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探析

2018-06-05 10:32陈露丘秀文王忠
科技资讯 2018年1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高职院校建设

陈露 丘秀文 王忠

摘 要:智慧图书馆是当前图书情报界谈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的图书馆才算是智慧图书馆,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应如何建设成智慧型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应如何通盘考虑?本文从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含义、馆舍智能化建设、智能感知技术的选择、图书馆大数据的构建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归纳和分析,阐述了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智慧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慧图书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253-03

1 智慧图书馆的含义

智慧图书馆是指通过将智能技术运用到传统图书场馆建设,从而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图书馆。人们所提到“智慧图书馆”,实际上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图书馆,它最早出现在欧美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中[1]。 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学者艾托拉将智慧图书馆定义为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它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图书和相关资料[2]。现在图书情报界学者多将其理解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将图书馆建筑、图书馆设备、纸质馆藏、数字资源、用户、馆员等各种要素关联起来,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新型图书馆运作模式[3]。通俗地讲,所谓智慧图书馆就是指书书相联的图书馆、书人相联的图书馆、人人相联的图书馆、馆馆相连的图书馆、网网相联的图书馆、库库相联的图书馆、任何时间可用的图书馆、任何地点可用的图书馆,且人物相联、跨界融合、新旧融合,极大地扩展了图书馆的所有资源优势,可以解决现代图书馆所面临的一切问题[4]。

由于智慧图书馆所谓“智慧”内容过于广泛,不同厂商所定义的智慧产品侧重点有所不同,而高等职业院校经费预算还十分有限,因此作为图书馆工作者、管理者和建设者都需要理性地看待和思考图书馆的变革,充分地认识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规划和建设智慧图书馆时,尽可能多方面了解各种实现技术,全面地权衡各种利弊,提前做好考虑,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2 馆舍智能化建设

馆舍智能化主要从建筑角度去实现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模式,馆舍智能化建设包括图书馆楼宇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广播告示系统、一卡通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及数据中心机房等的建设等。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图书馆内的电力、照明、空调、防灾、防盗等设备设施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安全保卫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消防自动化等。通过自动化系统对图书馆建筑中所有机电装置和能源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集中管理,实现对馆内设备的实时监控,使其处于最佳的运营状态。例如,通过对场馆温度、湿度、照明度等参数的实时控制使得图书馆馆内环境处于最佳状态,确保珍贵文献资料不因保存环境原因而损坏;根据馆内某一个阅览室的读者人数调整该阅览室的照明度;当发现窗户和空调同时打开时自动关闭空调,在为读者提供更为舒适的阅读和学习环境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最佳效果。馆舍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下所述。

2.1 需求不够明确

具体说来,就是盲目追求高大上,贪多求全,期望太高,对建成后的图书馆馆舍应具备怎样的功能并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对信息化产品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什么是“系统集成”,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等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对馆舍智能化的功能和自身的财力状况认识不够充分,仓促上马,导致项目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上不能很好把关,甚至出现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返工浪费严重等问题,建成投入使用后问题不断、效果不理想。

2.2 设计方面考虑不周全

由于智能化产品更新换代快,业主委托的设计单位对智能产品了解不够深入,在馆舍智能化设计方面,通常需要厂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因此设计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在建筑平台方面注意不够,没有为弱电系统预留足够的变化空间,导致当技术发生变化时,新系统设备的安装空间和管线布局等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2.3 对厂商及其产品了解不够深入

建筑智能化是近年來发展较快的行业,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虽然市场上该类企业众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技术水平高、施工能力强、组织经验丰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真正能称得上系统集成商的企业并不多,集成能力有限,建设过程中各厂商在接口上相互扯皮,系统集成难以实现,导致工程延误甚至不能竣工验收。

因此,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对智能化子系统的基本需求,选择相应的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目标功能和使用要求。建设单位还应协调好建筑结构相对不可变和智能楼宇设备不断更新变化的矛盾,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就应预留好适当的智能化实施通道和实施空间。最后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实施总包管理,避免各个子系统的建设相互扯皮,以降低集成成本和费用。

3 智能感知技术的选择

智能感知技术,目前在图书馆建设中较为典型的是RFID射频识别感应技术,RFID是一种源于英国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技术不仅具备防水、防磁、耐高温等特点,而且具有存储容量大、识别速度快、存储信息可更改以及读取距离大(其最大识别距离可达到10m以上)等优点。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由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图书自助借还系统、馆藏架位管理系统、图书编目系统和标签标识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对馆藏资源进行管理,可为读者提供全天候自助式借还服务。大大简化了借还手续,提高了服务效率。RFID 射频识别感应技术的选择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标准问题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高职院校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