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中央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此前,我国科技计划在体系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科技项目和财政资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尊重科学、技术、工程各自运行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评体系,为宝贵的科研经费找对方向、找对人,也可以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上来。
对科研成果的评估要差异化、多元化,科学、技术、工程各有各的特点,需要完善分类评价体系。从原始创新性、成果实效性、预定目标完成度、论文专利影响度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科研成果,还可以过几年再来看项目的实施效果。同时,评审不仅要追求程序公正,还要追求结果正确,要确保专家组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对项目的准确理解,并建立评审专家信用制。遵循科学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人为干扰,强化不同配置方式的优势互补,鼓励部门、地方探索更有针对性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有效科技供给力。
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表现为落后产能过剩,中高端需求得不到满足,以致供求错配,形成结构性失衡。
当下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就是有针对性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促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進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旦形成,能够真正拉动内需,有效扩大出口,并相应拉动投资,势必重新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开启中国经济增长新周期。
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因为人口红利锐减、土地等成本上升、传统产业投资效益递减等因素,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抓科技创新就是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要打好系列组合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如: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加快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强重大任务布局,在重要战略方向率先突破;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全多层次投融资体制,引导资金流向新技术开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模式等,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科技资源对科技创新发挥着支撑和服务的作用,资源要素为科技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能否探索出一条合理配置、综合管理科技资源,让科技资源在国家科技活动中及时而又持续地发挥高效共享作用的新途径,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紧迫任务,是我国实现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及其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
诚然,我国科技资源由于配置分散、重复,管理分隔、封闭,造成的利用率低、共享水平低、专业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已非一日之寒。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问题所引起的:一是科研仪器和设施的单位(院校/中心)、部门(实验室/院系)、个人(课题组)“所有制”与资源的协同配置、统筹管理之间的矛盾;二是科研仪器设施的专业特殊性、目标综合性、使用开放性与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性团队之间的矛盾。因此,这是一块积重难返的“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是抓住了“牛鼻子”,更是找对了“切入点”。各级相关领导机构及社会各界的任务,就是要针对不同科研资源的特点,认真贯彻“从两个方面同步发力”的精神原则,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综合性的、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措施,实事求是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锲而不舍地砥砺奋进,就一定能够取得突破,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科技计划体系一直是科技界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长期以来科技计划中存在的上下左右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现象,成为科技创新中的巨大阻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部分是由于现有科技计划体系都是在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中产生的,这些计划在当时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发展,其改革的急迫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破局的关键在于统筹整合,管理层面要打破过去各自为界的局面,支持渠道层面整合原有的各类科技计划,关键要将陆续出现的“打补丁”式的分散计划进行规划修改,形成布局完整、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界限清晰、有机统一的计划体系。
科技立项不要一味跟踪国外热点,而要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远近重大需求。其次要着眼于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一体化组织实施,要提高立项门槛,加大对人的资助力度。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各地各级各部门及时通气,保证全局不紊、改革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