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的体育课

2018-06-05 10:15孙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运动技能高校

孙倩

摘 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心率遥测和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实习老师的视角阐述上海市T高校一学期公共体育课的现实状况,并用测得的客观数据结合自身经历对该所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真实情况进行客观地研究与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高校公共体育课整体的运动强度偏低,按照体育课的类型对运动强度进行划分,其中考试课的运动强度最高,常规课次之,雨天课最低。对该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在考试课上完成考试后,多数学生进入比赛状态,使得课堂整体的运动强度较大;常规课多数以教授新内容为主,运动强度处在中等水平;而受到天气影响的课程,尤其是雨天导致场地有限,使得学生空间受到较多的限制,结果导致运动强度多在中等水平以下;(2)学生通过参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学习,最后所获得的期末成绩与实际运动技能掌握的情况并非十分相符,即从当前的评价方式来看,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并不能很好地反应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3)纵观高校整个学期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最为典型就是天气和场地两个方面。鉴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虽然不能代表全国高校的普遍情况,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课 运动强度 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研究目的

通过本课题研究期望达到以下目的:

(1)在总结以往有关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实习的实际情况,全面真实地揭示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2)在揭示公共体育课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3)通过本课题研究,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也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見。

概括地说,就是将笔者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加以科学的观察和分析,以取得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全面的认识,然后根据这种认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为能够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完善与发展做出一点有意义的贡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一个实习老师的视角来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对高校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反思,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学理论的发展。

1.2.2 实践意义

本研究是通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测试、与学生交流等,从主客观两个层面综合反映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然后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探。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研究对象。笔者所在该所实习学校,属于国家重点大学(以下简称T大学)。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针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相关专题报道查询等途径和方式,收集了百余篇的文献资料。

2.2.2测试法

对测试对象在进行各种身体活动的心率进行监测。

2.2.3 访谈法

本研究分别采用了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将采集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20和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内容与结果

3.1 公体课的运动强度

3.1.1有效数据的说明

在笔者实习的整个学期共完整地采集了9次数据,其中完整课4次,雨天课4次,考试课1次。由于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诸如学生请病假,无法参加训练;或者学生在上课期间超出了仪器可接收心率数据的范围,导致个别同学的数据缺失或某一时段的数据缺失。所以,笔者在采集的数据中选择较为完整的6名学生的测试数据。

3.1.2常规课的运动强度

所谓的常规课,是指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在体育课堂中仅仅对学生所进行的正常教学称为常规课。常规课是一学期中最完整的体育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场地设施。根据《学校体育学》中运动强度的推荐量,高中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平均心率在130次/分~150次/分为宜,中高强度所占比例应为10%~15%。而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代谢功能等已日趋完善,能够承受较大的运动强度,付梅青指出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率范围是120次/分~180次/分,朱为模教授也指出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的活动至少有50%属于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已有研究证实,能够对人体产生有效刺激并利于健康促进的身体活动,必须要达到中高强度,否则就是徒劳无功。结果显示,4节常规课的中高强度比例在40%左右,也就是有接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时间处于中等强度以下,显然如此比例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并非十分明显。从图1可看出,常规课2和常规课4的平均心率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笔者认为,高强度比例在90min的大学体育课至少不能低于40min的高中体育课。因此,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适当增加中高强度的比例,而且要关注高强度所占的时间,使学生在某一段时间(至少13.5min)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状态。

3.1.3 雨天课的运动强度

雨天课主要在室内综合馆(可用于羽毛球、排球和篮球)同其他班级共用场地,每个班级使用半个篮球场,教学条件相对于常规课来说差一些,同时教学时间也缩减为45min。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条件并非很满意,因为场地条件不足,不能让他们去充分活动身体和展示技能。统计数据结果表明,雨天课的中等以下强度比例为64%,中高强度的比例仅为10%左右,其中雨天课1和雨天课2的高强度比例都为6%,远未达到高中体育课的运动强度推荐量。从图2也能看出雨天课的平均心率整体偏低,最低为雨天课2,124次/分的平均心率对于大学生来说几乎不费力,本节课中等以下强度占据76%,这样的强度比例将不能有效刺激学生的身体,对他们的健康促进作用微乎其微。即使其他雨天课的强度没有如此低,但数据结果也不理想,结合笔者的观察,雨天课中很少有学生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公体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项目,目的是想学这项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掌握并没有多少捷径可寻,更多的是多参与练习进而达到熟能生巧。只有在时间和场地器材保证的情况下,才能让学生有多加练习的机会。因此,我们要通过改善场地设施且不减时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调整公体课的运动强度。

3.1.4 考试课的运动强度

考试课顾名思义是考试,不是常规教学,课时、场地等与常规课无分别。通过图3的数据可知,考试课的运动强度明显增高,中高强度超过了50%,极高强度竟也达到12%,120次/分~180次/分的心率频频出现。从图3还可以看到,课的开始部分心率曲线波动很大,原因有两个,其一学生的身体刚进入运动状态,心率不是非常稳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其二个别学生在开始阶段没有把仪器调整到最佳位置,从30min开始,多数学生的心率在150次/分以上。在此需说明的是测试时间不是完整的90分钟,因为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陆续就会摘下仪器准备下课。考试课强度大不是因为考试强度大造成的,而是学生在完成考试后,陆续都进入了比赛状态。众所周知,篮球比赛是需要消耗较多体力的。然而,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比赛代替所有的練习环节,这无疑是不可靠的。

3.2 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

达标技评是检验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运动技能掌握的情况,是公体课成绩的组成部分。关于考试内容的选择和要求,全部按照T大学的规定执行,为体现学习效果的真实性。考试满分为30分,投进一个篮记2分,10个就得20分,其余10分为技评分。技评分由执教老师主观评分,根据T大学公体课教师的评分习惯,对此环节的要求相对比较放松,学生只要做到基本规范就给满分。这主要是考虑学生的专项基础普遍较差,不能以专业运动员的水平来衡量,其次是为了弥补学生在弱项的得分(如引体向上、立定跳远),毕竟主观评分的松紧度更容易调节,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如此才能保证体育课成绩在及格以上。

由于技评分掺杂了较多其他因素,不能真实的反映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所以这部分数据不作为本研究主要的分析内容。从考试内容分析,属于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能,难度系数小(初中年级就被要求基本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能和基础战术配合);从考试要求分析,按照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进行,没有增加任何障碍,但个别学生还是会出现违规现象。如此看来,公体课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贡献不大,与其说公体课学的是一项运动,还不如说学的是一个技术动作。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校公共体育课整体的运动强度偏低,按照体育课的类型对运动强度进行划分,其中考试课的运动强度最高,常规课次之,雨天课最低。对该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在考试课上完成考试后,多数学生进入比赛状态,使得课堂整体的运动强度较大;常规课多数以教授新内容为主,运动强度处在中等水平;而受到天气影响的课程,尤其是雨天导致场地有限,使得学生空间受到较多的限制,结果导致运动强度多在中等水平以下。

(2)生通过参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学习,最后所获得的期末成绩与实际运动技能掌握的情况并非十分相符,即从当前的评价方式来看,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并不能很好地反应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3) 观高校整个学期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最为典型就是天气和场地两个方面。

4.2 建议

(1) 强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公共体育课整体的运动强度,可借鉴考试课运动强度较高的比赛模式。

(2)据大学生身体发展规律和不同运动项目的参与特征,制定一套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标准,为实现终身体育服务。

(3)大体育经费投入,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0/200409/1436.html.

[2] 袁伟民.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欣.高校公共体育课能量消耗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 任建生.运动与心率[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6(04):84-90.

[5] 张林凤.关于运动强度分级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05):21-24.

[6] 李伟,张元峰,张雷等.心率对应运动负荷等级指标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24(05):99-102.

[7] 赖大炜.重庆市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8] 杨雪芹.研究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16(02):3-6.

[9]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等.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01):2-5.

[10] 曹烃.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系统实现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1] 甘晓伟,沈丽琴,魏嗣琼等.大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的现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6(03):3-11.

[12] 郑颂平.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现状及其教学改革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02):3-11.

[13] 齐玉刚,高飞,高伟,等.大学生适宜运动负荷强度的实验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27(04):2-4.

[14] 闻扬,杜力平.静力牵张——介绍一种有效的准备活动方法[J].学校体育,1989(01):3-11.

[15] 王利森.大学生体力活动影响体质健康的统计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8,36(03):3-11.

[16] 王正伦,孙飙,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1-6.

[17] 赵年生,孙飙,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6(06):2-5.

[18] 毛振明.遐想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与“无效”[J].体育教学,2015(01):4-5.

[19] 唐艺.湖南省独立学院体育场馆管理现状[J].运动,2012(12):3-11.

[20] 李玉琴.四川省高等院校公共课、基础课师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0(01):1-7.

[21] 邱建钢.四川省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0):1-4.

[25] 陆耀飞.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6] 王昕光,赵勇.改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的对策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08-06.

[28] 万来红,陈治华,谢彬.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2):1-2.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Z].2004.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运动技能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