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永
摘 要 教师是精心设计和《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本文从人才引进、开展教师在职教育和学术活动、专兼职教师队伍以及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品德与社会》师资队伍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是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项提高我国国民法律素质重要决策,在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法治教育青少年抓起的重要保障,而承担《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品德与社会》师资队伍对于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逐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品德与社会》教师队伍
日本对小学教师除了专业知识的和专门技能等的培训外,同时加强了对教育科学方面的培养使之能进行学术研究,使教师除了能胜任正常教学工作外,还能及时洞察捕捉和研究教育上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以及教育新思想新观念,并且应用到教学领域,从而能应对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新挑战,而目前我县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缺乏,教育科研能力不足,因此引进和建设一支具有高瞻远瞩、视野开阔和大家风范的高素质高学历教师队伍对于引领、促进和加强《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优先在县城小学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引进与法学法律有关的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优秀毕业生进行试点,尝试通过引进、培养、交流等方式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逐步建立完善的高学历高素质高职称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与制度,尝试通过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在学术思想、教学观念等方面引领《品德与社会》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和促进现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需要,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
2加强教师在职教育,促进教师职业素质提高
教师在职教育和培养,是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方式,目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十分注重对在职教师的在职教育。树立“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的意识,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任务,根据全县办学规模和分布等情况,确定和增加《品德与社会》师资数量,不断加强《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学能力等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成败与好坏的关键,通过进修、函授等方式加强《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的在职培训,对于专职教师了解我国及世界在新知识经济、法治教育知识、教育教学特别世界各国法制新进展尤其是我国国内在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新进展等情况,不断接受和改善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教育观念,重新构建新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专业教学技能、教育教学观念,从而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效果好坏不仅需要《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加强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需要全体教师整体推进,才能保障《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除加强《品德与社会》课专职教师的培训外,同时加强非《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素质的培养,保障《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能整体推进。
根据我县《品德与社会》教学需要和《品德与社会》师资状况,探索与师范大学合作,利用大学的课程资料、教学设施等让教师以脱岗进修、函授等方式对教師进行培训的模式,逐步建立一谈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我县《品德与社会》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壮大,推进《道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
3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促进师资队伍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学术讲座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已经越来越普遍进入大学校园,通过聘请知名专家、成功人士等宣传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学术思想,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学术讲座对提高教师素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师开展学术讲座,不仅能传播专业知识和学术思想,而且具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促进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由于学术讲座的文化价值具有隐性性,学术讲座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学术讲座能反映出一所高校所具有的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文氛围,是衡量一所高校文化底蕴和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学术讲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只有得到全体教师的普遍认可,我县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开展学术讲座的重要性,并通过加强学术讲座师资、学术讲座制度建设和相关资金的投入,确保学术讲座正常顺利开展,才能证保证我县教师队伍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我县教育教学及研究水平和文化底蕴和学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因此,通过邀请成功人士、大学专家教授等来我县开展与《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相关的学术讲座,对教师开展系统的、专业的、教学的、科学的学术讲座,加强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教师及时了解与《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前沿思想、学术动态、国家政策和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要以“请进来、走出去”为指导思想,鼓励《品德与社会》学科带头教师、学术骨干教师等进修学习、参加教育教学有关的学术交流会议等,同时加强与师范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等的联系,开阔教师眼界,促进《品德与社会》师资队伍的跨越式发展。要使教师去进修学习及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成为一项制度,至少为学科带头教师和学术骨干教师去拜访1所大学或1所研究机构、参加1次学术会议提供一次机会,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建设专职教师队伍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因此做好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以及建立健全《品德与社会》相关教学制度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师资队伍,是持续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保障。
在日本、法国等国家,法治教育教学通常由专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我县当前则缺乏《品德与社会》教育的专职教师,《品德与社会》教育由兼职教师队伍承担。因此,做好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积极拓展《品德与社会》教师来源,尝试从法官、律师、警察、法律等不同专业中招收教师,建立一支由专职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师为主,由兼职教师为辅的《品德与社会》师资队伍,同时建立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稳定教师队伍,对于保障我县《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我县《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和质量,加强我县法律知识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5开展小学校长队伍《品德与社会》培训
小学校长是领导和推进小学教师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的基础力量,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不仅关系到基层教育发展的全局和成败,而且关系到《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好坏,小学校长的素质与能力的高低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开展对小学校长队伍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相关培训,要把加强《品德与社会》教学从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抓起,把加强小学校长培训列入一项推动《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工作,要加强领导,长远规划,周密部署,加快实施,真抓实效。
6开展教育与教研科研活动
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发展和水平提高,既是教师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能力的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教师对教育教教学的研究能力和对于创新教育改革的能力,对于推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新模式、新教法和新途徑,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整体较低,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非常不利,因此通过《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的设置、申请和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系统的推进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品德与社会》相关教育科研项目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创新教育发展。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系统的培养和建设由一支专兼职《品德与社会》教师组成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对于开展《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及《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惠闵,黄慎娥,郝亚迪.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教学,2016(12):26-29.
[2] 刘健智,毛婷.国外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综述[J].湖南中学物理,2012(01):1-4.
[3] 刘广超.浅析学术讲座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J].教育,2016(06):77.
[4] 应可为.高校学术讲座与学生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24):196.
[5] 韩梅.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问题[J].都市家教,2017(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