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言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这本书买了好几年了。最初拿起来看过,没看几页就放下了,一直搁置。2017年,重新翻出来看,一开始也看得很慢,可没想到,看着看着,没几天就看完了。一口气看下来,心里产生了一种感觉,也许语文课并没有那么难。至少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看起来很简单,线条清晰、简洁,指向明确,干净利落,像成熟稳重男人的处事风格;教学技巧朴实,几乎就是围绕听说读写转。虽说语文就是围绕听说读写转,但不同的人处理起来高下立现。
在很多老师的印象中,赛课或公开课就是秀场,好看而不中用,考试起来啥都不会,似乎一节课无法兼顾精彩与扎实。于老师的课堂却证明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一)字词教学扎实而深入
《爱如茉莉》第一课时,于老师首先还是老规矩———疏通字词。讲到“眸子”一词:“眸子”是什么意思?眼睛,学生回答。“眸”的本义是什么?于老师再问。是不是黑眼球?是不是瞳孔?学生猜对了。瞳孔也叫瞳仁,你知道是哪个“ren”吗?“仁”还可以写成哪个字?为什么人们又把“仁”字写成“人”字呢?于老师请两位女生走到讲台前,让她们对视,看看对方瞳孔里有什么。两个女生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自己。“因为瞳孔能照出人影来,所以人们又把它写作‘瞳人。”于老师说。经过这样一番询问和对视,我想孩子们对“瞳仁”“瞳人”两个词一辈子也不会忘吧。由“眸”到“瞳仁”,再到“瞳人”,字词教学瞬间就有了人文趣味,学生也许在心里感叹:文字多么奇妙。
“眸”字的教学还在继续。谁能用“眸”组词?凝眸远望、明眸皓齿、回眸一笑。“回眸一笑”出自哪里?诗中怎么写的?接着,于老师说,“回眸一笑百媚生”是形容杨贵妃的,所以这个词只能用在女孩子身上,不能用在男生身上,并请女生上台表演“回眸一笑”。
有释义,有运用,有体验,有表演,有拓展,有延伸,既富有情趣又具有深度。
值得学习的字词教学案例还有很多。比如《狐假虎威》中先通过表演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再出示短文体会该词的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小稻秧脱险记》中学习16个生字,“(这个字)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你在哪认识的?”通过找回忆的方式,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同时也暗示生活处处可学习,要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字词教学是于老师课堂中的重要一环,不经此一环,不读书。
一般,老师们往往习惯于课前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一个过场。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基的第3笔竖要长,‘他的第4笔竖要高,‘的左边要小,右边要大,整个儿字上宽下窄”。如《新型玻璃》,“注意‘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于老师不吝啬指导孩子书写的时间,他讲解、示范,孩子书空、练习,不疾不徐,按部就班。就这样慢慢地写,慢慢地练,日积月累,孩子们的书写怎会不好?
(二)以读代讲,简单有效
也许有不少老师认为,不讲解分析,学生就无从理解课文内容。于老师的课堂不这样,他以读代讲。读,是于老师最高明又最简单朴实的教学技巧。28则课例看下来,读似乎是于老师面对一切文本的杀手锏,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当学生读得烂熟于心,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读,以疏通字词,以梳理文意,以钻研文本。比如《新型玻璃》第一课时,“请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读课文,边读边思边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答案几乎可说是显而易见的,知道答案并不是目的,读才是终极指向。“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至此,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没有烦琐的分析,只有一读再读,这是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生动诠释和运用。又如《杨氏之子》一课,于老师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前两步都是读———表情朗读,背诵课文;咬文嚼字,细读课文。前一个环节,以读梳理全文,想象、体会杨氏子和孔君平对话的情境、语气;后一环节,紧扣“甚聪慧”,抓住关键字词,品读文字背后表现的人物形象。反复朗读、钻研文本,学生得出了“懂礼、敬客、机敏”几个词。
读是于老师的一贯要求,但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中,于老师设计朗读的情境:“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你会怎样向这位朝鲜大娘道别?会以怎样的感情读志愿军说的话?”这就使学生产生代入感,想象道别的场景,设身处地地体会志愿军和朝鲜大娘的心情,从而读出情感。可见,要读出感情,首先须体会人物的情感,这不是技巧指导,也不是一句“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就能做到的。当然,这段朗读中,于老师多次插话指正学生的朗读。也许让学生完整读完,再逐一评价、指正、示范,会更好吧。虽然读错了个别地方,但是保持学生朗读的完整性、整体感,应该更有助于学生自品自悟,保证其思维的连贯。
(三)由读而写,自然推进
读和写,在语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读和写如何结合?如何实现由读到写的自然推进?这是一个复杂的难题。在课堂中为读写结合而做的刻意而又蛮横的训练并不少见。由读而写,点的选取很重要。这个点必须因读而来,又深化读的感受和领悟;这个点必须让人有感要发,有话要说。于老师在读写结合上的训练自然而然,堪称经典。
比如《珍珠鸟》一课,第一课时抓住“真好”一词提挈全文,从作者冯骥才的角度看珍珠鸟,“真好”;第二课时则反其道而行之,从珍珠鸟的角度反观作者冯骥才:“如果你是文章中可爱的小珍珠鸟,你想对冯骥才说什么?”孩子们立刻变成珍珠鸟,转换视角,表达对冯骥才照顾周到、爱护有加的感谢。这样的读写结合思路令人耳目一新,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自不必说,轻轻松松就领悟了文章末尾的主题升华,“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结合。由读而写,以写促读,自然而然。
类似这样转换视角而焕然一新的读写结合思路在《新型玻璃》中也有表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这不仅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而且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把握各新型玻璃的特性,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值得学习的读写结合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倔强的小红军》第二课时,“陈赓打了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们展开想象,写下来好吗?”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为想象确定了基点,想象必须以文中的故事为基础,必须延续课文的情感,不是没来由、随意的胡思乱想。比如《杨氏之子》,“通过自己的想象,把课文写得丰满一些”,鼓励学生在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想象。
看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让人觉得语文教学并没有那么难,而是简简单单的,读一读,写一写。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样吧。但要达到这种境界,绝不简单。