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璐
【摘 要】目的:探讨老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抽签法随机选用在本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像,且将患者实施分组观察,10例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法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其设定为干预组,另10例使用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干预组,优良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性提升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肢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前言:骨头坏死属于骨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可将其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种疾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股骨头血供出现损伤或是中断现象而造成的,该现象的发生能够致使骨细胞、骨髓成分发生死亡,从而致使继股骨头的出现塌陷、结构变化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1-2]。目前,针对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最常使用的一种医治方法为股骨头置换术,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此,给予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抽签法随机选用在本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像,且将患者实施分组观察,10例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法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其设定为干预组,另10例使用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在干预组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9~60岁不等,平均年龄50.27±2.37岁;病程11~24h不等,平均病程16.57±3.74h。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0~61岁不等,平均年龄50.23±2.33岁;病程11~25h不等,平均病程16.46±3.66h。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可知其差距甚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2.1 常规护理 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对其各项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每一项生命体征的改变进行详细的观察及分析,如心率、血压等;如果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现象,则必须要给予其实施针对性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住院过程可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并指导患者如何用药等,患者卧床14天之后,可指导其开展适量的康复训练。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最好能够充分借助床旁护理机会,采取诱导式提问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变化,同时利用安慰、劝导、鼓励等方式,基于患者角度为其考虑,逐渐引导患者将其自身的负性心理发泄出来,同时借以此时契机探寻其负性心理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与患者每次交流的时长最好限制在20分钟之内,1天1次,保持3 天,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法锻炼,叮嘱患者将体位摆放成平卧位,再将左手放在腹部位置,而右手则是放在胸部位置,在使用较大的立即进行吸气,同时尽量将腹部往上抬高,屏气保持2s,再匀速且缓慢地进行呼气,再将胸部往上抬高,屏气保持3s,多次进行上述操作。1次锻炼保持15分钟,呼吸频率每分钟保持在3~5次,1天2次,开展时间分别在早晚[5]。
1.2.3 疼痛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送至病房后,护理人员需为其摆放适合的体位。必要情况下可适量给予患者使用止痛药,但严禁给予其使用吗啡、杜冷丁等此类药物,防止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等病症,并且使用对应措施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的承受能力,从而分散因疼痛而产生的敏感性[6]。同时在患者产生疼痛的初期,可以给予其进行局部冰敷,住院后3天可进行磁疗、热敷等辅助治疗。
1.2.4 康复训练
(1)体位指导:护理人员可将体位基本的知识详细告知患者,同时指导及协助患者能够科学变化自己的体位,并叮嘱患者需将患肢向外进行伸展且保持30°的中立位。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第一天,可将患者的床头往上抬高30°,手术治疗后的6小时之内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翻身的方向朝患侧翻转约20°左右,且体位为半卧位。此外,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 2至3天的时间内,需采取半侧卧位,髋关节最好能夠尽量保持伸直的状态,采取厚枕置于患者的膝间,以此可避免患者的患肢过度内收。(2)肌肉训练。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3个小时之内即可进行肌肉训练,1次的次数最好在20遍,1天开展3次;手术治疗后的第一天,可进行患肢抬高,同时进行臀大肌四周肌肉以及臀中肌二者的张力训练,以此可进一步增进血液的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给予患者展开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的被动训练时,须适量锻炼,且强度应当从小至大,防止髋关节发生脱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 2至3天的时间后可开始下床实施站立练习,再慢慢地过度至行走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两组的优良效率(满分100分,优:79分以上;良:60~78分;差:60分以下。优良率=优率+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压疮)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研究数值开展解析,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以()形式显示,取t实施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则选 2对其进行检验,若检验值P小于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见表1,可知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髋关节功能
见表2,对照组的优良率低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手术患者大多属于高龄人群,年龄比较大,所以其身体机能也比较差,很多患者伴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更好的帮助这些高龄患者修复骨骼,促进患者康复,故,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上的治疗一般采用股骨头置换术,这种手术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而且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很好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中。有关研究显示,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后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对患者身体伤害比较大,再加上高龄患者骨骼衰弱、身体机能衰弱,术后恢复慢,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从而促进早日下床活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属于新发展的护理方式,其主要的作用是针对性康复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此法常常被使用于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借助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3]。由于部分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于术后会出现情绪障碍,常表现为忧虑或烦躁等,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患者的患肢功能锻炼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故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所以可根据患者实际的疼痛程度给予其相应的疼痛护理;体位指导能够能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舒适感,防止其由于不科学的体位而降低手术治疗效果;肌肉训练则能够有效维持患者关节的稳定性以及肌肉张力,避免患者关节发生肌肉萎缩以及僵硬等并发症[4-6]。在本研究中,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干预组,优良率低于干预组(P<0.05),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降低术后复发率,而且促进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实施于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李敏.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2):237-238.
王俊岩.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國卫生标准管理,2017,8(10):161-162.
朱蕾.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7,26(22):100-101.
张宁.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7):171-173.
马壮,陈荣莹,白莉莉,等.早期康复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0):2853-2855.
贺景云,杜芳,刘玉兰.早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20):54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