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摘 要: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旨在使学生在商务环境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商务书面沟通,完成各种商务交际活动,达到商务交际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当中,分析了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多模态教学设计和多模态课程评价和考核方法。
关键词:多模态 话语分析 《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184-02
1 多模态话语分析与我国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多模态话语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首先由Gunther Kress和Theo van Leeuwen提出,其理论基础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多模态话语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形象等)来传递信息的语篇,亦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运用两种及以上符号资源和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即为多模态外语教学。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来看,国内大部分研究都主要应用于英语听力,口语和词汇教学,涉及写作教学的不多,近几年来才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旨在使学生在商务环境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商务书面沟通,完成各种商务交际活动,达到商务交际目的。从实际授课情况来看,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主要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而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教学活动相对静态、孤立、单模态,教学的关注焦点在语言文字上,对非文字模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受限制。(2)评价方式以笔试为主,模态较为单一,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2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 多模态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对于多模态信息的认知和自觉使用,教师在课程导入阶段,就可以将学生分组,各自选择不同的产品和销售对象成立虚拟的公司,并设计公司的logo,思考本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本组成员的合理职能分工,并进行相应的口头呈现。在各项写作内容的授课任务布置中,都要求该组同学模拟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完成各项商务题材的写作,同时在设置写作训练任务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题材的不同设置笔头写作、录音、模拟会议讨论、口头呈现和视频结合等多模态的写作任务。
2.2 建立多模态课程评价和考核方法
在保留传统考核方式中的文字模态的笔试部分之外,还增设听力和阅读为信息输入的写作部分,综合性考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对商务知识的习得,其中对商务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中可使用图片、实物以及视频等多模态的运用。这样既可以得出对学生综合能力更全面的测试结果,也能有效提示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重视的经验和教训。
3 多模态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实际案例分析
本研究以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Philip C.Kolin成功商务英语写作(第9版)(上)(英文版)为依托,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到商务英语写作的各个环节。以个人简历的写作这一个单元为例,本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围绕写前(信息输入)、写中(初稿写作和同伴评价)和写后(终稿批改反馈和拓展训练)三个环节展开。
3.1 写前
教师主要采取伴语言、纯语言模态以及工具性与环境性模态,通过添加艺术字、插入图片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简历,同时提供视频呈现不同的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对于应聘者簡历写作的看法,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多感官的协同合作,再组织简短的小组讨论强化学生对于本次写作任务重要性的意识。然后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几种不同类型的经典简历模版及其写作技巧进行分析讲解。
3.2 初稿写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PPT上展示比较典型的往届学生习作,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并同时做出反馈和评价。教师在进行评析和指导时,主要以工具性和语言性模态为主,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对教师的各模态和符号资源进行意义建构,强化知识点的学习,了解简历写作的写作特点,熟练掌握该种商务写作的基本要素。
3.3 同伴互评
同伴互评主要针对习作内容、语言使用、文章结构和得体性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讨论于评析,然后采用文内评阅、添加批注形式的文中评阅、文末总体评阅相结合的三级评阅模式完成同伴互评。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听觉、视觉及工具性模态的发出者和课堂学习的主导者,教师应对学习者进行明确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灵活使用相关多模态系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最后,学生在同伴互评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终稿,通过公共邮箱、QQ群、博客或课程网站等多渠道上交终稿供教师进行三级评议。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调动了其多模态认知机制和多感官协作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4 终稿批改和拓展训练
教师批改学生习作终稿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模式,每次对5~8个学生当面进行批改,对3~5个典型学生的作业进行三级评议,对其他学生的作业进行粗略评改。
在完成了个人简历的书面写作之后,教师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公司交叉进行模拟面试环节,学生们在模拟面试中的表现可以进行视频拍摄,然后开展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己的表情、动作等的非语言技巧掌握程度。同时根据实际应聘的情形,要求学生自行学习参考网上的各种精美简历及其制作方法,将其书面写作的简历内容制作成电子版本并打印出来,进一步训练学生对多模态工具(如图片、表格、符号等)的使用熟练度。同时通过举办个人简历大赛和模拟面试等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学生们在这部分的表现也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来源,其中优秀的作品可以作为下一轮授课的教学资源,学生们在模拟面试中的表现可以进行视频拍摄,然后开展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己的表情、动作等的非语言技巧掌握程度。
4 结语
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当中,可以培养学生多模态读写能力,实现教学环节的多模态互动,例如通过多模态信息模拟现实商务语境要素,如WHO(谁给谁写),WHAT(写什么)等,从而使写作主体在接近真实的商务环境下关注HOW(如何写),思考如何通过写作构建商务活动中的身份,如何更有效实现商务活动的目的,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Kress G R,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2]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1-10.
[3] 原伟亮.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2):67-70.
[4]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20.
[5]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