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水体黑臭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

2018-06-05 10:15钱海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13期
关键词: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南京

钱海峰

摘 要:文章对南京市城市水体黑臭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南京市城市水体的常见污染源,分析了南京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黑臭水体有效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南京;黑臭水体;现状;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3-0124-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black and smelly water body in Nanjing City, summarizes the common pollution sources of water body in Nanjing City,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treatment of black and smelly water body in Nanjing C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urban black and smelly water.

Keywords: Nanjing; black-smelly water; present situ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长江、玄武湖、金川河、外秦淮河、内秦淮河、秦淮新河,南京城江河环绕,湖水相连。河流、湖泊等水体为南京城提供水源、交通运输、防御、防洪、园林绿化之利,对城市的存在形态及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水体出现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南京城区河道的黑臭问题也十分严重。

2015 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提出了到2017年年底,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只要是颜色令人不悦,气味令人不适的都要消除。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刚性控制性目标[1]。

2016年2月16日,南京市发布《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南京“水十条”),全力推动城市污水治理。南京“水十条”着眼于保护水生态空间、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提高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水平等十个方面,通过实施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重点对建成区内36条黑臭河道实施综合治理。南京“水十条”还提出了具体的治污目标:到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016年12月,南京市发布《2017年全市建成区黑臭河道整治攻坚方案》,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高水平建成,六个显著”的总要求,以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为目标,全面完成开展黑臭水体整治。

1 南京市城市水体黑臭原因分析

根据对南京城市河道进行调查,南京城市水体黑臭主要有以下原因。

1.1 水系不畅达

部分河道上游无水源,上游河道不成形,与其他河道无水利沟通,形成断头河,导致水体静止,加剧了水质恶化。河道主要靠区域内雨水及污水补充河道,河道缺少引补水通道,水动力条件差,河道自净能力低下,且滨河空间被严重侵占,蓝线范围内违建及菜地较多垃圾入河现象严重,并有部分沿河厕所直排入河,给水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

1.2 雨污合流

部分河道排口存在雨污合流的情况,污水直排入河。由于部分区域无市政雨污水管网系统,污水均通过两岸沟渠及排口直排进入河道水体,排污量远超河道自净能力。在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中尤其是新区建设中,尽管每个小区都规划设计并实施了雨污分流, 但出小区后雨污混接错接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小区雨、污水与市政管网错接, 道路雨水管网接入污水管网等, 主城区内一些老小区采用的仍是合流制排水体系[2]。同时,部分区域缺少初期雨水截留系统,大部分面源污染直接进入河道,水质更加恶化。

1.3 污泥淤积严重

部分河道现状水质较差,水中可见大量底泥厌氧反应释放出来的臭气,底泥污染严重,部分河段可见淤泥裸露在外,淤泥释放的污染物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1.4 生态性丧失

部分河道仅考虑防汛功能,河道设计为硬质护坡护底,导致河道生态性差,基本不具备自净功能。沿河缺少公共休闲活动空间,沿岸缺少绿化,水生植物更是消失殆尽。

2 南京市城市水体常见污染源

2.1 点源污染

根据调查,南京市城市黑臭水体点源污染主要包括集中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部分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规模化养殖废水以及分散排放的污水(沿河饭店等)。

2.2 面源污染

南京市城市黑臭水体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城市面源。城市面源主要来自城乡结合处、城中村合流制排水管网溢流污水、分流制排水管网初期雨水以及分散直排的初期雨水。

2.3 内源污染

南京市城市黑臭水體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底泥污染、水体中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弃物。降雨时泥沙沿着岸边、雨水管道、雨水泵站流入河道,日积月累且未及时清理造成河道淤积。河道沿岸部分地点有垃圾直接扔到河里,或随意堆放到河道岸边随着风吹雨淋进入河道。沿岸树木及植被大量落叶沉积在河床中,落叶进入水体后将逐渐腐烂并沉入水底,加剧水体污染。

3 南京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对策

3.1 技术对策

3.1.1 控源截污

新建污水干管,做好雨污分流。沿河生活小区污水进入市政管网,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

严格排查水体周边饭店、宾馆等餐饮服务单位的污水直排口,修建截污管道,将其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3.1.2 内源治理

(1)底泥修复。针对污染底泥,优选原位覆盖、原位钝化技术。

原位覆盖就是在污染的底泥上放置覆盖物,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间隔离,以阻止底泥污染物向水体中迁移的一种方法。其采用的覆盖物主要有清洁的底泥、沙、砾石或一些复杂的人造地基材料等。其优点在于对于有毒物质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明显,有效阻止了底泥污染物进入水体,同时工程造价低。但是加入覆盖物,降低了水体库容,同时对底栖生物有较强破坏力,可能影响整个底栖生态系统,而且寻找大量的清洁覆盖物也并非一件易事[3]。

原位钝化是化学修复的一种,其利用化学试剂和底泥中的离子发生基本的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无毒无害的化学形态存在于水体中。化学修复需要花费大量的化学药剂,试剂用量难以把控,甚至有些固化试剂本身对水体生态环境有所影响,同时化学反应可能受pH值、温度、氧化还原状态、底栖生物等有微小的扰动。原位钝化技术处理底泥时,作为钝化剂的铝盐、铁盐、钙盐应用环境各有不同,同时,由于风浪、底栖生物的扰动会使钝化层失效,使底泥中的污染物重新释放出来,影响了钝化处理的效果[4]。

(2)清淤。针对污染底泥堆积较厚、污染严重、确需疏挖的区域,采用精确薄层生态疏浚技术。目前常用的底泥清淤方法如表1所示。

(3)生活垃圾清理。加强生活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管理,防止其进入水体,一旦进入水体的,须及时清理,保证水面无大面积漂浮物,岸边无垃圾。

3.1.3 引水补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工程整治只是消除河道黑臭的基础,引水才是“重头戏”。根据南京水系,因河制宜。南京市城区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引水补水方式。

城北区域的河道从玄武湖和金川河引水,从污水处理厂引入再生水,实现常态补水。城南片区在新建净水厂从外秦淮河引水补水,河西片区从夹江引来长江水。

宁南片区结合南部新城海绵城市建设,利用水源热泵系统空调尾水向机场河、广洋河、响水河等内部河道补水,联通农花河、响水河、机场河、天龙河与外秦淮河水系。

城东及仙林片区秦淮东河提升补水能力,利用城东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为河道进行补水。

3.1.4 生态修复

从河道的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出发,具体河道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技术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因河制宜选择应用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把握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维护管理方便,运行成本可承受。

(1)城市排水防涝功能性强,行洪要求高,纵坡较大,河床自然条件较差的水体,不宜采用微生物及水生植物等生态修复技术。

(2)对滞流、缓流水体可应用微生物及水生植物等生态修复计划。

通过种植净水型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进行河道生态修复,重建河流生态系统,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改善水体质量。

对于水生态状况较差的河道,需在其沿岸恢复植被的覆盖,并在硬质驳岸处种植勾缝植物或增设生态浮床来增加其水陆交错带,同时对其绿化带进行扩建增加其纵向连续性和植物结构的多样性;对于植被结构单一的一、二级河道,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宜的物种来增加其植物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3)因河制宜,对硬化河岸的生态修复。

将硬化护岸改为生态护砌材料与结构形式,与周边及河道自然环境相适应,确保材料的透水、透气性,增加水体与土壤的连接,增强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能力,营造完整的微生物、水生动植物栖息、生长繁殖环境,创造具有生命与活性的水体,构造健康的生态河流。同时,恢复植被和绿化,增加河道的生态性和美观性。

(4)研判河道条件,采取跌水、喷泉、射流,以及其他各类曝气形式人工增氧技术,对水动力不足,流动性差,断头河,死水塘等水体,优先选择高效增氧技术加以应用。

3.2 管理对策

南京市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保障黑臭水体得到科学系统的治理,做到“标本兼治”,避免陷入 “过分依赖注重单一的技术”的误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杜绝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更要注重对黑臭水体治理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确保治理工程有序、高效进行,巩固已治理成果。

3.2.1 明确责任单位,强化排水排污管理

建立河道流域范围内排水户档案、办理排水、排污许可。实施动态管理,建立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及时依法查处无证排水、排污以及未达标排放等违法行为。河道沿线污水收集系统及排水片区雨、污分流工程建成后,应及时确定管养单位及其职责,发挥设施功效。

3.2.2 建立河长制,制定河道长效管理方案

建立河长制,制定河道长效管理方案。河长督促建立河道管护队伍和管护制度,协调落实河道维修养护经费;组织实施河道疏浚和环境治理;检查河道工程维护、水域岸线资源管理,协调河道管理范围确权划界;依法组织查处各类侵害河道的违法行为。

3.2.3 加强环保督查,建立水质监测机制

按照黑臭河道整治指南要求的点位和频次要求,开展河道水质监测,跨区河道在分界处增设检测点,定期公布河道水质情况。

4 结束语

南京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任重而道远,不同河道地理水文和污染情况往往差异较大,只有实事求是,因河制宜,才能长治久清。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系统的技术路线,另一方面更要有长效的管理措施作保障,否则水体又会“黑臭复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Z].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

[2]梁華石,李世阳.南京黑臭水体整治的规划研究[J].上海税务,2017,33(3):71-72.

[3]虞洋,梁峙,马捷,等.底泥修复技术方法和应用前景[J].环境科技,2014,27(1):64-65.

[4]贾陈蓉,吴春芸,梁威,等.污染底泥的原位钝化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7):118-122.

猜你喜欢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南京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其发展探究
强化混凝应用于黑臭水体预处理的研究
佛山市顺德区桂畔海河水系综合整治措施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