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杨 伍彦谚
摘 要: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苗族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使我们能够从存活着的、生机勃勃的、充滿丰富情感的苗区舞蹈中获得社会信息,文化信息,为我们了解当今苗族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湘西;苗族鼓舞;风格;特征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
相传远古的时候,多头魔怪危害苗乡,糟踏妇女,吞食孩子,无恶不作。勇敢的苗族后生亚雄率同寨的伙伴们跳下天坑,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终于杀死了凶残的多头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全寨人扶老携幼围着熊熊的篝火狂欢,庆贺胜利。亚雄等勇士剥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劲敲打……据说,这便是苗鼓的起源。
有关苗族鼓舞的传说在苗区有很多,但“艺术来源于生活”,由于湘西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荒山峡谷之间,山高人稀,过着原始农耕生活,文化知识和生产生活滞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和斗争中,人们为调节劳逸,提高精神生活,才击鼓作乐,逐渐创造出“苗族鼓舞”艺术。它完全是人们自娱自乐、自我激励的产物,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苗族鼓舞中,有很大部分的舞蹈动作都是反映生产生活和巫俗祭祀动作的,如犁地耕田、播种插秧、挑担推车、捞鱼打鸟、挖园种菜、收割打谷、美女梳妆、绣花数纱、洗衣推磨、纶麻织锦等。有些鼓舞动作则是从摹拟动物的动态与神态创作而来,如大鹏展翅、公鸡啄米、黄牛摆尾、猴子摘桃、抓痒挠腮等动作。还有反映战争性动作的,如“打四方”、“懒姑挑水”、“雪花盖顶”等。这些舞蹈动作都较好地保留了生活的原生形态和动态,直接反映出苗族人民热爱生活、乐于劳作、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从苗族鼓舞的起源可以发现其发生、发展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二、苗鼓的种类及艺术特点
湘西苗鼓是由鼓框、鼓皮、鼓钉、鼓槌等部件制作而成,框是用黄桑树干或杉木树干制成,皮是牛皮,钉是铁钉,槌是杉木干。古代的苗鼓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材料制成?溯其鼓源,我们发现苗族的鼓同汉族的鼓是有区别的。据许慎《说文》记载:”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易》则载:”鼓之以雷霆”,把鼓作为雷神的化身,意指祭祀祭神的”神器”。以此断言,鼓在古代不是作为娱乐之物,而是祭祀通神、威镇鬼邪的神器。苗族的鼓乐在古代可能也只有这样的功能,只不过时代演进而使其有所变化。根据考证,苗鼓最先为掏空的树干和竹帮,以后又发展为铜鼓,到后来才用兽皮作响器,最终才产生了类似现代的苗鼓。
(一)苗鼓的种类。苗鼓作为苗家儿女的祭祀、喜庆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苗族爱打鼓,逢年过节、婚嫁喜庆,苗胞们必定会击鼓狂欢。其中有猴儿鼓、花鼓、八合鼓、撼山鼓、迎宾鼓、团圆鼓、丰收鼓等数十套不同风格的打法。
(二)鼓舞的内容。鼓舞动作的内容主要分为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武功拳术和动物动作四大类。生产劳动动作如犁田、挖土、种地、插秧等;生活习俗动作如打粑粑、梳头、挑花、纺织、等;武功拳术动作如雪花盖顶、舞挡、背箭、拳术等;动物动作如猴子上树、猴子打包谷、抓痒、猫儿洗脸、抖痒、狮子滚绣球等。
(三)鼓舞节奏。在湘西苗族中鼓舞的节奏各地不同。如花垣、保靖、吉首等县市和古丈的一部分地区,鼓点和鼓边打法独具特色,伴奏常在双边,以双手一快一慢来调节节奏。即左手打两拍,右手打一拍,打到高涨时,敲边鼓也随之加快。在花垣县境内还有一种鼓点,节奏极为复杂,敲边左手节奏为2/4拍,右手则打3/4拍,即左右手同时打第一拍,右手第二拍,左手停,右手打第三拍与左手打第二拍同时进行。这种千变万化的节奏主要用于鼓舞表演中的拳术动作。因动作复杂,会打这种鼓舞的人不多。苗族鼓舞节奏非常复杂,用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节奏有3/4、2/4、4/4三种,极少数人打出3/8的节奏来。表演时动作明快,如行云雷电,似高山流水,鼓手两手不弯曲,节奏重且有力,如精武表演。为营造更为活泼的气氛,苗族鼓舞除敲边伴奏外,还配上了铜锣、唢呐、土号等乐器,大型活动时还加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场内气氛十分热烈火暴。鼓边,俗谓之敲边鼓,左手打一棰,右手打两棰,即二夹一之打法,其声音“呱、打,呱、打”,如法敲之,为鼓舞者伴奏。鼓舞者手执短棒两根,于鼓正面,随着敲边节奏快慢缓急,两手更换,施以打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击之。
三、苗族鼓舞的表现形式
苗族鼓舞是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其民族的精神面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根据跳舞的人数可以分为单人、双人、群体鼓舞三类;还可以根据鼓舞的表演形式分为猴儿鼓、对跳鼓、四面鼓、团圆鼓等四类。
1.单人鼓舞。在苗族区域的单人鼓舞包括男子单人鼓舞和女子单人鼓舞。男女单人鼓舞一般是男女敲边伴奏,一男子击鼓起舞,手挥步动、粗犷豪放、节奏干脆、激烈有力,苗族人民常用来庆贺节日和丰收。此舞有两种打法,一种是表演者手捃鼓槌击鼓起舞;另一种是表演者双手握拳击鼓起舞,又叫徙手鼓舞。女子单人鼓舞是苗区最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一般在春节及其他各种节日中表演。伴奏者捃槌敲边或敲锣伴奏,舞蹈者手拿鼓棒独舞,有时也有人在旁边伴舞。其舞步疾徐有次、双脚轮梭、绞踏清晰,上身亦随肢步而动、腰拧胯动,舞蹈或大方活泼或平稳文雅或奔放开朗等。2.双人鼓舞。双人鼓舞可分为男子双人鼓舞和女子双人鼓舞或男女混合鼓舞。男的粗犷有力,妇的妩媚柔美。双人鼓舞的表演形式自由,舞者可各打一边,也可同打一边,也可一人击鼓一人伴舞,动作左右移动、前后交替,配合协调统一,常在庆丰收和节日表演。 3.群体鼓舞。苗族将群体鼓舞称为花鼓,因为参加表演的人多。花鼓舞除四人舞、八人舞和男女混合舞等。在民间还有“团圆鼓舞”、“跳年鼓舞”、“调年鼓舞”之俗称。舞者一面击鼓、一面舞蹈。击鼓有手击、槌击两种方式。槌击舞有“美女梳头”、“穿衣整容”、等20多种舞法;手击舞有“狮子滚球”、“猛虎下山”等8种。花鼓有两面鼓,四面鼓之分;花鼓舞以花样繁多取胜。
四、鼓舞的基本步伐
鼓舞的基本步伐有四种: 1、三步。即左右脚在前面交叉替换,用表演生产劳动动作,如插秧、挑谷、等动作。 2、前面小踢腿步和两边跳小踢腿步。此步伐为女子鼓舞动作,其动作幅度不大,柔软优美。此步伐源于古时女子因无镜照面,借水显影,故而形成小踢腿动作。 3、滚翻身法。即打鼓时身体滚翻,方向不一,旋转打鼓,灵活轻快,变化多端,用于表演上山、下山、过坳等动作。 4、踩三角走三步。此类步伐主要用于表演武术动作;表演时眼扫两边,挡住刀枪,防卸袭击,动作干净,出手有力,变幻无常,最高境界打出3/8节奏,这种打法现今仍然用于锻炼身体。
五、表演着装
表演鼓舞的男女穿节日盛装,男子上穿合身满襟短衣,无领,胸部及下边滚花边,下着长花裙(巴裙)或大口花裤,脚穿男式船头花鞋,夏天多穿麻草鞋,头戴丝绒大黑头帕或花帕,耳挂碗口大小银耳环,颈部配一至三根银项圈,手戴银手镯(如图)。
女子更为隆重,头戴银帽或重叠大黑头帕或花帕,耳饰龙头耳环、瓜子耳环,颈部配三至八根银花项圈,手戴二至四副银手镯。胸挂银链、银花、银牙签、银铃、银蝴蝶、银牌、银披肩等装饰品,身穿镶花大肩衣,下穿百褶裙或镶花大花裤,腰系绣花围腰,脚穿女式绣花鞋。 男女服装色彩艳丽,耀眼夺目。一场鼓舞表演,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苗族服饰展演会,更是一道精美的苗族文化大餐。
参考文献
[1]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资料科卷》[Z] .1984.
[2]陈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湘西苗族鼓舞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 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若干问题田江西社会科学,2005, G).
[4]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 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