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霞
项目式学习是孩子们围绕一个来自真实生活的、相对复杂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项目主题,通过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一段时间的开放性的探究和合作学习,最终完成一个项目作品。项目式学习是打破时空界限和跨越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在任务驱动和问题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让孩子建构起知识的意义,获得综合技能和品质的提升,知识的建构、综合技能和品质的提升直指学生的学习力提升。因此,项目式学习是提升孩子学习力的重要途径。
关于学习力的基本认知
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系统。学习动力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等;学习毅力是保持学习行为,克服困難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意志与品质,是学习力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学习能力是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形成学习力的基础因素。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鱼洞二小致力于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从小组合作到探究性学习,从师生合作共同体到基于项目的学习,都旨在找到更好、更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使之离开课堂和学校之后,能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毅力和能力,让学习力伴随孩子一生,因为学习力的核心和实质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竞争力。
项目式学习与学习力提升分析
本文以鱼洞二小开展的一年级孩子项目式学习课程《亲亲我的校园》为例,分析项目式学习是如何促进孩子学习力提升的。
(一)《亲亲我的校园》项目设计
设计背景: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对校园环境不熟悉,对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不了解,人际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比较弱,尚未建立起如何学习的基本概念。为了让一年级孩子迅速适应学习环境、适应学习生活,感受和体验项目式学习方式,学校根据孩子现实需要和身心特点,设计了《亲亲我的校园》作为一年级孩子的必修项目。
设计理念:以活动化和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体现课程的趣味性和功能性;充分展现课程在做中学、玩中学的特点;精选适合一年级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以培养学生学习力为主要目的。
设计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与体验中增知长智;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亲近校园,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结构见表1。
(二)学习力提升分析
《亲亲我的校园》是适合小学低年级孩子参与的项目式学习课程,从五个模块的设计和每个模块包含的活动内容上看,彰显了项目式学习的显著特征,对学生学习力提升的设计意图也非常明显,就其构成要素上看,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转化力、学习反思力、学习合作力、学习创新力等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之中。
学习动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贴近一年级孩子的生活和认知水平,且活动本身的参与型和趣味性,让一年级孩子对学习带有浓厚的兴趣,使之对小学生的课程充满了新鲜感。五个模块内容环环相扣,有逻辑性和延续性,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学生体味着学习活动所带来的愉悦,一些活动的挑战性更让孩子始终处于对课程活动的期待和向往之中,这种能保持孩子学习行为持久发生的学习动力是学习力的重要构成。
学习毅力的提升:该课程项目设计由相关联的连续活动链组成,要完成每个活动任务参与到最后的成果发布,是一个培养持之以恒、战胜困难、勇于挑战精神的过程,这让学生明白要面对学习苦难应该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和行动,这样才能出色完成任务。
学习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上。由于项目式学习是参与性和体验性的课程,游戏化和趣味性的学习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使他们能自觉、自愿地去学习,而不是被迫去学习;大多数活动和问题的解决都依赖孩子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对知识、信息简单吸收;经历这个项目学习的过程之后,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推陈出新、融会贯通,是为了创新和创造,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常规的学习状态下,很多孩子往往养成了被动听老师讲、被动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拖拉疲沓,脱离教室之后,不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项目学习有任务的驱动和成果的展现,且每个学习模块环环相扣 ,直指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所以要求孩子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常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必需的学习任务,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避免孩子形成懒散和拖沓的学习习惯。
学习转化力的提升:比如在参观学校的时候,通过观察要认识生字,制作和名片卡来认识同学和老师,也是识字的好途径。给老师和学生画像、讲校园故事、写花草认养申请和公约、设计吊牌等,就是把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可用的材料,满足应用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又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应用和转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也会明白,知识是死的,学会应用才是目的。
学习反思力的提升:在校园闯关大比拼这个环节体现特别充分,在闯关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任务:向生活技能馆的负责老师协调本班使用场地的时间。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沟通,特别是面对诸如“你们班需要的使用时间已经被其他班级占用”的突发问题时,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应对,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完成任务后,孩子会在下一个环节“请求复印室老师优先复印急需资料”时会有所思考,借鉴上一个活动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这样就让孩子养成了反思的意识,懂得举一反三。
学习合作力的提升:该项目的大多数活动需要几个人或者全班同学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驱动把不同性格和特长的孩子聚在一起,这使得他们必须有分工意识、包容和接纳的态度,这种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和取长补短的学习方式会为将来的学习留下深刻的影响。
学习创新力的提升:制作创意门牌、设计课间游戏、设计我的课程表、给喜欢的人画像、策划和展示学习成果,这些都需要把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是知识和信息的创意组合及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最终归宿在于应用而且是创新地应用,这个观念会伴随孩子以后的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未来的竞争是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的提升就是教会孩子们怎样学习,项目式课程设计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方式。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鱼洞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