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大学生集群行为屡见不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热点以及难点问题,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校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在厘清大学生集群行为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集群行为;特点、表现形式;对策
近些年以来,大学生集群行为频繁发生。譬如聚众斗殴、损坏公物、狂乱哄闹、集体罢课等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正常秩序,给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热点以及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和社会急需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集群行为,寻找预防和解决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内涵与特点
大学生集群行为是指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由于共同的特点或共同利益而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一个临时的群体,来表示对某事或某物关注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在激烈的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任何指导、无明确目标、不受正常社会规范制约的众多学生的狂热行为。大学生大多处在18~23岁这一年龄段,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奔放,情感丰富且情绪不稳定,加上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以及所处的环境相似导致他们及其容易发生集群行为。大学生集群行为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的集群行为有着很大的不一样,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集群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主体匿名性。在大学生集群行为中,每个学生的行为通常都不是以个体的身份出现,而是作为整体出发,参与学生处在一种匿名的情境中,因此就会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他们觉得自己反正是匿名者,和群体一起,个人不会单独遭受批评,更加不用承担集群行为的责任,这样就减轻了他们对于不良后果产生的畏惧。这种心态促使他们的破坏行为更加冒险,在集群行为中的表现也更为大胆,从而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行为短暂性。社会群体的集群行为的发展往往都是连续的,通常难以很快平复,但是,大学生集群行为往往比较短暂,通常都是突然爆发,然后又很快结束。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集群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目的,没有清晰的组织结构,从而参与者的行动方向缺乏一致性和内在凝聚力,因此其不理性的情绪也难以持久。大学生集群行为产生的原因通常比较简单,参与学生在集群行为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感以后,引发集群行为的各种动力就会逐渐消去并慢慢转为平静,这正是由于大学生情绪的冲动和不稳定,导致了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短暂性。
目的的单纯性。大学生集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大多是来自于学习生活、就业压力、情感焦虑、经济困难等多个方面,在集群行为发生之前根本就不会有特定的预谋和明确的组织,它并不是是由某一个人或组织事先筹划和驱动而发生的,而是大学生们自发所形成的群体性行为,这完全不同于社会性集群行为中煽风点火、处心积虑、散播谣言的不法分子的不良企图。
二、大学生集群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根据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内涵与特点来看,大学生集群行为的表现形式大概可分为以下四类:其一,社会性集群行为。这类集群行为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大学生的某些合理的基本诉求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譬如大学生对宿舍环境,公寓管理,食堂的卫生和饭菜价格等生活条件不满,向学校多次诉求却得不到结果,随着问题的积压,学生的不满情绪就会日益高涨。这种不满情绪当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在食堂集体摔碗,损坏公共设施等集群行为;再比如说,有的学校为了招揽生源,在招生宣传中所做出的一些虚假承诺在学生进校后不能给予兑现,因此就会造成学生围堵校领导,在校领导办公楼前聚众起哄等集群行为。其二,管理失当性集群行为。这类集群行为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学校对涉及到绝大多数学生利益的某一事件没有合理的处置。就比如说,学校的奖惩制度得不到学生的赞同和理解,助学金或是奖学金的评定有失公平,入党人员的选择有失透明公正以及大型的集体竞赛活动等等,高校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恰当的处理,就会引发学生狂乱哄闹等集群行为。其三,情绪冲动性集群行为。这类集群行为大多是因为偶发性事件而引发,对于偶发性事件通常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原因,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有一两个学生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尝试着做出的一些恶作剧的行为,这种恶作剧的行为进而引发了其他同学的效仿,紧接着就引发了大规模的集群行为。就比如说大学生毕业前夕个别毕业生因兴奋而产生的哄闹和骚动从而引起了毕业生大范围的集体哄闹和骚动,或是课间休息时间个别学生的打闹而引起了大范围的聚众斗殴都属于这类集群行为。其四,涉外性集群行为。这类集群行为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大学生强烈的爱国心和愤慨情绪所致,当国家的领土或主权遭到侵犯时,就会引发涉外性集群行为。就比如说,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国轰炸,当时国内大学生纷纷涌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给美国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又比如2008年4月,奥运圣火在法国巴黎传递的过程中遭受到藏独分子的恶劣干扰,与此同时又流传出家乐福的大股东涉嫌资助达赖从事分裂活动的流言,于是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大学生聚集起来,到家乐福超市门前游行示威、强烈抵制家乐福。
通过以上表现形式看来,大学生集群行为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来看:其一,学校与学生之间供需的矛盾。一方面,当今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在一味强调招揽生源的同时却忽略了后勤设施的完备,使得高校中各项资源都相对紧张,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生的不满情绪就会高涨。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较为强烈,对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以及后勤服務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学校在教学设施,教学管理以及住宿环境等方面却往往达不到学生的期望,因此,就极其容易导致学生对学校的不满甚至连带对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不认可,从而招致学生的集体反对。其二,目前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遇到涉及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事件发生时,就会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我国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较为复杂,国家实力不断提升,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一旦遭到侵犯,学生就会因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引起愤慨情绪的高涨,进而导致集群行为的发生。从主观方面来看,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是导致集群行为发生的必然因素。大学生本就属于一个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的群体,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是一个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矛盾期。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已到达成年人阶段,但是心理的发展还极不成熟,他们社会阅历少,缺乏良好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情感丰富且强烈,感情容易冲动和变化且从众心理极强,当遇到一些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时,他们的认知就会较为偏激,从而引发负面情绪。综合以上分析看来,大学生集群行为是主观与客观环境相互交织产生的结果。
三、应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基本策略
第一,从社会层面来看,应营造良好的社会宣传与舆论环境氛围。其一,要大力宣传法制教育。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广大学生要认真学法并懂法,正当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不能通过激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其二,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宣传。保护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提高大学生参与政治的能力和水平。对诸如涉及我国外交、主权和民族尊严、民族情感等极易引发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政治敏感事件进行及时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公正客观看待。其三,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各公众传播平台要客观地评析,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教育学生在遇到集群行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加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二,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应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其一,要加強信息收集,及时预见大学生集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注意收集集群行为发生之前的各种零散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会透露出集群行为将要发生的苗头,从而使得高校管理者提高警惕,待集群行为真正发生时可以及时高效地应对。学校要组织一个专门收集信息的小组,并选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师生进入该小组,定期汇总讨论所收集到的信息,以便随时清楚了解学生思想状态以及学习生活情况,全方位关注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苗头,及时与学生谈话沟通、引领疏导。对于公寓、食堂、体育场等学生较为集中的特定场所要格外关注,进行风险评估,及时的预警;其三,建立学校与警方的联动机制。高校应当加强完善校园报警系统,同校外公安、医院等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倘若集群行为发生可以及第一时间通知警方尽早准备,以便更好地控制局面,从而更加及时的处理大学生集群行为。
第三,从家庭层面来看,应注重良好家风家教的建设。其一,家长要随时关心并重视孩子的情绪状况。所有的集群行为都是孩子情绪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群体行为下个体情绪的宣泄会更偏激。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重视孩子情绪的宣泄,引导孩子在日常的家庭生活过程中将个人的情绪通过理性的方式去表达,有必要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以尽情宣泄自己情绪的机会和场所,放松心情。同时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情绪的疏导,使其不必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他们压抑的各种负面情绪能够及时的得到正常释放,从而从源头上扼杀集群行为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其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为孩子的行为提供内在的价值尺度,这种价值尺度不仅可以抑制孩子产生不良道德行为,而且还会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产生激励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能有效地抑制孩子对集群行为的参与;其三,家长在家中要做好榜样示范,孩子性格的养成,家长对其影响因素极大,家长应以身作则不参与集群行为,更不做集群行为牵头人。
第四,从自身层面来看,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身的理性思维和理性行为。其一,学生自己应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矫正认知偏见。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生活阅历也较浅,全面、深入、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强,常常就事论事,随波逐流,盲目跟风,以偏概全,极易产生认知偏差,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一旦遇到宣泄的时机和场合,就会爆发集群行为。所以大学生应形成正确客观的社会认知,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并做出正确合理且积极向上的行为。其二,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理性选择和分析辨别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客观全面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当身边有集群行为发生时冷静思考,不盲目,不跟风,理性对待,及时找到正确的可协调方式。
参考文献
[1] 胡启先.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 王效仿. 大学生集群行为研究[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2).
[3] 吴泽俊.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5).
[4] 刘斌志. 社会工作视野与和谐校园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5,(6).
[5] 吕世明. 警察对群众事件的应有认识[J].世界警察参考资料,1989,(6).
[6]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 刘亚静. 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之界定[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3)
[8] 陈光.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9] 朱力. 聚合行为及其对策[J]. 南京大学学报,1992,(3).
[10]王宝金,赵静华. 大学生从众心理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 .
[11]胡凯.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何昕垚,出生日期1993年10月10日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武汉,学历硕士,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单位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