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黄苑筠
中学语文“五步教学”主要包括:课前预习、问题反馈、合作探究、当堂训练、拓展提升。这五个步骤,主要是配套使用,但也可以根据教学情况有所取舍。实施语文“五步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包括获得静态知识,掌握动态能力,以及隐含情感、态度和方法,灵活运用口语交际策略,构建深刻的口语交际体验,形成积极的口语交际习惯。
课前预习形式上是一种口语交际排练,是学生尝试口语、进行交际的活动。在教师讲授之前,学生自主阅读口语交际内容,初步理解学习任务,为听课做好准备的超前学习行为,可以为学习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1]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分配学习任务,并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进入口语交际的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课前预习的主要安排包括:(1)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明确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着重讨论的关键问题;(2)围绕关键问题,思考相关的准备工作;(3)提前给学生告知“关键问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充分准备;(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抛出需要着重讨论的关键问题,让大家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2]
课前预习目的在于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便于解决难题。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学习任务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以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小组成员也要相互合作,积极完成预习的任务。
问题反馈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让口语交际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问题反馈的关键在于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从而提出更具思考性问题,提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意义的问题。[3]问题反馈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应变、养成口语交际习惯、促进创造性口语交际具有重要价值。实行问题反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学习小组的组长收集本小组经过组内讨论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2)教师筛选整理这些问题,并汇总归类,把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地安排在教学各个环节中;(3)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检测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完全解决,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
问题反馈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小白板,让学生在课前写好问题,贴在黑板上;上课时,让学生进行口头汇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上课前让语文科代表收集各学习小组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口语交际一般应遵循的准则和要求,形成相应的口语交际策略,归纳和总结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从而学会待人、处事。在合作学习中,大家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借助集体智慧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4]合作探究一般包括理解与思考,说话与交流,示范与总结。大致流程如下:(1)教师安排充分的时间,以保证学习小组能够深入讨论开放式口语交际问题,以打开学生的思维。(2)学习小组组内进行开放性讨论,在不断质疑与思考中,记录、整理最后的讨论结果,并派代表汇报探讨的成果。(3)各学习小组向教师汇报本小组探讨的成果,教师进行总结与分析,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适用各种话题的口语交际课。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能力发展,在讨论交流中增进对话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教师的总结与分析后,构建清晰的口语交际“路线图”。
当堂训练是一种基于生活情景的口语交际活动。当堂训练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基础题,因此要求全班学生不仅要做得对,也要做得快;第二种是理解题,适用于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所以要求全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能做出来;第三种是思考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适用于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因此要求全班百分之十五的学生完成。当堂训练的过程一般如下:(1)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口语交际练习内容,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当堂完成。(2)学生完成口语交际练习后,与教师一起核对答案。(3)教师可以通过题目的正确率,来决定是否进一步加深口语交际的训练。
总体来说,当堂训练要有针对性,基本原则是“促中(成绩中等学生)、提优(成绩优秀学生)、扶困(学习困难学生)”。当堂训练能巩固学生所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并加深对口语交际知识的运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采用当堂训练也能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进行口语交际,还能检查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程度。
拓展提升是学生从不同生活情形扮演不同角色深入进行口语交际的创造性活动,是对课内内容的补充,以及对课外知识的延伸。“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以及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融、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拓展提升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素养作为最终目的,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向课外进行拓展和延伸。[5]
在拓展提升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主题安排不同小组进行不同角色扮演。适用于中学生的话题大多是:(1)表达观点。这一话题一般应用于辩论赛、讨论大会。(2)概括观点。首先要熟悉文本,然后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要求简明扼要,观点明确。(3)提供建议。善于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意见,促进其向着更加良好的、积极的方面发展。(4)学会劝告。先要表明立场,再用婉转的语言进行劝说,也可以应用于学会拒绝。(5)介绍人物。介绍的对象主要是朋友、同学,以及景点、物品等。
拓展提升适用于各种内容的口语交际课,应注意如下几点:(1)教师要根据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布置难度适中的话题。(2)教师要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其充分准备。(3)教师要依据各小组的汇报,结合话题的难易度以及该小组的学习表现,给予积极性的评价。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仁德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范式变革”(2017ZQJK02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献:
[1]张璐琳. 中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探究[D]. 重庆师范大学,2011.
[2]邵欢. 课前预习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品质[J]. 上海教育科研,2016(07):94-96.
[3]王天恩. 问题反馈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2012(01):65-69.
[4]刘诚杰. 论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和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7(03):22-24.
[5]谢波. 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理念及实施策略[D]. 河北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