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
摘 要:医保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主要实现了医保中心与医院的结算系统设备的对接,同时利用前台客户端与后台存储系统相辅相成进行结算。主要用途是便于就诊患者的医保中心结算,省去了垫钱的过程,同时还能便于医保中心管理统计医保费用的支出。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医保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的便捷,并切实地发挥医保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效用。
关键词:医保 计算机 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129-02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越来越多机构管理采用计算机化网络化管理,尤其在医疗单位,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使用便利性越来越明显。对于医保结算来说,传统的医保中心、医院与患者三方结算方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体现出效率低下与不方便等一系列缺点,这就使得医保的计算机网络化改革越来越迫切。
1 医保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特点
1.1 医保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工作原理
医保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在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医保计算机设备与医院的计算机设备的对接。这就需要在医院系统中录入与医保目录中对应的药品与服务项目,同时设定项目字典来确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与治疗项目是否匹配,若是匹配的话则会自动上传到医保系统进行结算扣费。
医保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主要依靠两个服务器终端来进行运作,即前台客户端与后台服务器。前台终端主要用来进行传递信息与支付结算,前台客户端主要读取来源于医保IC卡的相关数据,即通过读取IC卡与就医费用目录,将有关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与提取,其主要工作是读取医保中心的结算目录明细与参保人员的信息,并将其与前台客户端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比对,后台服务器则根据逻辑计算出费用,传至前台最终进行结算,最终使得医保结算能够一次结算成功,避免后期报销的麻烦。
1.2 医保计算机网络化的结算
医保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最大的用途是用在结算上面,在结算的时候,只要收费人员将实际消费费用录入到系统中,与此同时便可以直接上传至医保中心实行扣费,患者便能实现了实报实销。而对于住院的病人在使用医保统筹的时候,使用医保卡首先可以登记病人的个人信息与资料,其次在病人住院期间根据就医需要使用医保卡进行付费结算。当病人治愈在出院的时候,最终使用医保卡结算,医院会根据治疗费用列出各类费用明细,医疗费用明细中直接与医疗保险中心统筹部分结算完毕,病人出院的时候就无需再垫付医药费,直接在结算的时候就报销完毕。
2 医保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作用
2.1 便于直接结算
传统的医保系统都是三方结算,患者在就医时与医院进行结算,先垫付医药费用,然后就诊结束后凭借医疗费用单据和医保证明去医保中心与医保中心结算,医保中心人员需要审核所有的医疗费用单据,审核无误后对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而这样一来,问题便会出现。一方面,患者面临着垫付医药费的巨大压力,因为所有费用需要前期垫付,当资金不足的时候便会影响患者就医;其次纸质单据的保管问题,一旦丢失或者损坏将面临着无法报销的情形。另一方面,对于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来说,审核纸质票据的工作量也比较大,若是不小心出现错误便会给双方带来损失,不便于其管理。
2.2 便于管理与约束
传统的结算是通过三方结算的,医保中心和医保定点单位结算的凭据主要为纸质票据单,这在加大工作量的同时不便于对医保定点单位的管理。众所周知,医保的定点单位所能报销的费用中有定点的药品,以及治疗、护理与检查项目,这需要医院所用项目与定点目录一致的费用才能给予报销。传统的手工报销用于準确地核实费用项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工作量比较大。而通过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执行,医保定点单位会定期上传病人所实际使用的药品与检查项目,确保所报销的费用与定点目录一致。同时,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的定期查看调阅病人病历与报销费用,可以便于统计各类管理各项医保项目,还能审核医院所报销的医保费用是否属实,防止造假的出现,这为后期医保中心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3 医保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3.1 注意网络的安全性
网络系统带来便捷的同时不可忽视的就是安全问题,医保中心与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储存的内容都是机密,为保证网络系统安全,必须为其安装防火墙等阻挡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同时对于内部使用人士也要建立起权限设置,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与维护,从而确保系统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3.2 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性
医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人群较广,所以对于服务器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一旦出现崩溃,会对就医结算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上层服务器来说,应该准备一个备用的应急服务器,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使用应急服务器进行替代管理。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来说,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系统的不间断性,所以在供电系统方面要使用不间断电源,保证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的不间断与稳定。而且主服务器端要配备的备份服务器会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自动存储,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切换过来,启动数据库进行替代。
4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保使用过程中也逐渐引进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其主要原理是依靠前台客户端与后台服务器的相互连接与传递而实现的结算,同时还需要医保中心的系统与医疗定点医院系统的对接实行匹配。其最大的便捷优势体现在结算方面,可以避免传统的三方结算,先垫付后结算的模式。对于患者、医院与医保中心来说可以进行联网操作,减轻患者的垫付压力与医保中心的结算审核压力,同时便于医保中心对医保费用的报销与医院使用医保的审核与监督。医保中心可以根据服务器的数据进行调出分析,对医保费用进行审核与检查。在医保计算机网络化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计算机网络化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重视网络安全,建立起完善的防火墙系统避免外来威胁的入侵,同时对于数据保密性还要建立起使用权限。对于服务器稳定性方面,除了要采用不间断电源外,还要建立起应急服务器,在必要时对服务器进行替代,保证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尚珠婷.论医保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J].计算机时代,2014(11):63-64.
[2] 魏星.浅谈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疗保险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2994-2995.
[3] 于滢华.以医院信息化改革为契机,加强医保管理工作[J].计算机与信息化,2014(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