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与名物化

2018-06-06 05:27李韩玥
卷宗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序物化词组

摘 要:语法隐喻是一种语法结构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语法隐喻是将一种常见的语法形式(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隐喻式)。英语是一种名物化现象。英语名物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语篇语序逻辑紧密、语言简洁生动、内容客观丰富、经验意义抽象化。

关键词:语法隐喻;名物化

语法隐喻是将一种常见的语法形式(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隐喻式)。所谓

“一致式”是指一种“自然”的、“字面”的表达方式,即用名词表征名称、用动词表征动作、用逻辑关系表征连词的形式。所谓“隐喻式”,即语言结构不是直接反映现实,而是表现出一种扭曲关系,这种不一致的关系是语言形式之间的隐喻过程。

最早提出语法隐喻概念的是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韩礼德。按照韩礼德的观点,语法隐喻主要体现在句法层,主要是由常规句式的变异使用而产生的。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大类。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中的名物化现象,即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等体现的过程由名词和名词词组来体现。说话人对所构建的经验意义(事件、关系、范畴等)进行抽象、归纳、浓缩。从而在词汇语法层产生名物化。名物化是英语中最普遍、最复杂的语言现象之一。本文试对英语名物化及基本特征进行阐述。

1 各学派对名物化的描述与解释

传统语法将名物化看作是抽象名词,用派生来描述其形式特征,并用“中心词+修饰语”

来分析名物化结构。传统的分析方法是在理解词的具体意义和句子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从意义到形式,句子成分要凭意义才能划分出来。结构语法将名物化结构视作向心结构,认为一个短语的性质取决于其中心词的性质。但它在批判传统语法的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只讲形式,不讲意义。它只分析表层结构现象,无从揭示深藏在语言的运用及语义内容的表达背后的机制。转换生成语法在解释名物化结构时具有特别的优势。这是因为转换生成语法在语法理论的短语规则和音形规则基础上加入了第三层规则即转换规则。转换规则使人们能透过表层结构看到句子的深层结构,并有助于理解组成句子各成分的基础结构。

韩礼德认为,性质(一致式为形容词)、过程(动词)、环境(介词或副词词组)、关系项(连接词)等可隐喻化为事物(名词)。他认为名物化是区分英语书面语与口语的主要标志。在口语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总是一个个小句松散地排列,小句与小句之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而在书面语中原小句来表达的意思可以并入一个名词词组中,使原口语中小句的数目减少。功能语法学派认为,名物化是建立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

2 英语名物化基本特征

2.1 大量信息浓缩

名物化常同时涉及一系列其他方面的转换。名物化结构可以用更小的篇幅表达更多的信息内容。例如:“The earliest series of personages articulate Bourgeoiss intense feeling of loss and isolation from the family and friends who remained in Paris after her departure.” 转换口语形式就显得复杂,如 “Bourgeois left Paris but her family and friends stayed behind and after this she felt very isolated and she really missed those people and she made a series of personages to show how she felt.” 名物化可使篇章中小句层次减少、级阶降低,使得篇章中的词汇密度加大。篇章中词汇密度越大,信息容量也就越大。

2.2 语序逻辑紧密

书面语中,通过名物化,表示过程和属性的词被转变成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避开了动态的语序,而且各小句之间的连接存在着某种概念或因果关系,语法结构简单,因此,书面语的语序较口语语序更加富有逻辑性,连接更加紧密。例如:“The argument to the contrary is basically an appeal to the lack of synonyms in mental language.” (书面语); “In order to argue that is not so he simply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no synonyms in mental language.” (口语)

2.3 表达“客观真理”和“客观事实”

名物化使得原先由动词体现的过程转而由名词体现,这个过程(如物质过程)变成另一个过程(如关系过程)的参与者,与旧过程(如物质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就可以被省略掉,从而使所表达的内容显得具有外部的客观现实性。名物化的过程是非限定性的,不与任何具体的时间发生联系,也免除了语气的选择,因此适宜表达普遍的、不容质疑的真理。例如: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mice is already clarifying not only the steps by which human embryonic development occurs but also the ways in which our immune system is formed and used to fight infection.”

2.4 语言简洁生动

能够转变成名词或名词词组的词类大多是动词或形容词,而每个动词或形容词都有自己常见的主语、宾语或习惯搭配,这些词通过名物化的过程后,其附带成分都隐含在名词或名词词组中,语句因此变得简洁。

2.5 经验意义抽象化

概念隐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经验意义抽象化。从形容词到名词或从动词到名词的转变,其语法功能的倾向则是从修饰语到事件或从过程到事件。这种结构变化使语言意义实在的使用转化为意义抽象化的使用,成为新的语法功能成分,与更多的语法成分相联系,明晰地体现众多概念间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关系。

3 结语

从人类语言的历史看,人类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然到隐喻化再到非隐喻化的过程,名物化隐喻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 (王栋,2001:47)

名物化还能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解读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帮助人类对世界上的事物实现重新范畴化。具体地说,经过名物化实现的重新范畴化可以使过程、特征和评价变为事物,或者说把本来的动态范畴变为静态范畴。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anguage, 65(4), 862.

[2]王棟. (2001). 名词化与语法隐喻. 外语与翻译(2), 45-50.

[3]严世清. (2003).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3), 51-57.

作者简介

李韩玥,山西阳泉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猜你喜欢
语序物化词组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副词和副词词组
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维仿真模型
X-bar之弊——从名物化分析到最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