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艳
摘 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加快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运用于图书馆领域,将对人类知识成果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服务于广大的读者,但是目前技术与服务的结合仍存在种种局限,图书馆要加大技术优势与服务创新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特征
1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目前针对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学术界并未达成统一的共识,主要是从技术视角、建设视角、服务完善视角以及综合发展视角进行论述。从技术视角出发,智慧图书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电子计算机、图书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交互的更高层次的多目标性、灵活性以及时效性,最终达到智慧化的图文信息管理和多元化服务。从建设视角出发,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除了传统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还加入了物联网建设,结合数字图书馆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当前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2“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智慧服务构建的必要性
2.1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读者个性化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一是要根据读者需求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二是通过对用户学科、阅读偏好、使用习惯等分析与跟踪,主动挖掘读者潜在需求,并向读者提供所需信息的一种智能化服务形式。图书馆读者群体庞大,读者教育层次和服务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应注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传统图书馆属于被动服务模式,图书馆提供什么,读者接受什么。而在信息时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变为读者需求什么,图书馆就应提供什么,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图书馆通过对读者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准确定位读者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变化,确保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智慧服务,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和服务调度,才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提高读者的体验度。
2.2提供多元化服务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图书馆读者多元化、服务项目多元化以及服务手段多元化都要求图书馆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一是读者多元化,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等,这些读者的背景、教育层次、知识结构等各不相同,导致信息需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图书馆提供多元化服务。二是图书馆服务项目多元化,现今的图书馆不仅保持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在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信息检索课程等多种服务,随着读者需求的增加,服务项目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三是服务手段多元化,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多元化表现为多类型文献载体、多种语言文献服务、多种检索方式以及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等,多元化的服务手段满足了读者日益多样性的需求。
2.3实现资源的便利获取
图书馆资源形式多样,包括各种类型的纸质资源、电子书刊、多媒体资源及学位论文等。从网络调研情况来看,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的网站中,用户需要在不同的检索入口寻找不同的资源类型,这给读者获取图书馆资源带来不便。深度整合资源,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检索和获取路径,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便利化运用,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备要素。资源的便利获取无疑将大幅提高读者的体验。
3“互联网+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特征分析
3.1跨界融合
“互联网+图书馆”的跨界融合是传统图书馆服务体系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一种连接,更是一种包含数据、服务、知识体系以及获取过程的一种聚合。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只有全面深度融合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实现全方位开放,协调各层次服务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协同创新与自我完善,同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与行业大数据的不断融合,服务平台的跨界融合,资源的全面整合,探索出新的服务模式,促进融合创新和协调创新。这种跨界融合包含了服务价值、服务平台、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关系等的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生态系统。从未来发展视角来看,跨界融合是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发展的必然归宿。
3.2创新驱动
“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驱动是以用户驱动和数据驱动这两种特征的创新方式实现智慧图书馆与“互联网+”全面融合的一种模式。对于传统图书馆简单粗放的资源驱动服务模式而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加快了其退出历史舞台的步伐,而以用户驱动和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精细化发展模式将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发展的主流。“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驱动主要体现在理念、技术、服务、制度与管理的协同模式创新,通过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软硬件设施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的最优化运用,实现地区与地区之间、各级图书馆之间、城乡之间的交互、共享与协作,达到精细化创新驱动的服务模式构建。
3.3重塑结构
“互联网+图书馆”的重塑结构是为应对“互联网+”中“+”所带来的冲击与创新,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互联网+图书馆”的多元便捷性,图书馆的文化结构、业务结构、关系结构被重新锻造,图书馆馆员、用户、运营者、捐赠者、维护者等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条件下能实现自由转换,并且通过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将单一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個数字化整体。但是,正是由于智慧图书馆智能性的多变性和可塑性较强,“互联网+图书馆”重塑结构的过程中充满了不可预期性,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将不再是简单的层级制,而是融入了更多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新型图书服务管理体系。
3.4尊重人性
“互联网+图书馆”中的尊重人性强调的是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不仅仅关注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基本服务要求,而是将服务关注点转移到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个性化服务上来。“互联网+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尊重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合理挖掘用户需求,积极引导用户合理表达自我诉求,实现图书馆建设与用户需求同步,真正做到用户体验至上的服务宗旨,给社会公众提供更便捷、高效和多元的服务,让用户参与到“互联网+图书馆”的融合建设中,使更多的用户倾心于图书馆的资源,愿意、乐于提供宝贵的建议,从而实现交互式促进发展,实现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图书馆服务体系过于刻板的缺陷,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发展的主流,而“互联网+”图书馆,能够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转变,能够为读者提供便捷化、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但是也应该注意到,要促进“智慧服务”的实现,还应该加紧转变观念,用更创新的态度来促进“智慧服务”,促进“互联网+”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柳益君,何胜,熊太纯,冯新翎,武群辉.大数据挖掘视角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型、技术和服务[J].现代情报,2017,37(11):81-86.
[2]于亚红.“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3):23-24.
[3]刘婉明.“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服务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0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