毒、补虚疗风的药效;芦根具有除烦、利尿、清热生津、止呕的药效;防风具有胜湿止痛、祛风解表、止痉的药效;川芎法风燥湿、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的药效;桔梗具有利咽、排脓、宣肺、祛痰的药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赤芍具有散瘀止痛、清热凉血;石菖蒲具有开窍豁痰、化湿开胃、醒神益智;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祛痰止咳、调和诸药;这些药物混合在一起具有宣肺通窍、疏风清热的治疗效果;针对肝火上炎证,选用龙胆泻肝汤治疗,主要药物为当归、生地黄、黄芩、栀子、菊花、龙胆草、柴胡、车前子、石菖蒲、薄荷、泽泻、郁金、甘草;当归具有润燥滑肠、补血和血;生地黄具有生津、清热凉血;黄芩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栀子具有利胆、止血、镇静、消肿;菊花具有清热解毒;龙胆草具有泻肝定惊、清热燥湿;车前子具有渗湿止泻、清肝化痰、利水通淋、清肝明目;薄荷具有利尿、健胃、防腐杀菌、化痰的药效;泽泻具有渗湿、利水、泄热的药效;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利胆退黄、活血止痛、清心凉血,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清肝泻火的效果;针对气滞血瘀证,选用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为:川芎、佛手、赤芍、石菖蒲、葛根、丹参、柴胡、连翘、枳壳、当归、郁金、香附、路路通、甘草、红花;其中,佛手具有止呕消肿、理气化痰、疏肝健脾的药效;丹参具有通经止痛、活血祛瘀;枳壳具有行痰、破气、消积;路路通具有利水、祛风活络、通经;红花具有散湿去肿、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具有行气通窍、活血化瘀的效果,应用价值极高,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中医汤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療效果,针灸联合中医汤药值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庞啸虎,吴秀玮,高丽.甲强龙静脉注射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7,30(8):204-206.

付小燕,徐长青.针灸缪刺法联合清肝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5):31-34.

高岩.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6,9(8):1002-1004.

唐爱华.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针灸辨治气滞血瘀证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6,44(6):78-81.

黄小荣,谭辉.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1):2370-2372.

猜你喜欢
疗效观察针灸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针灸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