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丹
【摘 要】目的:分析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报道,参考分析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而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减少了。结论:分析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防范,对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原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留置导尿管是临床治疗中一项非常基础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较大辅助作用,这不但是术后对患者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也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病症的主要方法。但是留置导尿管极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且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概率也逐渐提升。有研究数据显示,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约为85%,分析其感染因素,多因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不但会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痛苦,也会增加其住院时间,进而增加医疗费用,更严重的是会给患者带来某些并发症。因此,对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防范,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现在将本人所整理的资料进行如下报道。
1 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
1.1 导尿管为细菌提供了入侵通道
一般情况下,膀胱内都是无菌的,但前尿道口外通常难以确保无菌。导尿管的留置不但为细菌的入侵增设了进入膀胱的通道,也增加了膀胱出现逆向感染的危险性。再加上,导尿管自身就对微生物的生长有辅助作用,其表層较易产生细菌生物膜,进而促进细菌快速滋生,并对抗菌药品产生耐药性[1]。如果导尿管留置过程中,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或操作不当,就更易让细菌从导尿管中侵入人体内。也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上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患者伴发难治性尿路感染和导尿管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较大关联。
1.2 护理人员操作失误
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内会有少许细菌,且细菌生长区域靠近肛门,容易受到粪便、分泌物等污染。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如果导尿管终端受污染,或尿道口等位置消毒不全面,留置导尿管时就可能会使得细菌沿着导尿管及尿道间隙穿行,进而产生尿路感染[2]。如果导尿管末端的引流连接处松脱,也容易形成导尿管内腔污染。另外,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当碰到尿道变异患者时,就常会找不到尿道口,进而出现操作失误而引发尿路感染。
1.3 导尿管留置太久
导尿管留置的时间越久,对尿道正常的生理环境就越容易造成影响,进而降低了尿道对细菌的抵抗力,当膀胱对细菌的防御能力减弱时,细菌就会逆行至尿道进而产生尿路感染。有研究报道显示,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大于两天,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几率就会提升两倍。俞平在对82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研究时发现,导尿管留置0d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为0%,导尿管留置1周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为43.0%,导尿管留置2周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为97.6%。由此说明,导尿管留置的时间越久,引起尿路感染的概率就越大。
1.4 患者身体条件差
患者年龄越大, 其机体的免疫力就越差,泌尿系统的防御功能也相对减弱。许芬等人对留置导尿管病人的年龄和菌尿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病人菌尿的发生率与其年龄呈现正相关性。男性前列腺肥大者,留置导尿管时常会出现尿道粘膜破损等情况。女性绝经后阴道分泌物的酸碱值会变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不足时就可能会削弱局部的抵抗力[3]。患者如果骨盆底肌肉松弛,也容易导致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进而提升尿路感染的概率。
1.5 女性患者尿路感染率较高
因为性别上的差异,尿道的解剖位置、结构等也各有差异。相比于男性,女性的尿道相对较短且直,尿道括约肌略薄,使细菌更容易侵入尿道,进而行至膀胱。另外,女性尿道口与肛门临近,容易受到大肠杆菌的污染,进而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4]。有研究数据表明,女性尿道口有大肠埃希菌存在,其发生菌尿的概率高达75%以上。但也有实验数据表明,男性发生菌尿的概率约为35%,而女性发生菌尿的概率则约为10%。
1.6 导尿管选择不当
如果导尿管内有奇异变形杆菌存在,所产生的水解酶就会将尿素分解为氨,进而破坏尿的酸碱平衡。碱性环境下会有微晶体物质流出,并覆于导尿管表层,进而产生一层结晶性生物膜[5]。临床上所应用的导尿管的材质各有差异,不同材质的导尿管对尿道粘膜的刺激性、生物膜的形成等影响也不尽相同,尿道粘膜对不同材质导尿管的组织相容性也各有差异。如果选用的是普通导尿管,细菌就更容易附着并滋生,进而引起尿路感染。而在导尿管粗细的选择上,如果太粗,则会对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让患者出现尿道疼痛、出血等不良反应;如果太细,则容易使尿液溢出,不能达到有效引流的效果;如果导尿管太细软,则会对插管造成影响,而且容易因为尿流动力而让导尿管在膀胱内出现打结现象。
1.7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抗生素是预防感染不可或缺的药品,但长时间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也容易引发菌群失调,增加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机会,导致耐药菌株快速滋生;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造成真菌性尿路感染。有研究报道指出,真菌感染患者感染前约有八成应用过抗生素,是仅次于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菌群[7]。这也是医院住院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而难以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
1.8 患者的心理因素
由于是处于特殊部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常会出现紧张、害羞、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痛阈,增强患者对各种刺激的敏感度,进而减弱其耐受性,导致在轻微疼痛下患者就会引发强烈反应。和对护理人员的留置导尿管的操作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稍不小心就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加大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1.9 频繁多次更换集尿袋
导尿管和集尿袋的连接处,容易出现衔接不紧等情况,导致细菌上行,进而引起尿路感染。要是导尿管连接处多次打开,细菌就会通过管腔而行至膀胱, 进而引起尿路感染。而频繁多次更换集尿袋,或进行中段尿留取操作等,也会对引流系统的封闭性造成破坏,进而使导尿管尾端与集尿袋的连接处出现感染。
2 预防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2.1 严格规范护理操作
留置导尿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极容易对尿道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破坏尿道粘膜屏障。留置导尿管操作中,如果護理人员的无菌意识不强,操作不当,就容易对尿道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削弱尿道粘膜的抵抗力,进而引发尿路感染。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对尿道的解剖结构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患者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在留置导尿管时,应严格按照医院规范流程执行,做到无菌操作,这是留置导尿管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要了解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以降低非必需的导尿操作,千万不要因为便于护理而留置导尿管。一次性导尿包的选择应该以不易污染、安全指数高为原则,戴好无菌手套,以确保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该轻柔、缓和,避免采用过粗的导尿管,固定要妥善以防管道扭曲。尿液收容器应专人专用,并合理放置,以避免尿液反流。
2.2 选择适合的导尿管
临床上所使用的导尿管的材质有很多种,橡胶导尿管和集尿袋的相容性较差,已基本被弃用。临床上,应尽量采用可冲洗尿道的导尿管,当具有杀菌功能的氯化钠向外流出时,就会把尿道分泌的粘液、坏死脱落物、细菌等一并排出,进而对尿道进行一次大清洗,以预防细菌感染。“亲水”导尿管能在表层形成保护膜,进而降低摩擦,预防对尿道组织造成损伤。无定形碳膜导尿管,能减少壳膜形成,进而降低尿路感染的机会,对长时间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而言更为适用[8]。导尿管的粗细也应该合理选择,成人一般用10或12号导尿管,儿童则用8-10号的导尿管[9]。对前列腺、尿道窄小患者而言,应选用型号较小的导尿管;对首次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而言,不宜选用太粗的导尿管;对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细型号的导尿管也较为适宜。
2.3 减少导尿管留置的时间
护理人员应该强化留置导尿管就会引发尿路感染的理念,每日对患者留置导尿管的需求进行分析,不必要留置导尿管时绝对不能有此操作。另外,要对患者的膀胱功能进行锻炼,以增强其自主排尿功能,应用个体化排尿法,视患者的尿意与膀胱充盈情况决定排尿时间,以尽快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在病情准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撤除导尿管,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2.4 减少膀胱冲洗次数
在患者病情准许的情况下,应鼓励其多饮水,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良好习惯,一般应保证每天最少饮用3000毫升的水,以增加排尿次数,确保尿液流出的量与速度,进而达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目的。无法饮水的患者,可以通过输液让患者每天的尿量多于2000毫升以上,以达到自然膀胱冲洗的效果。不提倡膀胱冲洗,更禁止用具有抗菌能力的药物冲洗,以预防出现局部耐药性,继而降低膀胱的对细菌的抵抗力。必须进行膀胱冲洗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
3 总结
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导尿管和尿道间隙的细菌上行所致,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松脱、尿道口污染、导尿管留置时间太久以及患者自身因素也是其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从规范操作流程、掌握导尿指征、确保无菌操作、减少膀胱冲洗、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做起,以预防尿路感染。
参考文献
胡海燕,瞿蕊茜,魏兴华等.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原因和护理体会[J].特别健康:下,2014(9):206-207.
王秀玉.17例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4):506-506.
贾雪婷.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的现状及预防[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3):258-259.
宋丹,孙秋华.细菌生物膜性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进展[J].护理学报,2013(17):17-21.
汤莉伟,吴佳敏.留置导尿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相关途径及护理现状[J].全科护理,2015(8):691-693.
陈蓉,赵小艳.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华西医学,2015(3):519-521.
杨守东,张卫星,卢浩彬等.导尿管走向对女性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5(3):212-213.
尹冬梅,王娟,薛梅彦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在ICU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安徽医药,2013(3):464-466.
张悦,夏玲.规范管理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930-1933.
廖秀英.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控[J].当代医学,2015(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