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健美操作为一项普及性极强的体育项目,使其在学校迅速的发展。竞技健美操项目的难度动作数量多、空间变化大、结构复杂并且对精确度的要求高,这些对运动员的身体平衡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精准性。本文主要以竞技健美操为主,用弹力带训练原则和方法对健美操运动员平衡能力训练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健美操 弹力带训练 平衡能力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健美操运动中,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不断的自我动态平衡,身体重心会随着运动方向、运动形式的改变而不断的变化,所以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依靠保持原来的平衡与克服运动所产生的重心失衡来维持运动的稳定性。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能否控制好身体重心的稳定性,持续的保持着标准的身体姿态完成难度动作是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人体的运动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过程是“平衡—失衡—再平衡”,当人体重心发生偏离打破原来的平衡时,人体会通过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通过本体感觉建立新的平衡,从而更好的驾驭自身的竞技能力。
1强化竞技健美操专项平衡能力研究
如今竞技健美操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对竞技水平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向着“全面性”的发展,通过各种竞技能力相对平衡的发展,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致力于形成更高的竞技水平。平衡能力在竞技健美操竞技能力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竞技健美操专项平衡能力是指在整套动作的完成过程中,不论重心怎样变化,都要保持身体躯干与腰椎的自然正位以及始终持续腹肌的收缩与背部的平直姿态,也就是始终使身体姿态控制在标准姿态的位置上。由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与更新不难看出,竞赛规则引导难度动作向“更高”、“更难”、“更全”的趋势发展,它要求在做任何动作展示时都能够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能力。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变化对平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专项平衡能力的提高更能适应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由于竞技健美操项目有它自己本身的特征,训练方法的制定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性质所确定,并且通过查阅大量外国文献,有实验证明弹力带训练在平衡能力训练效果方面针对性和功能性较强,因此,基于平衡能力在竞技健美操中的重要性以及弹力带训练对平衡能力的意义,将其引入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去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2弹力带训练的原则
2.1安全有效性原则
在进行弹力带训练时,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竞技健美操专项技能。如果在训练中出现任何情况的损伤,都会违背其初衷,所以,在进行弹力带训练时一定要考虑到训练内容的安全性,其次,还要对动作的有效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弹力带涉及的动作如果弹力带负荷或者幅度过大,容易造成运动的损伤,但是相反,如果涉及动作的弹力带负荷太小,又起不到一定的训练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在弹力带动作上的“安全”和“有效”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2.2针对性训练原则
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让实验者明确参与本次实验的目的,使其认识到完成各项具体任务的重要性。当然针对本次实验训练过程的安排以及训练结果的评定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统筹和实施。需要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弹力带训练对健美操平能能力影响的研究,所以弹力带的训练内容必须涉及到平衡能力相关动作。在考虑动作中动作的负荷、动作重复的次数、动作的主要发力方式等一定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与编排,才能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2.3 适宜负荷训练原则
训练要有足够的负荷强度来刺激机体的反应。为了避免在训练中出现过大或过小的负荷,就要精确弹力带在平衡能力训练模式地特定训练目标。平衡能力的提高与完成训练的负荷以及完成的程度是分不开的,适宜的负荷会使运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验中,合理安排训练负荷主要体现在:能够根据对平衡能力的訓练,遵守“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的规律去规划弹力带的运动负荷,一直达到极限。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机体在承受一定的有效负荷后,会呈现能量消耗→恢复→超量恢复的能量变化特点。在训练的过程中,选择弹力带的负荷一定要适宜,负荷太小,不能发挥肌肉潜在的力量,负荷太大,容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损伤。因此,在弹力带训练的过程中,应科学认识和掌握适宜负荷的原理。
2.4循序渐近训练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训练中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先后进行,本实验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根据动作的设计使运动负荷的逐渐增加。刚开始选用的弹力带负荷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初始肌力,在训练到第一阶段后根据实验者的训练情况,根据实验者的训练情况及时的调整弹力带的训练负荷以及训练强度。如若能很轻易的完成所涉及的动作即可换相邻负荷大小的弹力带,如若做动作仍有吃力感则继续使用该负荷的弹力带,直到能很轻松的完成该阶段的动作为止。
3结果
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练习方法是高校健美操运动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及手段。高校中大多数从事健美操专项学生的身体条件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动作的稳定状态,比如柔韧素质在年龄较小时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高校学生在此阶段要想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经过后天的加倍努力和付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技术动作联系的方法就占据了主导地位。经过调查与访问,了解到高校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平衡能力的训练,大部分都是由核心部位的训练延伸到平衡能力上的提高。长期单一的训练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削弱训练者的积极性,而且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很难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杨优.弹力带训练对健美操专项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7.
[2]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3] 屈萍.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在评价优秀蹼泳运动员核心训练效果中的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09):74-78.
[4]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